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时间:2023-02-21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1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业园区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15篇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1

  今年,苏州工业园区一组鸟类照片以及鸟类分布图在新闻媒体、微博微信上广为热传。不少市民、网友忍不住惊呼:一个以工业园为名的区域也能“孕育”如此之多的“飞翔精灵”。

  实际上,这些照片都源自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报告》。

  131种鸟儿展翅园区,鸟类多样性比较理想;栽培植物570种、野生植物199种,群落搭配丰富;水生生物328种,清洁水域“孕育”丰富物种……20xx年初,经过1年多的调查研究,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发布生物多样性调研报告,“洋苏州”的生态密码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次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的项目总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青教授表示,“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报告的出炉,也给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本。 他说,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专家相应的建议,也为园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这份报告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主政者看来,是献给园区20周岁生日最好的礼物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环保局局长王学军在接受采访中表示,生物多样性调查不仅是让园区老百姓真正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更是为园区正在实施的生态优化行动计划以及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最大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今年迎来开发建设20周年。20年弹指一挥间,这里从原先的一块农田低洼地建设成为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成为中外合作的典范。

  但来到苏州工业园区,最令人自豪的,不是那些传奇般的财富神话,而是那一缕带着微微甜味的清新空气。

  开发建设20年,苏州工业园区至今还保持着清新的水和空气,这在开发区中不可想象。

  不可想象的背后,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以后制定的第一个法规文件,就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一整套绿色发展理念。到园区投资的客商,第一道要过的就是环保关。

  苏州工业园区严格执行招商项目节能评估、环保准入制度,对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风险高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 统计数据显示,20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因资源利用和环保因素累计否决项目300多个,涉及投资总额约30亿美元。

  隐形的红线,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深植于苏州工业园区企业CEO的心间。清洁生产已经成为了进驻园区企业的一种共识。更重要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一条生态工业链的建立,能够将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起来。20xx年苏州工业园区单位GDP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和1/40,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年生态坚守,换来了中外人士交口称赞的碧水、蓝天和绿地。在全国所有开发区中,苏州工业园创造了环保基础设施全覆盖、绿色乡镇全覆盖、ISO14001贯标企业最密集等多个全国之最。20xx年园区区域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7.4,生态环保指标自20xx年起连续4年位居全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前列。

  当然,苏州工业园区也从不吝啬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大手笔。目前,园区绿地覆盖率达45%,获得绿色建筑标识80只,其中运行标识8个,占全国总数10%。在这里走走,随处是花园,满目皆美景。围绕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三大湖,园区的美丽风景徐徐展开。中央公园、白塘公园、东沙湖公园、方洲公园等开放式公园,坐落在居民集中区,绿植葱郁,休闲步道齐全。

  20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突破开发建设“老路子”,以学校教育、社区生活、能源应用、绿色建筑等为“钥匙”,解开一座国家级开发区的生态“密码”,走出了一条集“科技创新、经济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园区先后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产业园区和全国第三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开发区,必然要使百姓的日常生活充满“绿色低碳”的理念,创造生态优化的社会氛围。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大力推广倡导绿色社区,“绿色”正在逐步成为园区百姓生活的新“情调”。 在倡导绿色社区方面,苏州工业园区相继开展“跳蚤市场”、“邻里互助广场”、“无车日接力”等活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在58个住宅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逐步建立。目前,园区已创建各级绿色社区91家,绿色社区覆盖率超过90%。

  无怪乎,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参观完苏州工业园区后,感慨良多,顿生爱意,称“来过苏州多次,但一直不知园区,如今走了走,转了转,发现它正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地方。”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2

  在刚刚闭幕的“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中心)交流研讨会暨第十二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记者了解到,该《调查报告》对全国205家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经营情况进行了历时6个月的调研,为政府主管部门、物流园区和企业提供了翔实的参考依据。《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1家物流园区中有10家物流园区认为,在园区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阻力之一是来自规划不充分,占到被调查对象的32%以上。可见缺乏科学规划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首要因素。

  物流园区自上世纪60年代在日本出现以来,被许多发达国家重视。德国、英国、荷兰、法国都规划并建成了一大批物流园区。近几年来,随着物流园区的'概念进入我国,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是推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两大主题。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及企业将物流园区的建设作为推动地区、区域和城市物流发展的重点工程,纷纷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随着传统储运业向市场化及现代物流业方向发展和转变,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开始制定促进物流园区发展的宏观政策,一些发达地区和省份也纷纷筹建物流园区,还有数不胜数的城市、乡镇甚至街道办事处也要发展物流园区。特别是20xx年前后,由于缺乏对物流园区的清醒认识、科学界定和规划控制,又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各地区出现了物流园区项目大量上马,项目规划盲目跟风现象。甚至以建设物流园区名义而圈地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可是,这些仓促上马的物流园区项目是否经过了详细的调研和考察?是否经过了科学规划和严谨的论证?这里面有多少是政府的“形象工程”?是否产生了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难说清楚。发展现代物流,真的需要建那么多园区、基地、中心吗?建一个物流园区,占地动辄就是几百亩,投资起码也要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项目上马之前怎可不三思而后行?

