教育调查报告

时间:2023-03-10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热】教育调查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调查报告1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影响最大的教育。它直接塑造一个人的人格、道德、修养、爱好、才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学生的家庭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对该地区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将有助于促进家校合作,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二、区域现状分析

  我们学校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头井沟口办事处,远离市区,服务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9000。当地主要经营果园和农产品,经济产品相对简单,所以规划为防护林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75%的人口生活在老年人中,一些人租用土地种植粮食和果园。代际教育和单亲家庭是这个地区家庭的特点。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受访者主要是初二至初九小学生的家长。共发出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7份。

  四、结果和分析

  对从问卷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结合从访谈中获得的材料,得出以下结论:

  (一)来自父母的教育背景:父母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父母的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水平。调查显示,我校家长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家长约占总数的1。55%;高中学历的家长约占总数的5。1%。其中83。35%左右父母的学历在初中以下。

  (2)从家庭收入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家庭收入并不乐观,约68。65%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约26。74%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约4。61%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三)从父母教育观念来看: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关心孩子的道德教育,其次是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父母的教育观念变了,但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学习。从“投资孩子参加课余训练”来看,小学家长更注重“唱歌、跳舞、美术”,初中生家长更注重“文化课辅导”。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满意度来看,小学生家长比较满意,初中生家长不太满意。

  (四)从家长教育内容来看:仍然重视书本知识,课后很少看书。但从“你孩子经常做的家务”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扫地倒垃圾、洗衣服做饭”方面都做得很好。

  (五)从家长教育方式来看,大部分家庭都有浓厚的民主氛围。从“孩子成绩不理想时采取的教育手段”来看,大部分家长都是“说话”,少了“责骂和惩罚”。从“你教育孩子最大的麻烦”来看,“孩子个性强,不听话”,其次是“没时间”。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善。

教育调查报告2

  一、调查时间:

  2月18日至2月23日

  二、调查地点:

  xx市xx县xx镇

  三、调查内容:

  关于农村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在当代,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华大地,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尤其是在渝东南片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农村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一、种硬件、软件设备极少,甚至没有。

  原因:

  1、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落后,政府没有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或是只有极小部分作为教育经费。

  2、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书本费,国家禁止学校乱收费等政策的实施,学校收入减少,活动资金减少。所以学校也没有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二、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

  原因:

  1、由于政府对农村小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城市小学,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远远低于城市小学教师,所以许多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工作。

  2、农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环境差,居住条件差,对外交通联系都不方便,更重要的是信息闭塞。

  3、对于年轻教师来讲,农村小学的发展空间小,对他们的发展制约性强,年轻人大多不愿意留在农村工作。因此,在农村小学里,许多教师都是年龄稍微长的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水平不协调。

  三、庭教育欠缺,孩子在家不能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

  原因:

  1、父母学历不高,不能辅导孩子的功课,不能处理好孩子的学习问题。孩子在家庭作业中遇到的难题无处求解,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恶。

  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开始大幅度的进城务工,许多孩子留守在家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甚至无人照顾,无人教育。

  3、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缺乏,有的家长因孩子的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大打出手,对孩子的教育是非打即骂。使孩子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4、家长与孩子缺少沟通,由于父母的严格,使孩子对家长产生敬畏心理,有什么话不敢给父母说,有什么事不敢对父母说。是孩子产生自闭、自卑心理,抵触学习。

教育调查报告3

  小学生调查报告的写法及范文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其特点是具有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根据调查报告的要求,对我校学生调查报告格式做如下要求: 一、标题要求 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调 查 人(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调查原因、调查方法、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和建议五部分。

  小学生近视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一、 研究原因: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为什么患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小学生近视情

  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问卷

  1.你是不是近视

  A. 是的 B、 不是

  2.你是如何近视的(不近视的可不答)

  A、看电视过度 B、坐姿不端 C. 其它

  3 你近视多少度

  A. 100以下 B. 500以下 C. 更高

  三、调查分析:

  导致眼睛近视的原因: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1 看电视距离太近

  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 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 长时间的在电脑前

  8 不合理饮食

  9 看激光

  10 在车厢里看书

  11 遗传因素

  12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

  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六、体会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不让我们将来后悔!

教育调查报告4

  一直以来,西部的发展相对东部都极其缓慢,尤其是教育,更是受到多方关注,我们国家也不断倡导学生及社会的力量去帮助西部。我们此次支教采用家访的形式,通过和村民聊天,关于限制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发展的原因,得出如下几个调查报告结论:

  一:社会环境问题

  一个地方教育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跟当地的经济背景,文化背景,交通地理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被调查的垭垅村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孩子们一般上完初中就不在上学,而是出去打工,一方面是因为学习不好,没考上,一方面是当地教育质量较差,还有就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般家庭的负担都比较重,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在外打工,一些初中都没有上的孩子在外打工回来,盖了新房子,很是让一些家庭羡慕,一些孩子就认为上完初中也是出去打工,上完小学也是打工,同样是打工,早出去,可以早点改变家庭现状,所以就辍学了。

  几乎所有家庭都是支持孩子继续上学,考不上孩子才只好去打工,因为很多村民都在外打工,也意识到文化水平的重要性,所以比过去更支持孩子教育。

  从这可以看出,大部分家庭意识到文化程度与自身经济情况关系很大,考大学成为山区孩子走出山区,改变人生的最好出路。

  然而,不可否认,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部分山区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这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入学率。90%以上的家庭,孩子没有继续读书的原因是孩子没有考上,很少一部分家庭选择“经济原因”,很少一部分是因为“孩子自己不愿读书了”。有很多感人的例子,有的家庭孩子多,就哥哥或者姐姐辍学打工供弟弟妹妹。有一个家庭是家里农活太多,孩子想上学但是不能去上学,有的是因为爸爸去世,为了支撑家庭,孩子辍学出去打工,还有因为心理压力太大,一学习就头疼而被迫放弃上学。

  虽然村里经济比较落后,村民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孩子上学的重要性,并全力为孩子受教育创造条件。

  总的'来说,从社会环境问题这一方面看,要想改善山区基础教育现状,首先得发展好经济,同时得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提高教师素质,逐步改变对教育的落后的看法,让村民们切实体会到教育的益处;其次是增加对山区教育的投资,改善山区基础教育条件,减轻村民的负担,,保障农村学生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这点村里做的很好,还免费给孩子提供一顿午餐,学费也只是交十八块钱)

  二:学校和老师现状问题

  调查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当然就离不开研究学校和老师。研究学校的“办校历史、学校声誉、班子队伍状况、管理现状”,然后才能根据学校现状找出学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教师的“学力结构、学习氛围、责任感、教学实力”是学校教育改革成功的保证,因此也要对其进行调查。

  当地教育是很薄弱,教师不够用,所以村里只开了一三五年级,老师也是现学先教,甚至有些老师还不是很负责任,熬时间等着调走,所以使当地孩子基础教育很差,尤其是数学和语文的写作和拼音。在整个织金县都采取的是奖惩制度,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给予现金奖励,教学成绩差的教师给予现金惩罚,垭垅和猓猡是当地基础教育最差的两个村子,教育局每年几乎都不拨钱给这两个地方,钱都给了镇上的学校建校舍,建食堂等等,加强学校基础建设去了,这样导致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村里的好学生有的就去镇上上学了,这样使教师的教学成绩更难以提高,所以每年都得被罚,老师的教学积极性都不高,甚至有的就是熬时间等待被调走。