  《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205家物流园区中,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的物流园区最多,有128个,占62%;政府规划、工业地产商主导开发的物流园区有51个,占25%;企业自主开发的物流园区有26个,占13%。

  物流园区要发展,关键的一点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如果盲目上马、重复建设,不但不能减少费用,还会使成本加大,甚至还会重蹈一些地方搞开发区“开而不发”的覆辙。现在有些地方建设物流园区前缺乏足够的论证,建成后企业入驻情况并不乐观。有些地方为了使项目不致荒废,甚至采取行政手段或优惠条件逼迫或诱使物流企业入驻,导致进入物流园区的企业无法保证利润。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企业进驻后,囤积土地,转而投向房地产,使周边地产价格急剧攀升,造成短期内商务成本快速上升,进而损害当地的产业竞争力,造成其他产业逐步转移、投资环境恶化。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全国层面由中央政府加强对物流行业的宏观调控,在地方层面由地方政府顺应市场需求与企业进行良性互动。在做物流园区(基地、中心)规划时,政府主管和行业协调部门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推动,而不能追风赶潮、推波助澜。决不能将物流园区当做政绩工程,把园区土地出让当做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将物流园区变成了市场区和房地产区,造成商业设施比重过大,取代了物流设施。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既要按市场经济的原则运作,又要坚持政府的协调引导。在规划建设物流园区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科学选址原则。物流园区区域物资集散地的作用,决定了其地理位置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应拥有大规模的物流需求。这些需求包括有大宗进出口贸易,雄厚的生产制造业基础,大量原材料、产成品的贸易活动等。其二,要靠近重要的交通位置。纵观国内外成功的园区,大都位于城市边缘、交通条件较好、用地充足的地方,大都依托雄厚交通基础设施,例如海港、内河码头、铁路交会处,空港、公铁、公水铁联运。此外,物流园区在空间布局上还需考虑物流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环境等经济、社会条件因素。市场需求是决定任何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的一个根本因素。缺乏物流园区建设的必备条件,无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距码头远,距消费地远,会导致物流量和消费量不足。物流园区的建设要与物流市场需求相适应,不能脱离需求盲目发展。只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物流需求,才能吸引国内外有影响的物流企业进驻。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3

  20xx年度,工业园区管委会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不断壮大工业总量,加速产业集聚,夯实发展平台,创优发展环境,园区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1、工业生产情况

  20xx年1-12月份,园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6.9亿元,同比增长9.35%。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3亿元,同比增长5.3%。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2.3亿元,可比增长7.01%。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4亿元,同比增长23.13%。安排劳动就业人员7430人。

  2、经济效益情况

  1-12月份,园区企业实现利润累计6.66亿元,同比下降3.26%。企业实际上交税金1.65亿元,同比增长18%。利税总额达14.48亿元,同比增长42.89%。

  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工业园区围绕生物医药、金属制造、新型纸业和绿色食品四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集群发展,加快产业升级。20xx年度,四大主导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8.2亿元,占园区比重87.84%。

  1、生物医药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占园区比重17%,同比增长16.8%。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亿元,占园区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7%,同比增长16.9%;实际上交税收3104万元,同比增长24%。

  2、金属制造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3.1亿元,占园区比重62.8%。实际上交税收1.1亿元,同比增长19.25%。

  3、新型纸业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占园区比重5.9%。实际上交税收353万元,同比增长50%。由于市场行情低迷,新型纸业一直处于谷底徘徊,尚未有复苏迹象。

  4、绿色食品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3亿元,占园区比重2.3%。实际上交税收50万元,同比增长77.5%。其中赣花油脂实际上交税收26.39万元,增长较为明显,同比增长146.64%。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4

  根据市政协七届十二次主席会议的决定,20xx年4月17日至26日,市政协副主席张俊昌、赵泽义带领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到盘北经济开发区、红果经济开发区、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工业园区)、水月工业园区、木岗工业园区等就园区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建设成效初显

  全市共有11个工业园区,即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工业园区)、盘北经济开发区(鸡场坪工业园区)、六枝经济开发区(岩脚工业园区)、水月工业园区、木岗工业园区、保田(盘南)工业园区、大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大湾、汪家寨、中箐园区)、发耳工业园区、路喜园区。11个园区现规划总面积977平方公里。通过近期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增大。20xx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15.2亿元,同比增长27.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9%;实现工业增加值154.6亿元,同比增长28.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2.4%。超百亿元的园区2个(水月、董地工业园区),工业产值超亿元的园区 8个。20xx年一季度,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1.9亿元,同比增长2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52%;实现工业增加值 45.57亿元,同比增长52.9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1.1%。

  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增加。20xx年,全市工业园区在建基础设施项目99个,总投资140.7亿元,完成投资额60.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 101.3%。20xx年1-3月份,全市工业园区在建基础设施项目115个,总投资186亿元,完成投资额22.4亿元,同比增长134.5%,完成标准化厂房投资2.7亿元,占计划投资30亿元的9.0%。目前,红桥新区、水月园区已全面实现七通一平,红果、董地、盘北、木岗、大湾园区核心区域已基本实现五通一平。

  三是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增多。20xx年,全市园区在建产业项目165个,项目投资总额861亿元,完成投资额120.6亿元,增长37.48%,建成投产项目44个,释放工业产值近30亿元,20xx年1-3月份,全市在建项目175个,计划投资771.8亿元。完成投资额32.9亿元,同比增长 1.86%。

  四是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截止20xx年3月底,全市11个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977平方公里(含开发区管辖),入驻生产企业150余户,直接和间接为园区服务的从业人员约10万人。20xx年全市产业园区预计实现税收47亿元,新增从业人员数1.2万人。

  二、园区建设问题明显

  (一)产业布局不尽合理。长期以来由于受煤炭、钢铁、建材、电力四大产业影响,各园区在规划布局主导产业时,出现了明显的产业(主导产业)趋同,未能形成优势互补。如: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老鹰山园区)、红果(两河)新区、盘北(鸡场坪)产业园区、六枝经济开发区(岩脚工业园区)、大湾(汪家寨)工业园区(大河经济开发区)、水城县发耳产业园区等都把能源化工(煤化工)作为主导和主要产业来发展,产业布局不集中、规模分散,势必会造成重复建设,煤炭、水、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得不到保障,甚至产生恶性竞争,还会造成工业污染源分散,治理难度大的问题。红桥新区、董地、红果(两河)、盘北(鸡场坪)也都着力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园区的主要产业来培育发展,培育和发展上具有一定盲从性,未能找出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主导产业方向不清晰,易造成同业竞争,不利于产业聚集发展和形成区域竞争力优势。

  (二)体制机制不尽适应。一是园区人员配备不到位。园区有抽调、借调的'人员,但其工资关系、行政关系仍在原单位,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很好调动。部分开发区的公安、工商、地税、国税、国土等垂管部门机构人员不到位。二是部分园区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尽管大部分园区机构成立,人员配备到位,但缺少项目、规划等行政审批权限,土地报批、交易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周期过长,对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影响很大。三是目前在11个产业园区中,仅红桥新区有完善独立的财税体系,能较好的满足园区发展需要。水城、两河、盘北、六枝4个开发区均由县区代管,尚未建立起真正独立运行的财税体制。其余园区也未建立与县区的财税分配体制,导致园区的责权利不明确,独立运行和造血功能不足,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严重影响了园区建设。四是项目落地激励机制不活,不能有效刺激项目落地。

  (三)协调管理不尽规范。有关职能部门对园区的管理、调度过于频繁,使得园区管委会需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各类文件、汇报、会议、材料、调度、统计(重复)以及各类社会事务等,极大地消耗园区建设的精力。

  (四)招商引资不尽理想。相当一部分园区的项目是存量多,增量少,有的项目是在园区划定时就已存在。目前,表面上谈的多,实际落地的少,有的虽然落地,但后续扶持指导力度不够,造成项目推进速度缓慢,业主不满意。

  三、对下步园区建设的建议

  根据市工业园区管理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出台全市园区管理办法(暂行)。为促进工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规范工业园区管理,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议尽快出台全市园区管理办法。尽可能规范园区管理。

  (二)成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为有效加强对园区的统筹、指导、协调力度。在市级层面,应成立一个较为独立的,有一定权威的园区管理机构,以便对园区的规划、土管、招商引资、产业布局等进行统筹协调,避免盲目无序的散打和乱打,使园区有序、健康的发展。

  (三)赋予园区一些必要的实际权力。

  1、各业务主管部门应尽可能下放一定的行政审批权限。在不违背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应大胆放权;在土地收储、项目报批、项目规划等方面,应将适当的权力下放到园区,减少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真正使园区成为一个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独立运行的经济主体。

  2、允许园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项目落地激励机制,以便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

  3、赋予园区一定的人事权。对园区的工作人员,应让园区自行选聘,已选聘的要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园区要建立用人的激励和退出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应将各业务主管部门支持园区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5