  学校的围墙是去年新建的,学校是两层楼一共六个教室,一间已改成食堂,一间放杂物,一间改为图书馆兼活动室,所以剩下三间教室,教学楼外观看起来还可以,里面的桌子都很破旧,学校也只是外观尚可罢了。

  没有的年级,孩子们都得去别的村上学,步行要一个小时。一般家里的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所以孩子没有家长管教,很少有在家主动学习的,村民的文化不高,所以即使爸妈在家的,也无法辅导学生学习,给予学习上的指导与帮助,能做的也只是督促学习,所以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得不到纠正。

  当然,学校不免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学校的资金不足,教学设施待完善,师资流失比较严重,学生失学率不能忽视等。村里的教育还需校长和教师们以及村委会继续努力改善。

  三:学生素质问题

  一个地方的教育成效如何,和培养的学生素质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渴望得到关注,他们是极其缺爱的。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两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哭,用哭声引我们这些支教的老师下来,那个女孩不哭,两个女孩就用钉子扎她,将她弄哭了。由此可以看出,孩子是再想一切办法来吸引老师的关注,甚至用一些不好的方法。

  心理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显得都比较差,他们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成绩不好不知道怎么改变,心理有困惑不知道怎么去努力解决,意志不够坚定,面对困难往往不知道怎么解决,家庭和学习的压力让他们时常感到焦虑。有些孩子还存在攀比现象,自大,骄傲,喜欢炫耀,有些孩子还不懂得尊重人,孩子们不知道谦让,经常因为抢玩的东西大打出手。孩子们打架现象也比较常见,这些都需要老师耐心的去引导,通过让学生喜欢老师,来带动孩子向好的一面发展。

  对于“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这方面,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学习压力很大,创新能力不够高,甚至有一小部分的同学抱怨他们所学的知识对他们没有多少用处。我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应当花一定的时间与同学对人生、社会、国家、责任等方面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提高。

  四:反思

  不可否认,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山区基础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看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孩子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老师用心对待孩子,孩子就会喜欢你,通过让孩子喜欢老师来影响孩子,改变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都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所以在教学的态度上一定不可马虎,切实提高村里教师教学态度,对基础教育的提高会有莫大的帮助。

  通过反思,找到山区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经过总结和创新实践,我想这些问题以后会慢慢得到妥当的解决。 也希望我们的支教能多帮助到孩子们一点,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支教吸引更多人来关注西部,支援西部。

教育调查报告5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一、调查对象:

  牡丹江市林管局幼儿园全园教师

  二、调查方法:

  谈话法

  三、调查步骤:

  1、根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2、分别以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园内教师xx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20xx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与讨论: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六、建议:

  1、根据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2、正圈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教育调查报告6

  利用自行设计的“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从新课程实施保障系统、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科学探究、课程评价制度五个方面对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新课程实施以来这五方面发生的转变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实施情况;问题;建议

  初中物理新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前沿;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1]如何将这些先进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当中,是课程改革计划变为现实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客观分析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为进一步调整、修订新课程改革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南部、中部、北部各取一个市,每一个市随机抽取参与课改的初中物理教师30人(男15人、女15人)、学生100人(男50人、女50人)。

  调查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内容主要从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保障系统、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科学探究、课程评价制度五个方面入手编制,采用单项选择题、开放性选择题和开放性问答题的形式呈现。

  实施调查时,研究者委托当地教研人员,亲自将问卷发放给教师和学生,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问卷回答完毕当场收回。共收回有效教师问卷86份,有效学生问卷281份。采用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保障系统

  1.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环境

  学校对物理课改的重视程度是顺利推行物理新课程的根本保障。本次调查中85%以上的教师认为学校重视此次物理课改,其余教师认为不重视或持不清楚的态度。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他们对物理课程改革的适应情况是课改顺利推行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大部分教师已经适应了本次课改,近30%的教师还不太适应。为了搞清楚物理课改的影响因素和教师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在此次物理课程改革当中,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缺乏,二是传统思想对教师的束缚。这两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合理解决,物理课程改革很可能流于形式,无法顺利推行。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9.72%的教师选择独立解决,84.72%的教师选择与同事商量解决,只有2.78%的教师向教研组长反映,1.39%的教师向校领导反映,1.39%教师选择不采取任何行动的消极态度。可见,绝大部分教师遇到困难并不向上级反映,造成上级并不清楚教师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解决课程资源匮乏问题,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评制度,是物理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图1 教师在物理课改中遇到的困难

  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 [2](211—213)以校内资源为主、校外资源为辅是本次课改的指导思想。调查显示:在教学中,教师除使用黑板、粉笔等常规的教具外,73.61%的教师表示常使用模型、模具演示,61.11%的教师常使用幻灯机,51.39%的教师常使用挂图,41.67%的教师常使用多媒体计算机,12.50%的教师常使用录音机,8.33%的教师常使用录像机,6.94%的教师常使用一些其他的教具。此外,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见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集中在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19.44%的教师去学校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8.33%的教师去校外图书馆收集资料;在对学生的调查中也得出一致的结果,仅有28.33%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有些方面能够满足自己学习的需要,其余学生认为校图书馆不能满足自己物理学习的需要。可见,校图书资料更新慢、数量不足、与教学内容脱节等局限性,使得校图书资料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此外46.48%的教师认为学生从来不去校外图书馆等地去学习。校内图书馆有待进一步扩充更新以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校外图书馆虽然便利,但并没有被广大师生所重视和利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条件差会直接影响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在本次调查中,66.67%的教师认为实验条件差,该现象是物理课程资源缺乏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因为条件差而放弃实验,28.23%的学生认为物理老师经常使用日常简易器材(如易拉罐、火柴、手电筒等)做实验,36.73%的学生认为老师有时这样做,21.09%的学生认为老师偶尔会这样,10.54%的学生认为老师从不这样做。可见,大部分物理教师在努力挖掘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利用日常生活的简易器材进行实验教学,以此弥补学校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

  1.教学观念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者,是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主体之一。物理教师教学观念决定着物理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传统教学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此次课改提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调查发现:72.22%的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针对学生物理学习上的个别差异,75.00%的教师使学生间形

  成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气氛;19.44%的教师采取个别指导的办法促进学生学习,其余教师采用与家长合作等办法来帮助学生进步。由此可见,物理教师在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也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了让不同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物理教师创建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由于受到考评制度的影响,93.06%的教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55.56%的教师重视学生全面的发展,31.94%的教师重视学生特长的培养。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师如何定位物理教育目的,对物理新课程改革起着主导作用。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物理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但在培养学生特长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2.教学行为

  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在此次调查中显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答不上来或回答错误时,仅8.50%的学生认为物理教师会批评学生,其余学生认为物理教师会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并启发学生思考。当学生提出超出教学要求的问题时,

  38.89%的物理教师采用包办的方式为学生详细解答,直到学生满意为止,58.34%的教师鼓励学生自行探究学习,建议学生到图书馆查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仅有极少数的教师采用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告诉学生所提问题超出了教学要求,不必再考虑。

  此次新课程改革,期望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此次调查中63.89%的物理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9.72%的物理教师从教材的实际考虑,6.94%的物理教师从教学条件考虑,19.44%的教师综合以上方面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常常将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行教学,他们还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调查显示:51.36%的学生认为物理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进行学习方法的讲授,35.37%的学生认为有时进行,13.26%的学生认为物理教师很少进行或根本不讲授学习方法。

  教师教学辅助方式的选择与应用也是物理课改的关键所在,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通过布置大量课外作业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已经不再是物理教师常采用的`辅助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学科特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鼓励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知识;还可以采用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实地考察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学生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现代的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2](130—134)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

  1.学习兴趣

  现代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主要区别是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在本次调查中,49.66%的学生对学习物理非常感兴趣,43.88%的学生有一定的兴趣,其余学生兴趣极低或不感兴趣。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34.6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79.93%的学生表示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将更加努力地学习物理。以往有研究表明,物理课程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之一。该结果与本次调查结果不同,主要原因是课改以来,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带动学生探究、实验等,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学习兴趣得以发展。

  2.与他人的交往

  与他人的交往、互动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成功完成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方法,了解STS,树立科学世界观。在本次调查中,我们着重了解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结果显示:68.06%的物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充分,其余教师认为不充分,学生更多是被动听课。从学生角度来讲:37.41%认为经常与老师交流,59.52%经常与同学交流。当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时,35.71%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得到老师及时的帮助,35.03%能够得到同学的及时帮助。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教师认为和学生互动充分,但大多学生认为与教师交流互动不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帮助,更多的转向同伴求助。为了顺利推行物理新课程,教师可以创造更多的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3.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其精髓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动性。 [3]本次调查中33.79%的学生认为自己经常能够自觉地学习物理,57.14%的学生有预习的习惯,29.59%的学生能够及时复习。在实验过程中37.67%的学生表示由物理老师或实验老师提供实验器材和用品来进行探究,14.73%的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和用品,38.01%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选择,7.88%的学生和同学商量一起选择,

  1.71%的不属于上述情况。在观察实验中的物理现象时,42.18%的学生按课本的要求观察,47.96%的按老师的要求观察,5.44%的按照自己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其余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物理的习惯尚未养成,在小组实验中大多学生依照老师的安排和书本的提示进行实验和观察,还没有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总的来讲,70.83%的物理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多样,已经不存在死记硬背的学习;46.94%的学生认为物理学习负担不重,轻松愉快,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见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虽未全面养成,但其学习方式正向主动的、多元的、新型的学习方式悄然变化。

  (四)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成功的科学教育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概念又能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失败与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富有探索性的物理学习实践是发现物理现象背后意义的关键,也是科学素养形成的过程。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师生如何正确看待并实践科学探究,了解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薄弱环节,是此次调查中我们关注的问题。

  科学探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部分物理教师因为没有领悟该教学方式的精神,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这种教学方式,致使24.91%的学生认为几乎每节课物理老师都安排科学探究,7.51%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少安排科学探究。调查还发现,虽然有84.69%的学生认为,科学探究对学习物理很有用,能帮助记忆、理解和应用知识,但38.91%的学生认为,科学探究活动花时间过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其中主要原因来自四个方面:(1)教师对探究活动的误解与滥用,造成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腻烦;(2)教师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的指导监控不到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盲目性很大;(3)组织纪律差,造成时间的浪

  篇三: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问题历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教育事业是历朝历代兴国安邦的大业,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大计,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关键。而中学教育又是构成基础教育的核心部分。作为个体,它承担着一个青少年成长期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及人生素养的培养;而作为整体,它则承担着一代代国家新生力量的科技水平和社会公德及国民素质的塑造。 为了更全面、科学地了解中学教育的现状,我利用实习的业余时间,对本市的中学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本市的中学教育在历经不断改革,不断发展后,有了显著的成就,但又存在着问题。现就中学教育现状作报告如下: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市的中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努力改变旧中国学校分布极不合理的状况,逐年加大对文教事业的投资力度,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从而使学校的布局和城乡人口分布相适应。 但是,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升学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基础教育的目标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升学第一”取代了“人才第一”,“应试教育”代替了“素质教育”,流弊所及,基础教育越来越背离教育方针,许多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已发生变化。学校等级分化严重,教师劳动价值不平等。这些都制约着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较长一段时期来,教育部门及社会考察学校和教师业绩的标准偏重于升学的多寡、分数的高低,加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和“升学为第一目标”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于是,为了达到升学目的而采取的(或存在的)一切活动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无形中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教育部门、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也几乎都卷入了“升学唯一”的怪圈中,从而就出现了诸如下列的种种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

  (一)生源质量分布不均,学校管理两极分化。 除了少数省、市(县)级重点中学因有高水平生源的保证 ,有集中本地区优秀教师的条件,在教学中相对遵循教学规律外,其余的学校可以粗分为这样两种情形:一类是除省、市(县)重点学校——“状元”学校外,处于“榜眼”或“探花”地位的学校,它们主要集中在城关或一些重点乡镇。因为要保持固有的名次和地位,所以千方百计网罗生源,实行近乎军营式的管理,教学上加班加点,尤其是几门主课,布置大量作业,进行频繁的补课、考试,可谓对学生“狂轰滥炸”。

  (二)管理手段相对单一,育人机制日趋弱化。 在许多教师的班级管理中,学生被分为两类:能升学的和不能升学的。于是管理中出现了保护与淘汰这一简单的思维模式。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往往

  是对“尖子生”的过分袒护,而对差生则歧视、讽刺、挖苦,甚至贬及学生家长的人格。有的教师还在桌位安排中,把“尖子生”排在最佳位置,把差生放在偏角,或者把差生集中在一块,作为“特区”,并把那些成绩后退的同学随时调入差生群中,以示惩罚。在一些乡镇中学,教师打学生的事情时有发生,学生或忍气吞声,或纠集力量报复,甚

  至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育人机制的弱化,学生一旦违规违纪,往往缺乏教育,而用面壁罚站、逐出教室、关办公室“反省” 、“遣送”回家等手段处理。有的学校干脆制订了一整套违规罚款制度,从迟到、早退、抄作业到旷课、打架等,都有金额不等的罚法。有的不分青红皂白,把教育责任一股脑儿往学生家长身上推,学生一有学习或纪律问题,就通知家长来校处理,严重的甚至要家长把孩子领回去。束手无策的家长往往用打骂孩子的办法来消气 ,而孩子越发气恨教师与家长。

  (三)课程安排严重倾斜,技能训练形同虚设。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为此,国家又规定了一系列需开设的副课和技能课,并配备了相应的教材。可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智育(其实是“应试能力”)被过分强化外,许多学校在美、音、劳方面形同虚设。首先,师资不配套。许多学校,上这些课是“拉夫式”的,谁有空谁上。其次,为了应付检查,教导处的总课表上排着这些课,而实际上,要么自修,要么被英、数、语等主课占用。至于体育比赛、文娱活动等,能减的则减,能取消的就取消 ,以节约一切时间进行文化学习,来应付考试,也防止学生“分心”。