  近期,通过对区xx工业园区的全面深入调查,找出了目前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并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概述如下:

  一、街道工业园区建设呈现的几个特点

  近年来,xx街道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全街投资建设的工业园区共有6个,其中广场工业园、三里工业园、熊咀工业园、一宫工业园、广建工业园5个工业园区已建成投入使用,广场科技创业园正在筹建中。6个工业园区计划总投资3.5亿元,规划用地约600亩,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亿元,建成园区面积385亩,引进工业项目35个,引进资金3.3亿元,其中引进投资过千万元项目14个,过5000万元项目2个,建成投产工业企业23家。园区经济在街道发展越来越快,主要呈现六个方面特点。

  一是园区规模逐步增大。街道先后建设的三里工业园、一宫工业园、广建工业园、熊咀工业园、广场工业园5个工业园区,规模一个比一个大,特别是XX年兴建的广场工业园,占地达到200亩,引进企业投资总额达到1.72亿元以上。同时,即将动工的广场科技创业园的面积和投资规模更大。由此可见,街道园区建设规模呈逐步扩大之势。

  二是园区功能逐步增强。已建成的5个工业园区,全部实现了水、电、路、话、网络“五通”,完全具备企业入驻条件。如广场工业园,厂房全部是标准化厂房,办公、住宿、仓储用房一应俱全,整个园区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园区功能十分完备。

  三是入园企业逐步增多。随着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和措施的落实,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者看重这块热土。截止目前,园区新引进工业项目20多个,新引进项目个数占入园项目总数的70%。预计今年园区工业企业将达到40多家。

  四是园区规模企业发展逐步增快。XX年,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8家,是XX年的4倍。今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望达到13家。

  五是入园企业高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目前,园区新引进工业项目20多家中有9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

  六是社会贡献逐步增加。从税收上看,XX年园区实现税收478万元,分别是XX、XX、XX年增长67%、48%、23%,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逐年提高。从社区集体增收上看,XX年社区集体从园区获取租金收入415万元,占集体纯收入总额的22%,分别比XX年、XX年、XX年新增收入391万元、241万元、160万元,园区对社区集体增收的总计贡献份额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从安置就业上看,园区目前就业人员达到1000多人,其中,XX年新增就业人员400多人,仅社区在园区就业居民就达300多人。

  二、街道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从现有的工业园区情况看,高新技术企业所占份额较小。机械加工、电子、农产品加工是目前园区主要产业,由于产业和产品的特色尚未形成,产品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园区专业化水平不高,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联系度不高,互补性不强,导致园内企业既无协作配套关系,又不能形成“簇群”效应,弱化了园区整体竞争力,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

  2、资金融通渠道不畅。无论是园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入园企业维持生产经营和扩大再生产,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政策性扶持力度小而且慢,企业的融资渠道没有得到有效拓宽。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由于街道五个工业园区起步较晚,起点不高,布局上处于散、小状况,整体功能上还不健全,加上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的原因,有的企业没有相应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配套资源,缺乏先进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经验;有的企业满足于现状,不愿承受企业自主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不愿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有的入园企业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和各职能之间没有良性互动,园区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三、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1、加强对工业园区的领导和管理。一是要加强对工业园区建设的领导。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要继续把支持和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街道实际,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及时处理和引导好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化及环境保护的关系。二是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管理。

  2、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道路、供水、供电、城市交通、通讯、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与园区建设同步,使企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要抓好广场科技创业园项目的启动和建设。督促项目主体尽快落实资金,实实在在搞好启动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促进在建项目尽快竣工投产。三是要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加强与外地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嫁接一批大项目,新上一批好项目,力争全年新上工业重点项目5个以上。

  3、优化工业园区发展环境。一是要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生产要素协调,改善融资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需求,尽力克服资金、电力、运输等瓶颈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同时,要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创业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二是要实行客商“绿卡”保护制度。对各类入园投资企业业主及高级管理人员颁发投资保护“绿卡”,对持卡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予以重点保护;在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予以优先照顾。三是要完善联系会议制度。

  4、打造特色工业园区。一是要做好产业定位。各工业园区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区域特点和特色产业发展的特点,开辟新区,大气魄、大手笔,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几个上规模、上档次的精品园区,在讲求园区工业经济规模总量的同时,做好园区的产业定位。二是要积极开发上游产品。围绕提高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做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6

  工业园区是一个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扩大招商引资的窗口。总体上看,我区罗亭工业园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今后全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与全市其他工业园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规模比较小,核心大企业不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因此,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区委、区政府当前工作中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我区周边几个工业园的发展现状