  (四)学校等级分化严重,教师价值出现倾斜。 在一个地区内,把学校分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等不同等级。生源的分配也是按这等级来的,国家的教育投入也以此为据而递减,于是从一开始,普通中学就处在最底层的地位。问题还在于,普通中学里学习好的学生全被城镇中学揽去。除此,有“路子”或有钱的家长,把子女送往各重点学

  校,造成这些学校的班级严重超编,每班60多人已司空见惯,70~80人一班的也为数不少,于是有的普通中学干脆破罐破摔,教育质量更加低劣,教育状况日益拉大。学校之间教师的价值差异也被拉大,难怪一位从乡下调到城关的女教师说:“在城里,苦死累死都值得。” 以上所列举的现象是主要的,还有诸如“贵族学校”的纷纷冒出,初、高中复习班长盛不衰,家庭教师的日益吃香等现象,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对于上述现象后果的分析如下: 首先,“素质教育”的落实困难重重。由于“应试教育”替代“素质教育”,致使国民的总体素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每年除考入高校学生外,有95%以上的同龄人已经或正在走向社会。这些“劳动大军”是由于文化考试的不合格而被淘汰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学校并没有学到多少跨入社会所需的各种知识。近些年,社会民工潮愈涌愈高,打工妹(仔)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可有些企事业单位却为招不到合格的工人而犯愁。据有关资料统计,这些民工以年轻人为主,而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干些极简单的体力活。试想,这么一支越来越庞大的低素质的劳动大军怎么去实现现代化?

  还有那么一部分青少年,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加上原来生活的养尊处优,有的已变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社会渣滓,成为当前社会治安严重恶化的源头之一。公安部门每年公布的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统计表已说明了问题。虽然这不能全归咎于学校教育,但学校不重视“素质教育”应是一个原因。至于那些升入高校的“ 天之骄子”是否都真正成为合格的人才呢?出现于许多报端杂志上的有关大学

  生思想、道德、能力、文化素养的报道表明,有一部分是不尽人意的。完全可以这么说,“应试教育”在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的同时,也制造出了大量与现代化要求不适应的社会废品。一个在低素质国民充斥的国家,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很难的。

  其次,学生道德水准严重滑坡。由于思想教育手段陈旧,管理方式单一,学校的道德教育疲软乏力。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普遍存在着“要求太高,内容太空,方法太死,实践太少,测评太虚”等弊端,教育效果不佳,而对考分的长期追逐则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成绩好,一好百好;成绩差,一无是处。“三好生”的评定标准更是“智育第一”,家长、社会的心理合力更强化了这一标准。这样,学生的心理发育就很不健全,甚至到了畸形的地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道德滑坡的直接表现是个体意识的无限膨胀,排他情绪的充分显露。我们深知,自私、冷漠的个体心灵是无法构成温暖火热的精神世界的;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国民是缺乏振兴民族的干劲的。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考虑,道德滑坡不仅是青少年成长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民族国家未来的头等大事,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

  第三,学生的心智发育不健全。青少年时期是最富想象力的,如果学校教育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欲望,再加上知识引导,就会学得更好,并利于创造力的发挥。可是目前的基础教育,把学生一律捆绑在升学的战车上,学生的身心受压抑,活泼的天性被束缚,想象力被抑制,于是不管上大学或入社会,往往缺乏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四,学生体质下降,技能明显低下。由于过分强调智育,许多

  

教育调查报告7

  调查目的:

  幼儿园存在的一些游戏缺失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xx幼儿园

  调查对象:

  幼儿园小朋友

  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教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问:教师,我们此刻能够玩了吗

  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

  孩子的游戏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

  一位幼儿园教师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情境:教师扮演“鸡妈妈”,小朋友们戴上头饰当“小鸡”,“鸡妈妈”领着“小鸡”们到小猫家串门,小猫不在家,但在家里的地板上留下一些写着数的卡片,让“小鸡”们找出这些卡片,并且根据这些数在地板上绣花,卡片上写着几,就绣几朵花。

  “这样的游戏在如今的幼儿园里十分典型,教师是想经过这个游戏检查一下孩子们是否掌握简单的数概念。”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黄进说,“可是我们却不禁要问:孩子们在教师设计好的游戏里,在教师的带领下没有一点自我去开发新的游戏情节的想法,这样的游戏其本身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是不是成了一种点缀”

  有专家认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游戏当作“糖衣”,靠“糖衣”来诱使孩子们吞下知识这个“苦片”。“人们认为在幼儿园里游戏对学习重要,是因为人们期望游戏能赋予孩子们一些经验、技能和知识。”黄进说,“但却忽视了游戏最重要的一点,即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的、欢愉的体验。”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与会专家学者提到了当前学前教育中的游戏缺失现象。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教授李季湄说,所谓游戏缺失,更多是从游戏被成人控制这个角度而言。不少专家认为,教师成了游戏的设计者,游戏成了教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了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

  “游戏应当是孩子自发感受到乐趣的行为,但此刻许多幼儿园里游戏是按成人的意愿在玩。经常教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说:教师,我们此刻能够玩了吗孩子们根本不把这认为是游戏,是玩。游戏被当成了工具。”

  李教授说,“当然寓教于乐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都是这样的所谓‘游戏’,大部分还应当是孩子自发的游戏。”

  让孩子们玩自我的游戏。她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的孩子们一齐吃卤花生,有孩子突然问:这种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样做出来的于是,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很快孩子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卤花生是种出来的,另一派认为是煮出来的。曹教师提议孩子们干脆一齐来做试验,看看卤花生究竟怎样做出来的。于是一组孩子开始种花生,另一组孩子则开始煮花生。答案当然很快就出来了,但煮花生的孩子却很有兴趣地加入到种花生的行列中。种花生的过程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怎样才能让种出的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说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里,但立刻又有孩子说不对,应当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浇到土里随即又出现了新问题:用热水泡、温水泡还是冷水泡

  “这些问题,我都让他们自我去解决。”曹伟说,“他们完全能够解决,孩子们的本事和创造经常会让你意想不到。”

  曹伟说她班上的孩子们玩的游戏主题经常是从孩子们讨论的感兴趣的`话题中找出来,游戏情节怎样发展进行下去也由孩子们来决定,谁在游戏组织中扮演什么主角,不是由教师来指派,而是由孩子们自主决定,最终游戏做完了,再让孩子们自我来作评价。“那你呢起一个引导作用”记者问她。“严格来说,‘引导’这个词不准确,不是引导,我只需要在一旁观察和发现他们,让他们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提议和帮忙。”曹伟说,“我跟他们是平等的,是他们的一个玩伴,跟他们一齐玩。”

  学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儿全面发展,并且还要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应当体现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给幼儿自由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应当体现创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强加给幼儿。教师不能用组织作业或上课的方法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游戏。应当改变“重教师编制的教学游戏、轻幼儿自发的自由游戏”的倾向。

  可是幼儿园的教师们也有满肚子的苦水。据说,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多了,认识数少了,就会有家长找上门来提意见,“我让孩子到那里来是受教育的,不是来玩的”。