  1、安义工业园区。江西安义工业园区是江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是江西省昌九工业走廊的主体板块,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区域达10平方公里。目前,已有美、日、泰、港、台、粤、沪、浙、闽等地的客商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建筑材料、纺织服装、高新机电、铜材加工、精细化工、医药食品等六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新材料担龙头,建材挑大梁,纺织、机电唱主角”的产业布局,先后被授予“中国塑钢门窗型材流通示范基地”和“全国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截至20xx年8月,安义工业园共落户项目205户,其中投产企业115户,在建企业46户,筹建企业39户。20xx年1-7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亿元,上缴税收0.68亿元,用水397.23万吨,同比增长56%,用电10736度,同比增长23%

  2、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南昌市北郊新祺周,全区面积58平方公里,已规划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区内现有企业60余家,其中服务外包企业6家,高、中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00余人。20xx年7月,桑海开发区正式成为“国家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园区规划3平方公里作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已形成了以济生制药厂、桑海制药厂、三九药业、草珊瑚药业为龙头,杏林白马药业、江西民康制药、济顺制药、兴鼎科技等一大批医药企业入驻的产业集群。20xx年,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GDP完成7.5亿元,增幅26%;财政总收入完成1.61亿元,增幅60.5%;地方一般收入完成7587万元,增幅64.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亿元,增幅40.9%;工业投资完成5.02亿元,增幅4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83亿元,增幅32.6%。四项指标增幅全市第二:实际利用外资增幅19.68%,现汇进资增幅60.91%,外贸出口增幅111.27%,工业项目现汇进资增幅142.18%。

  3、永修县工业园。永修县工业园区由星火工业园、南山工业开发区,云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组成。按照“做大做强有机硅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建材、新型电子、新型特种纸、新型仿生制药产业”的工作思路,园区强势推进星火有机硅一体化项目,致力开展产业招商、配套招商,不断延伸有机硅产业链条。预计到20xx年,将可实现有机硅单体产能突破80万吨,有机硅产业产值突破220亿元,新型建材产值突破80亿元,新型电子产值突破50亿元,新型特种纸产值

  突破30亿元,新型仿生制药产值突破20亿元,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产值超100亿元企业1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20家,税收突破10亿元的“5121”目标,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主业突出、龙头带动、产业集群”的特色工业制造基地。

  4、湾里罗亭工业园。罗亭工业园筹建于20xx年,是全省最年轻的工业园,园区规划总面积为8平方公里,主要以南安公路为主轴,南北两侧自东向西扩建,东接桑海、西连安义,北靠永修。20xx年罗亭工业园开始正式对外招商,20xx年区委、区政府按照“四区互动、奋力比拼、富民强区、健康湾里”的总体战略,成立了园区(罗亭)项目建设推进指挥部,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园区征地拆迁、场平基建、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同步快速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截至目前,罗亭工业园以南安公路为依托,完成了2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规划了新型材料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物流仓储产业区和配套服务产业区等四个产业区。现有落户项目2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9个,项目总用地约20xx亩,总投资30亿元,已有竣工投产项目11个,在建项目12个,实现工业产值1.38亿元,创税约720万元,解决就业600余人。

  二、我区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应当说,我区工业园区在吸引外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

  展中加以规范和解决。

  1、园区规划定位方面。罗亭工业园缺少一整套高标准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园区道路建设为例,园区内三条纵路都是断头路,没有形成循环路网,由于缺少完善的路网建设规划,园区道路往往随着项目的落户而规划建设,导致部分路网地块标高不一,条块分割严重,同时,由于园区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存在“搞什么样算什么样”,“来什么项目要什么项目”情况,导致现有产业分布相对分散,彼此关联度小,集聚程度低,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2、园区基础设施方面。虽然我区在近几年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园区项目建设,但鉴于区财力有限,园区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园区现有的3.5万伏供电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银行、餐饮、住宿、娱乐等三产配套服务发展略显滞后。

  3、园区用地方面。现在全市各县、区用地指标都非常紧张,我区每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有300亩,用于园区项目建设的指标更为有限。随着园区建设的加快,用地矛盾日益凸显,土地供需矛盾已成为限制园区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园区江中保健品项目、东升塑编项目及园区污水处理厂等多个项目因用地指标的限制影响了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园区用地指标缺口还将更大。

  4、金融支持方面。区县级商业银行由于授权授信和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园区内新办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

  的信贷资金支持,企业所需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和创办单位的投资,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

  5、招商引资方面。由于园区“户口”原因,难以争取省、市的政策支持,同时园区土地出让基准价高于周边,这些因素加大了园区招商引资的工作难度。

  三、发展壮大我区工业园区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在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按“产业链”布局规律,结合湾里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形成有一定梯度的工业经济区域为目标进行统一规划。在园区发展规划工作中,要根据“规划先导,分步实施,发挥优势,提升竞争力”的原则,围绕“集聚化、规模化、特色化、城市化”的园区建设目标,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合理调整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在园区建设规模上,要一次规划,留足余地,分步实施,总体上要能满足发展需要,确保园区建设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园区发展规划的超前性、严肃性。

  2、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后劲。一是要及时进行土地总规修编。把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纳入区、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规划和用地指标上向工业园区倾斜,优先解决入园优势项目、重点项目用地,加大土地开发治理力度,每年有计划储备一定的用地指标,实行工业园区用地占补平衡,余缺调剂。二要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加强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合力,积极跑省、市争取土地指标,深入研究土地政策,随时掌握土地信息,切实做好土地报批工作。

  三要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集约用地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按照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积极引导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控制工业用地绿化率,切实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

  3、进一步培育项目产业集群。扶持一批资金雄厚,技术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相关配套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园区产业配套招商力度,一方面鼓励已经入园的重点企业以商引商地引进配套企业,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注重引进核心企业和与之配套的企业,使之做到同时引进,同期建设投产,以实现产业集群化。

  4、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设施。一是加强园区建设,将整个园区建设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运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靠招商引资引进外来投资,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靠信贷吸纳银行投资,靠积累增加企业投资,形成渠道畅通、来源多样、成分多元的产业投资机制,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夯实园区发展基础。二是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促进银企之间的沟通,争取商业银行对新入园企业授信服务。鼓励企业之间建立互信担保合作机制,特别是对于有业务联系的关联企业。对于经营好讲诚信的企业短期贷款,可由园区建设投资公司提供担保,但要求被担保企业提供反担保。三是要畅通绿色服务通道。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在全区层面针对入园项目建立统一的办证服务平台,简化办证流程,缩短办证时间,实现办证服务一站式流水线操作。保障入园项目依法依

  规快速建设。四是要搭建企业用工平台。一方面要针对园区企业需求做好订单培训。在用工培训方面,要有前瞻性打好提前量,根据园区发展规划和引资动态,在企业开工建设时就要主动上门,了解其招工意向,以协助企业做好招工和岗前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和先锋软件学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向园区企业定向输送技术人才,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的同时也减轻了先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7

  为全面掌握XX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切实解决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难等问题,近期,江西XX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组织开展了一次“园区企业员工调查问卷”专题调查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调研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调研情况

  本次调查调研活动,共走访园区6家企业,占投产企业的13.3%,其员工总数占园区企业职工总数54.4%.调查内容涉及员工的基本情况、工作情况、薪酬情况等六大内容,26个选题,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441份,回收率88.2%.收集有效建议53条,经过分析梳理,XX县园区企业用工有以下五个特点:

  1、园区企业用工总数稳中有升,少数企业用工仍有较大缺口。近些年,XX县企业用工规模稳定在0.5万人左右,用工年增长约为8%,随着部分企业扩建、增产,预计下半年缺工约0.1万人。

  2、本地员工依然占据园区职工主导地位。调查问卷统计,441份问卷中有349人属本地户籍,占问卷人数79.2%,挖掘和引导本地人力资源到园区就业仍是今后保障企业用工的主要途径。

  3、薪酬待遇逐步提高。本次调查调研的6家企业,月平均工资最低是2200元,最高是3000元,与三年前相比,平均年增资达11%.

  4、已婚劳动力就业观念更趋理性。已收回441份有效问卷中,有351人为已婚员工,占有效问卷数的79.6%.

  5、企业之间员工流动性较大。调查调研问卷6家企业,有2家企业员工平均工资年限仅为一年,最长的工作年限也只有7年。根据“一网五点”企业用工动态检测,合力照明集团、江钨集团等5家企业员工年流失率均在2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在441份有效问卷中,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300人,占总数的68%,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79人,占总数的18%,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均在10%以下。

  2、工资水平与社平工资仍有差距。填写调查问卷的6家企业,只有两家企业月平均工资略高于XX市上年度的社平工资,另外四家企业均低于XX市上年度的社平工资,企业最低平均工资为2200元。

  3、企业员工日工作时间、月工作时间均偏长。问卷显示:6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员工日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最长的日工作时间达12小时。除江钨集团实行每周工作6天,休息1天的工作作息制外,其余5家企业,月工作时间均达到或超过28天,最多的满月工作。问卷显示,6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员工反映“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这一共性问题。

  4、园区职工学历偏低,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少。问卷显示,在441份有效问卷中,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职工63人,占职工数的14.3%,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276人,占职工数的62.6%,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为19人,占职工数的4.3%.

  5、职工食宿保障低。问卷显示,有员工食堂,并保障员工用餐的企业有3家,占问卷数的50%,有员工宿舍,并保障员工能够居住的企业有2家,占问卷数的33.3%.