  刘焱教授说,“提前开始”、“越早越好”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对于婴幼儿教育的普遍信条,望子成龙的家长期望经过这种“提前开始”的学习,让自我的孩子赢在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

  尽管1999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但刘教授指出,理论上、口头上重视游戏,实践中轻视甚至忽视游戏,已经成为当今学前教育领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

  “幼儿园教室中的游戏在迅速减少,使用笔和作业纸的现象在急速增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焱教授说,“幼儿教育也已被纳入到应试教育的轨道。”

教育调查报告8

  一、调查内容及目的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一项强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说要用科学、教育的快速发展,达到富民强国之目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再加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因而农村教育更应改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更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家乡的农村的教育状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调查方式及对象

  我选择了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重点采用实地访问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了解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在访谈对象选择上,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调查时间:20xx年3月

  四、调查结果: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很不足的,20xx年教育投入仅占GDP3.32%的比例,20xx年为3.28%,20xx年是2.79%,20xx年是2.16%。而绝大部分的经费主要投入到到高等教育上,从扩招、学校扩建、广招名师教授、“争创一流高校”等等;此外城市中小学教育也是投入的重点,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等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在城里兴办“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将大部分的财政投入到已经很好的学校里。经过层层克

  扣,最后才轮得到农村的中小学受蝇利的恩惠,到达农村中小学的财政拨款几乎是微乎其微。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更加剧了农村中小学受教育情况的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都是农村学校师生所不敢想的,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学校还需要在教育设施上支出一笔巨大的费用,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辍学回家。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教设陈旧、师资匮乏、教学设备陈旧。而城镇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学设施和活动场地可以说是配备完善。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距呢?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学校总会希望学生尽量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不得不花费一些本就不多的经费,来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样,本就贫困的学校就更加贫困。

  现状三:师资力量薄弱,优秀资源的流失

  农村的中小学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好一点以外,其他村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民转公”的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且教师整体素养不高,普遍缺乏现代教育知识与理念。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学历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停滞不前,沿用长时间来逐渐形成的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思想和方法,严重影响了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

  其次,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课程单一。由于部分学科教师不足,许多老师不得不身兼数科教学。语文老师教数学,数学老师兼劳卫,非英语专业的老师在参加短期培训或“自我钻研”后就走上了英语教学讲台。另外像体、音、美等“副科”在缺少教师的`情况下不得不由“主科”教师兼代。农村许多学校的体音美老师都是如此半路出家的。而且这些“副课”往往流于形式,有时上,有时不上,有时“理所当然”地被挪用来上主课。另外身兼数科教学的老师往往会因超负荷工作而

  影响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致使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在起跑线上就远远落后于城区小学。

  另外,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教师乐进城,难下乡。首先乡村居住、交通等诸方面条件不如城区,另外在教学上缺少外出学习、交流和晋升的机会,许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愿下乡工作,勉强去的也不安于现状,随时想调入城区。“教而优则入城”,在乡村小学中教学上取得成绩的骨干教师更纷纷要调入城区学校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学校成了培养老师的地方,成为向上走的踏脚石。高素质人才不愿下乡,乡下也无法长期留住人才。这是一直阻碍和困扰农村小学教育的实质性难题。骨干教师流失使本来已处于弱势的农村学校犹如釜底抽薪,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拉大了城乡间的距离。要想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可谓是举步艰难。

  农村教师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困难,这一系列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会严重影响农村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如何使农村教师跟上教育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们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农村教师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孩子对优秀教师的需要迫在眉睫。

  现状四: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应试教育,“考试是教师的法宝,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是无法走出应试教育,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区、县、镇级教育管理部门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进行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本来就没有师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方面优势的农村中小学面临更大的压力,师生都是苦不堪言。

  现状五: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智育方面都成问题的农村学校怎还顾得重视德育的教育,因而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学校缺乏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使得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缺失,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状六:进城求学,造成农村学校生源紧张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农村一些中心学校条件也相应有所改善与提高。但是一些思想进步且有经济条件的农村学生的父母对孩子都寄予厚望,舍得教育投资。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许多家长纷纷送孩子进城求学,只为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中小学的生源开始减少、好的生源也被城市吸收了,农村中小学面临很大的办学压力。与乡村小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城区小学人满为患,。“学生少,课堂气氛弱,学生竞争意识差,同时也引发了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面对两种性质的学校,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教育质量,面对掌上明珠的儿女和捉襟见肘的家庭境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处于两难境地。那就是,如果读免费的公办学校,家长将无经济负担,但由于优质的师资被抽调到城里实验学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进城求学,孩子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但家长得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这种两难境地,正是目前农村教育的困境。随着

  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学校面临的冲击与日俱增。

  五、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根据调查的情况,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

  据调查,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因而需要政府重视农村人口的教育,解决农村学校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修建教学需求的硬件设施,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鼓励广大的师范毕业生下乡服务农村基层,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

  对策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师,招收、鼓励大专学历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尤其师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

  对策三:重视德育,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有机结合传统美德,把握新时代特点,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策四:深化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

  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对策五:有力实施减负控辍措施。

  针对农村学生辍学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和实施力度,确保困难学生不会因贫失学;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乐学善学,确保学生不会因厌学而辍学。同时,要完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切实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序列并不断提高评价指数。从而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工程中,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最大限度的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六、调查体会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最为基础和庞大的部分,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何改变农村教育的薄弱现状,应引起国家、社会及每个人的积极关注。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国家需要对农村教育加大重视程度、投入资金建设、推进切实可行的措施。办好农村教育这件大实事,必须每个人携手努力,让我们期待农村教育取得很好的成绩,期待未来的农村教育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通过这次考察活动,我不仅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同时,还增强了对教师事业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努力完善自己,为报效祖国、促进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教育调查报告9

  一、调查概况

  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xx小学度过了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资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进取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景的。经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供给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教师占多数,仅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这证明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文凭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话不算很标准。这些状况比较让人忧心。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到达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此刻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教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

  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梦想,并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教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教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教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教师写他们也写,教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贴合教学的实际情景。

  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能够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资料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仅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单个人的不一样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教师们并不认为能够把学生分为几等,他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们极力想让孩子听懂,所以变换着方式让孩子感兴趣,并且看这些孩子的具体情景,视个人的情景不一样而对他们有不一样的要求。对于成绩异常差的学生教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当然,教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教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教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三年级的语文教师们对预习指导和字词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没有标读音的课本一时还不大能适应,所以要确保他们认识字后才能开始课文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三年级的教师能够说是十分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那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十分让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活力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以往有这样的困扰,之后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

  据了解,在现今中学,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此刻一向都在学,每一天说的也都是母语,异常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我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我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还好,这种现象在小学里是不常见的,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还小,和语文的接触还不深,语文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对语文知识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这种现象和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经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教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教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是很单纯的,正因为这样,当一个称职的教师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夸奖他们,尽量用表扬来鞭策他们提高。当然也不能全靠表扬,在行为习惯的调整方面,批评和惩罚也是很重要的,否则引不起他们的重视,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教师不足惧的想法。小学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就认为他们不懂,其实他们都拥有雪亮的眼睛。调查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是贴近他们思想的教师,他们会去寻找教师跟他们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他们会比较亲近这个教师,反之,则比较生疏。

  他们最不喜欢的教师就是那种对待学生不公平的,无论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还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无论是乖学生还是调皮的学生,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不约而同的。每个孩子都是想经过自我的途径引起教师注意的,用的方法可能会让教师喜欢,也有可能会让教师产生厌恶的情绪,后果是他们始料未及的,能够说每个孩子的行动出发点都是好的,端看教师是如何看待它。实习中,我就见到这样的事情。我实习的班级有一个小男生叫李嘉龙,很是调皮,教师不看到他还算比较收敛,教师的目光一转到他身上,他便更调皮了,教师对他就比较头疼,因为他上课老是插嘴。综合我的所见所闻,我认为李嘉龙只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所以我比较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在每次跟他的谈话中争取引导他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我认为,当一个称职的好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寻找适合他们的引导之道。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抵触教师,甚至抵触这位教师所教的科目。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教师所有明白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研究到他们的理解本事。如果语文教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上语文课的兴趣,甚至厌恶起语文课来。实习期间,我教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叶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那里需要给他们拓展一下关于光合作用的含义,可是又不能讲的太过深入,不然的话不仅仅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并且学生也理解不了。于是,我用我自我的语言比较浅层次的讲述了一下基本过程,只要求他们明白叶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语文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负担还是很轻的。可是我不是他们,不能为他们立言,为此我专门进行了了解。据我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的,也能够及时完成,仅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

  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了,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我了解到硬笔习字册是他们课后必须要完成的,大多数时候还要完成大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订正,有时候还需要在校完成的底稿或誊写。针对这种情景,我特地去问了几位教师,教师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并不想这样,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我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在前几届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本事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本事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忙自我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语上的发展,适时给与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本事上的发展,让他们多记多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教师和同学在一齐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教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构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构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团体,关心他人。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本事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研究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本事的发展异常是观点采择本事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注重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现,并加以引导,帮忙学生构成正确的道德观。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两个本事。当然,要完成这个目标,须具备必须基础:即字、词、句知识基础知识表达技巧文学常识等。这就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三大现实目标:基础知识、阅读、表达。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的基础本事。根据以上了解到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小学生减负不能光看回家作业量,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育局的既定作业量。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教师。最终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教育调查报告10

  调查时间:20xx年8月15日到20xx年8月25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昌黎县荒佃庄镇

  调查对象:荒佃庄中心小学,周庆恩中学,昌黎县第九中学调查目的: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最近又提出了要在20xx年之前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大国的计划。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较多。据统计:我国有80%的学生是在农村接受中小学教育的,这些学生的素质会影响到我国整体学生的素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学校,因此,农村的中小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的家乡河北省昌黎县荒佃庄镇(村)与省内其他农村地区相比,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地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教育状况即人才状况。为了了解家乡中小学的教育状况,暑假期间,我来到坐落于荒佃庄镇的一所小学——荒佃庄中心小学、一所初级中学——周庆恩中学,以及一所高级中学——昌黎县第九中学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投资力度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比以前有所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基本上改为教学楼,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拥有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教育经费短缺,师资水平不高,应试教育制度依旧,学生自身素质低以及生源不断流失等,情况令人担忧。

  (一)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设施短缺老旧

  国家投入到教育事业的经费,大部分还是用于城市重点学校的发展上,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很是不足。在调查过程中,这三所学校的校长们表示,由于资金不足,学校基础设施情况不是十分乐观。

  1、虽然基本上都有相应的教学楼,但厕所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由于农村卫生条件制约,厕所大部分置于楼外,且距离教学楼较远,蹲位又很少(基本在十个左右),对全校那么多师生来说,上厕所也是一种困难。

  2、体育设施总体不够,最好的学校所有的也只是篮球架四副,乒乓球台二张,单、双杠几幅而已,部分体育设施存在着安全隐患。而根据调查知,各学校操场也没有绿化。

  3、实验设施较少,只有一到两个实验室。基本没有音乐教学设施。

  4、虽然学校配置上了电脑和多媒体设备(每所学校有一到两个多媒体教室),却因无法满足教师准备课件所需的资金而使那些电脑基本闲置,这和城市学校里每个教室配置多媒体设备,每位老师配置一台电脑的水平相差甚远。

  5、图书量为1000册左右,大部分是一些较为破旧、久未更新的书刊、过期的杂志等。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1、师资水平低

  都说一个好学校不能没有好老师。而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中,根本没有所谓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而刚毕业分配来的年轻老师,在锻炼一两年后马上被较大的学校挖走,农村学校成为了新教师的“练兵场”。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目前的教育改革,老师们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的一支队伍承担着培养新型人才的艰巨任务,谈何容易,而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学校不得不聘请代课教师,然而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教学质量变得较差。

  2、教师负担重

  在我们农村中小学中,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3、教师培训落后

  农村中小学教师仍是以“经验型”、“辛苦型”为主,缺乏“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培训、自学自研,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三)口头的素质教育,实质的应试教育

  在所调查的三所学校的老师、学生中,有80%的人对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提出强烈不满:学生要考得高,而老师更要教得出色,双方压力非常大!现行的素质教育只限于口头上喊喊,而实际行动仍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思想以深深的禁锢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但家长和社会则过分看重于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教学结果,导致县镇教育部门对学校和老师们定指标、下任务,根据期末统考、会考的成绩来对学校和老师进行考核,排名次,考得不好的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会受到通报批评,影响奖金发放、评模,晋级等。

  学生们每天不仅要完成应有的作业,还得去死记硬背那些乏味的课本知识,这种情况下,学校就成了个“读死书”的场所,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限于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导致大部分人高分低能,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学生自身素质低,生源不断流失

  在调查中我了解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诸多因素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普遍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绝大多数幼儿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造成学生发展很不均衡。农村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导致学生较为任性,在学校里表现得自由散漫,不遵守学校的制度,不尊重老师;许多中小学生,迷恋于网吧,一些染上网瘾的学生经常逃学,甚至夜不归宿,长此以往只好退学回家。农村的优秀学生都流失到城市重点中小学,在生源上,农村的学生要比较差些。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条件较好的家长为了使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不惜花大价钱送孩子进城读书,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家长也因看到上学没有好出路,让孩子初中毕业就回家劳动,更有甚者,小学便辍学回家。农村学校的生源严重流失,这给学校的教学带来很大影响,制约其发展。

  二、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策略

  这次调查中,我主要了解了以上四个问题,就此,我提出以下的解决建议:

  (一)保证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每年国家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都相当可观,但不难得知,这些资金中绝大多数被用在了城市重点学校的建设上,农村学校少之又少。所以为改变这种现象,各级教育部门应该成立专门机构,对资金的流向、用途进行专门监督管理,坚决杜绝发放过程中的克扣、偏流现象,确保经费合理分配。同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划拨给乡镇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只有这样,农村的教育事业才会有资金的保障,才会慢慢发展起来!