  6、企业文化单一,娱乐设施、设备缺乏。在调查调研问卷6家企业中,只有江钨集团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有娱乐设施、设备,职工8小时活动较为丰富。其余5家企业均未设有娱乐设施、设备,员工几乎是每天上班下班,企业文化缺失,员工主人翁意识自然偏弱。

  7、企业用工机制尚未形成。多数企业员工储备不足,企业受订单和季节性生产的影响,淡季只保留少数管理、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普通工人,而旺季订单增多时,原有员工已到其他企业或外出打工,短时间内不可能再返回。企业对每年春季招聘会填表拟聘人员也缺乏有效的跟踪,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8、园区配套设施设备不全。问卷显示:有46%的职工反映园区交通不便,读书、看病麻烦。超市、娱乐、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全。

  二、原因分析

  (一)、部分企业的员工由于对社会保险政策不够了解,导致员工对于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而且部分企业主对于参加社会保险的认识不够到位,对于社会保险的理解存在偏差,所以不愿花资金用于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或者只愿花少量资金购买单一险种,导致园区企业参保率普遍不高。

  (二)、受到企业经济效益和订单季节性影响,而且园区各企业的经济基础和状况不同,导致各企业工资水平存在差异。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与物价增长及企业发展相协调的工资增长机制,部分企业主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收益,而忽视对于员工工资待遇方面的提升。目前园区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高新技术企业只占少数,这也是导致职工平均工资不高的原因。

  (三)、受到企业自身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影响,导致中小型企业不愿花过多资金用于娱乐设施、设备的建设,而且部分企业主只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

  (四)、在园区企业上班的79.2%属于本地户籍,所以大部分职工是在自家用餐,而且大部分本地职工自己拥有住房,所以食堂和宿舍的作用不是太明显,所以企业也就忽视了食宿方面的建设。

  (五)、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是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的。而且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时间来完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

  (六)、由于工业园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多被沿海发达地区高新企业的丰厚待遇吸引,而留在本地就业的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导致园区企业的高职称、高学历的职工职能占到很小一部分。

  (七)、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加紧赶工,加大了职工工作量,延长了上班工作时间,导致员工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大、时间长。

  (八)、劳动者缺乏一定的就业技能。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自身无一技之长,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型的工作,不能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即便找到了工作,工资待遇也不高。新生代农名工成长环境较好,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且没有生活负担,在劳动条件、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等方面有更高要求,“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扶持

  1、出台政策,加强引导。结合XX县的实际情况,由人社局牵头,联合教育、医疗、公安等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涉及员工切实利益的各类社会保险、户籍管理、子女上学、申请经济适用房、看病就医等方面的优惠政策。2、政府需完善园区生活配套环境。根据合理布局、适度集中的原则,在园区规划、建设企业员工廉租房和单身职工公寓。引进超市、娱乐、餐饮、金融、邮政、通信等服务网点。3、引导企业及时建立维护工人切身利益的工会、妇联等组织并积极发挥它们的.作用。完善党团组织的建设,切实增强企业员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4、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完善技工培训基地的建设。要瞄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向,组织开展实用性、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教育。

  (二)、职能部门引导

  1、引导企业合理确定招用条件、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帮助企业树立诚信良好形象。把社会保险扩征面的重点放在工业园区企业,扩大各项保险的参保面,引导企业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各类社会保险,切实维护员工权益,免除员工的后顾之忧。2、创新招工方式方法,尽最大限度吸引当地甚至外地务工人员来到XX县工业园寻找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可开展节日招工,抓住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也可开展外出型招工。组织企业到外地劳动力富余地区招工或委托外地就业服务机构代理招工。3、维护构建园区和谐的劳企关系。人社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督促企业与员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及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劳动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杜绝出现企业拖欠员工工资现象,要及时解决企业与员工之间发生的劳资、福利、工伤等纠纷,营造园区和谐的劳资关系。4、推动校企合作。联系全市范围内公办职业学校为园区企业提供定向培训,通过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投身家乡建设。五、整合资源,推进“一网五点”工程的建设。摸清各村劳动年龄人口基本情况、培训技能、务工去向情况、通讯地址等。并建立园区企业用工信息库,全面掌握园区各类企业各个时期用工需求计划、工种和待遇,以便对全县的劳动力资源实行合理调配。

  (三)、企业自身革新

  1、企业应该切实革新观念,明确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企业老板要把工人当主人,不能把工人当作挣钱的工具。要多关心员工的生产、生活,要注重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2、规范管理,理性地审视劳动者与用人的关系,改变短期用工行为,及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工资,进一步构筑和谐的劳动关系。在用工方面要有长远的计划,根据生产特点,合理制定全年用工计划,避免企业在生产淡季时民工大批跳槽,减少员工流失。