  (二)减轻师生压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老师应该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最少的考试训练下发挥学生的最大潜力。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课程,恢复音体美课程,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至于成为“书呆子”。让学生的包袱减轻,老师的压力减小,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与学的工作,为以后素质教育的实施铺平道路。

  只有教师队伍强大了,学校的教学水平才能提高,农村的教育状况才能改善。上级教育部门应统筹下级教师分配情况,对需要老师的'学校及时补充,而且要确保他们在学校任职的时限,不能中途转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更新教育观念,开展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实行跨校兼课,体、音、美教师到不同学校授课,让校校有歌声、校校有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

  (四)从学校本身去改变,解决生源问题

  对于学生流失辍学严重的问题,学校必须改善自身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成果,以好的成绩让学生家长信服。同时学校加强宣传力度,对自己进行全方面的宣传,和其他学校对比,讲清利弊,使那些盲目择校的家长们有更清楚的认识。对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校方应尽力呼吁社会力量去帮助他们,老师应经常到学生家中走访,对留守儿童、隔代抚养所产生的问题应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打消学生家长因缺钱让孩子辍学的念头。只有学校提高自身的实力,才能保住生源,使农村中小学更加健康发展!

  三、本次调查的体会和感悟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了解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机会,感谢家乡中小学校的配合,我对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有了一个深层次的了解,农村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必须抓紧解决资金问题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这样,其他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农村教育才会走上素质教育之路。

教育调查报告11

  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先决条件,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各科内容。同样,学习方法对教师而言也同样重要,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学法,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由于性别差异也会引起学习方法的差异,因此我对学校初二(4)班学生分性别地就预习、听课、作业和复习等学习情况做了如下调查。

  一、调研方式:

  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其中男生55份,女生35份,有效问卷为男生53份,女生32份,共85份。

  二、调研目的:

  1.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方法。

  2.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3.寻求高中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

  三、调研地点:

  初二(4)班教室

  四、调研时间:

  20xx.06.03—20xx.06.18

  五、调研对象:

  初二(4)班全体学生。

  六、调研内容及过程:

  采用问卷的形式,人手一张问卷,分性别、不记名填写,通过调查学生平时对所学知识的预习情况、方法,课堂听课情况、方法,以及课下作业完成和复习情况这三个方面,统计结果,反映问题。

  (一)预习情况、方法

  经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其中“想起来就预习”这一项的男女生选择比例均占大约55%,而自觉预习的学生只占大约占14%和18%,甚至还有相当大的部分同学一点都不预习。其中,接近一半的同学没有自己的预习方法,23%的同学知识浏览一遍,能找出重点看的只有大约5%的同学。在预习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老师要加以提醒和引导,应该把预习当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一个途径,力争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长期依赖教师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听课情况、方法

  调查结果表明,女生认真听课的人数明显高于男生,采用上课记重点的方法学生较多,女生和男生分别占34%和47%,说明学生还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三)作业完成和复习情况

  统计表明,“先做作业后看书”的`男生比率较高,占55%,而女生有68%选择“先做看书后做作业”。当学生遇到难解题时,大多数学生选择问同学,但是男生有40%选择“跳过不管他”。

  由此看来,男生和女生在复习方面也有显著差异,适当的复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老师应该督促学生适当复习。

  七、总结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多数学生仍停留在教师所要求和布置的各种作业,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学习状态,学习的被动性较强,他们学习和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很不够,还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的学习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学中的强制性措施过多、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主要原因。它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因此,对于中学生,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有必要进行学法的具体指导,要开设学习方法课,引导学生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育调查报告12

  我于20xx年7月9日,被分到xxxx中学进行为期五个星期的教育教学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物理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物理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物理教育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省重点高中,学校规模较大。该校在张家界地区算是较好的中学,所以近年来生源不断增加,所以教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张家界对教育的投资相当重视,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好,设备先进,设施有电脑、投影仪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重点班成绩较好,基础较好,不过对于普通班级来说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物理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物理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物理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对难度大的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得分提高不是很明显,所以信心不断减少,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的.时候,大多物理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物理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物理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人的基础程度。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在难度上适当减小。毕竟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不一定能照顾上每一位同学,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课堂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物理的教学课堂很关键。因为许多同学在课后根本是知难而退,所以老师提倡他们课堂动起来,留下问题,让他们大脑都动起来,所以对于课后不练习的同学,课堂就是他们的全部。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课堂学生动起来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巩固知识,而且达到练习的效果作用。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一些班级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物理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课下聊天时,都纷纷向我诉苦:“老师,物理好难啊!”我一边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高中知识相对初中知识可以说在难度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但只要你们咬牙坚持,不断地在平时学习的碰壁中摸索高中的学习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慢慢地找到学物理的感觉了。给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一边在

  心里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地把学习方式从初中转变到高中来,适应难度较大的高中物理学习。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物理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多多少少会用到物理知识。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教育调查报告13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学 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 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 级 20xx级

  姓 名 王亚辉

  报告题目关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 易守华

  关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市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问卷调查在信阳市第三实验高中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

  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高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 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教育调查报告14

  xx级物理学 xxx 20xxxxxxx

  教育实习是我们师范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向岗位的必经阶段,也是师范生接触和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和经验的宝贵机会。根据院系老师的要求,我们08物理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联系到南华县第一中学作为我们的见习实习单位,在那里开始了我们为期六周的教育实习,在南华一中高一高二物理教学组各位老师的知道和帮助下,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实习和实习调查工作,对我个人而言,我收获很多,现将本次教育实习调查工作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10月份,对我实习的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和教学改革后物理学习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物理学习兴趣、动机、态度、环境。

  2、当前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的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学习兴趣

  从总体上看,当前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比较高的。有18. 44 % 的学生对学习物理“很感兴趣”,42. 08 % 的学生“感兴趣”,36. 88 % 的学生选择“一般”,仅有2. 60 % 的学生“不感兴趣”。调查还显示, 大自然、物理实践活动和高新科技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主要因素。虽然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较高,但多数学生对高中物理新课程还不甚了解。只有2. 39 % 的学生“有深入了解”,28. 42 % 的学生选择“一般了解”,分别有44. 25 % 和19. 96 % 的学

  生选择“不了解, 但听说过”和“没听说过”,4. 99 % 的学生甚至选择“不感兴趣”。新课程与学生的学习休戚相关, 学生却对其置若罔闻。由此可见,新课程的推行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使新课程完全深入人心,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教育管理部门进一步地推进。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因,它是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一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推动力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表明(多选) ,49. 02 % 的高中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机是“迫于升学压力”,45. 34 % 的学生是出于“对物理知识感兴趣”,44. 47 % 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17. 14 % 的'学生想“学好本领, 报效祖国”,8. 03 % 的学生和9. 33 % 的学生选择“其他”和“说不清”。可见, 高中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机是升学压力、兴趣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同时不难看出, 虽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但高考仍旧是大多数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指挥棒”。由于目前我国高考偏重结论性知识的考查,因此,高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仍然极为严重。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较为持久、稳定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与行为倾向。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然而,对于“你经常参加一些与物理相关的课外活动吗”,仅有3. 90 %和11. 71 %的学生选择“参加兴趣小组, 在课外活动中表现积极”或“偶尔参加一些活动”, 尚有62. 04 % 和14. 97 %的学生选择“虽然想参加, 但学校很少组织这类活动”或“课业负担过重, 没时间参加”, 甚至有7. 38 % 的学生选择“不感兴趣”。由此可见, 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往往处于“鸡肋”般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有参与的欲望;另一方面,却是学生苦于“课业负担重”或“学校很少组织这类活动”,而无暇或无法顾及。探究式实践活动的开展已成为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教育的最大盲点。

  学习环境

  家长被认为是“新课程的参与者、协商者、评价者、宣传者,是社会课程资源的组织者”。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家长对孩子的物理学习仍然不够重视。只有14. 32 % 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物理学习“非常关心”,42. 95 % 的学生选择“比较关心,但更关心语、数、外等科目”,20. 17 % 的学生选择“不太关心, 只关心语、数、外科目”, 甚至有22. 56 % 的学生选择的是家长对自己的物理学习“从来不过问”。相对于家庭环境而言,学生对学校的物理教学总体上比较满意, 对于“你认为现在的物理教学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调查结果表明(可多选) ,分别有90. 58 % 和74. 87 % 的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40. 31 % 的学生选择“教师素质”,34. 03 % 的学生选择“课时安排”, 以及24. 08 % 的学生选择“其他”。其中的“教学方法”项实际上与教师素质密切相关。因此,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新课改的当务之急。在社会资源的利用方面,65. 29 % 的学生除了物理教科书以外还通过“报刊、杂志或课外读物”获取物理知识,46. 64 % 的学生选择“电视、广播”, 2 8 . 4 2 %的学生选择“与他人交谈”,24. 73 % 的学生选择“上网”,4. 34 % 的学生选择“其他”,仅有13. 88 % 的学生除了通过物理教科书获取物理知识外“再也没有了”。当遇到物理难题时,44. 03 % 的学生首先会“独立思考”,18. 00 % 和22. 78 % 的学生会选择“向老师或长辈请教”或“找同学讨论”,6. 07 %和1. 95 % 的学生选择“利用图书室或电脑网络查资料”或“其他”,仅有7. 16 % 的学生“不去管他”。可见,高中生已经能够主动利用一定的社会资源获取物理知识,并且在利用率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学习习惯

  虽然绝大多数高中生已经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并在学习中表现出浓厚兴趣, 但从调查中还是可以看出, 在物理学习的各个环节中,许多学生仍旧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 仅有29. 72 % 的学生在课上“思维活跃, 边听边思考”,44. 69 % 的学生依旧沿袭课改以前的听讲习惯,能够“认真听讲,但只是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 大多数高中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偶尔才和同学讨论, 分别有12. 36 %和4. 34 % 的学生甚至“从不讨论”或认为“没必要”;分别有79. 18 %和86. 77 %的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 甚至有23. 97 %和19. 78 %的学生不知该如何进行预习和复习; 虽然81. 34 % 的高中生在课上记录笔记,但往往未得要领; 对于应该如何完成物理课后作业, 多数学生并未形成明确认识;37. 31 %的学生选择“独立完成, 从不与别

  人商量”;34. 27 % 的学生选择“与同学相互商量, 共同完成”;28. 41 % 的学生甚至对物理课后作业存在偏见,将其视为负担。

  学习方法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多数高中生的物理学习仍不得法。7. 81 % 的学生认为自己“很不得法”,60. 09 % 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太得法”, 只有30. 15 % 和1. 95 % 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得法”和“很得法”。针对选择“很不得法”和“不太得法”的学生,追加设计了“你最希望通过何种方式得到学习方法的指导”。调查结果为:37. 7 % 的学生选择“由老师教授”,23. 64 % 的学生选择“与同学相互交流”,26. 84 % 的学生选择“通过做课后练习自己领悟”, 7 . 9 9 %的学生选择“其他”,3. 83 % 的学生选择“无所谓”。

  建议及对策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笔者特提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加相应的教学投入,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物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教学方法; 建立学习型家庭, 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拓展学生的物理学习空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高中生优化物理学习,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多元化的物理评价体系, 评价的内容要兼顾知识, 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教育调查报告15

  根据各教办发《20xx民办学校年度检查细则的通知》的要求,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依法办学,遵守法规政策。

  xxxxxxx分学校成立于20xx年,是由xxxxx教育局的审批的民办培训学校,在办学校工作中,我们遵循“xxxxxxx”的治校理念,严格遵守《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认真执行市教育、区教育局有关民办教育的各项规定,没有出现违规办学情况,历年来在市区相关评比中多次受到好评。

  二、合理布局,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东方金子塔儿童潜能培训学校由华人知名儿童教育专家连凰岑女士于20xx年在北京创办,系集儿童潜能开发研究培训于一体,具有国际教育特色的专业机构。佳木斯分校由主要以珠心算,识字,拼音,课后辅导的相对综合办学机构,使用的教材均是获得国家专利和出版发行的专业教材。目前,在校学生xxxx多人,教师x人,对在职教师每年定期送到北京总部进行培训,以保证教学质量。我校已租用办学场地,共有x个教室。办学硬件不断改善,在安全防火等方面均符合要求。

  三、不断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为使我校学生有相对舒适的`教学环境,我校组织教职工,美化教学环境,达到让每面墙都会说话,利用卡通人物形象装饰走廊、教室。用想象生动的美术语言,影响和教育学生。

  四、人文关怀,保生家长的利

  为创办特色民办教育学校,我校从成立之初就秉承人文关怀理念,让学生和家长时时感受到学校的关心。一是及时为有特殊情况缺课的学生进行补课;二是设立教材班,为学生无偿补课;三是对因故退学学生及时退费,几年来,从没有因为缴费、退费等问题与家长发生冲突。

  五、职责明晰,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目前已形成一支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的教师队伍,管理能力强,分工细致,尽职尽责是我校教师队伍的特色,秉承教学工作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教学研究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各项规章制度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

  六、强化教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我校针对民办培训学校教师队伍不断稳定,流动性强的特点,选取有针对性、有实效的教研培训形式,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师风等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具体工作中:

  一是树立教师先育人,再教学的理念,再教师选聘工作中,重点考察教师的师德和对学生的爱心,对于那些虽自我能力强的但心高浮躁的,坚决不选,缺少耐心和热情的坚决不选,较好地把好入口关。

  二是坚持先听课,再上讲台的做法,新入职的教师必须有一个月左右的听课实习时间,对教材和学生相对熟悉后,才可上课。

  三是听课评课制度。用录像机先把教师的课录下来,集中教师共同观看,查找优缺点,不断改进和提高。

  四是过课,说课制度,新任教师在上课前,先组织教师进行说课,在说课过关后方可上讲台。

  五是多种措施确保每一节课达到学生和家长都满意的效果,走出,请进来,选择教师分批、分期、长期进行学习,并重金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到我校培训。

  七、完善制度,确保安全。

  我校时刻以安全为第一责任,制度了相关的管理制度,购置了安全防火等器材,适时进行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八、财目清晰,遵守财务管理制度

  总之,我校恪守教育的各项规定,遵守法规,科学管理,注重管教。

  在整体工作中,如有不当,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