  3、形成合理的年龄层次。要加大中高级专业人才年轻化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并形成较为合理的年龄档次,对不同年龄的优秀人才,要突出重点培养。

  4、加强厂区绿化美化、加强娱乐设施建设建设。建立图书馆、篮球场、羽毛球场等配套设施,经常组织各项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

  5、加大科技投入,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引进高新技术设备,推进产品更新换代,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员工的依赖,以便适应劳动力供应紧缺的形式。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8

  一、当前发展状况

  20xx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江西芦溪工业园升级为省级工业园,产业定位为建材、电子、陶瓷、化工。园区自创办以来,按照“县乡共建”的工作思路和“四统一、两分块”的原则,全县上下举力而为,着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全县招商引资的平台、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园区总规划面积经省政府批准为1.67平方公里,现已累计开发达1.4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总投入达2.8574亿元。据统计,今年1-8月份,园区招商实际到位资金5.13亿元,其中省外资金达4.82亿元;园区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8.327亿元,同比增长90.1%;实现销售产值达7.66亿元,同比增长78.5%;共上缴税金7800万元,同比增长19.87%;园区现共有企业41家,安排劳动力达4902人,现工业园区已逐步成为了我县工业建设的主战场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工业瓷城主干道南段(约600米)已经完成了水泥路面和排水系统,架设电力线路600米。工业瓷新城现已完成地形测绘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向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申请贷款4980万元的工业园区道路网建设工程项目已获得省开发银行批准,定于20xx年发放2500万元、20xx年发放2480万元,该项目总投资为6668.28万元。

  二、特色园区建设情况

  芦溪县有着悠久历史的电、陶瓷制造工艺和丰富的瓷土资源,为其近代的电、陶瓷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技术条件及物质基础,电瓷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和第一大支柱产业,产品以出口为主,远销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出口量历年占全国电瓷出口总量的20%,成为全国电瓷出口产品基地之一。全县现有电瓷企业52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1家,企业固定资产总额36720万元,年设计生产能力84580万元。产品有低、中、高压电瓷和电瓷附件、套管等40多个系列,600多种产品,形成了从瓷土开采到附件配套生产制造等完备的产业链。位于园区西南部的工业瓷城自去年开工以来,各项基础设施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有博力精细陶瓷等到多个项目落户,大部分土地已供应完毕。为了谋求我县电瓷、陶瓷产业的新跨越,我们在园区西北部规划了工业瓷新城,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325.77ha,是一个现代化专业性工业园,结合规划区的山坡林地,依托南为320国道北有浙赣铁路东有高速挂线的特有位置,规划布局结构概括为“一轴三片区”的用地模式。“一轴”指由东至西南贯穿整个工业园区的主干道,各次干道及地块划分沿地形和功能需要依据“一轴”建设规划设计,“三片区”是指东西二区以及用地四周次干道向外延伸的备用地,东为A区,作为一期开发建设用地,西为B区,作为二期开发建设用地。第三块为c区,作为远期发展备用地。三个片区总用地面积为211.75公顷。该工程主干道项目现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预计11月动工,农历年前可望实现路基成型。此举旨在为广东等地陶瓷产业向内地转移提供一个新的创业平台,预计到20xx年,电瓷和陶瓷企业销售总收入可达12亿元以上,年创税收2.4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0家以上,最少有5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优势骨干企业,有2-3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年纳税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最少有1家以上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年纳税3000万元以上的领头企业。

  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四、存在的问题

  1、土地办证一方面是收费标准较上年大幅提高,并且由于全县的用地指标所限,新的项目土地办证比较困难;二是政策重大调整,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8万元/亩必须交足,招商成本大大的增加,实际工作中如何适应这一政策变化,尚在探索中;三是规划园区用地面积较小,只有1.67公顷(2500亩),已不能满足园区发展的需要。

  2、资金投入不足一是相关规费不能及时上交;二是基建资金未能及时支付,影响工程进度;三是历年来形成的债务包括信用社的贷款无力偿还。

  3、缺乏能源支撑由于国家环保政策的强力干预,我县发展工业瓷(电瓷)的战略需要采取集中供气,解决能源供应这一重要问题,预计日需气量在100万立方以上。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9

  近年来,工业园区大力加强党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园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了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

  一、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广安市回乡创业园区建于20xx年,是一个市管县建工业园,现辖城南工业园、石垭工业园、罗渡工业园。目前,回乡创业园区总面积达7.72平方公里。去年下半年来,通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园区上下的艰苦努力,在“C21四川城市发展20xx峰会”上,岳池工业园区荣膺成渝经济区投资价值榜“四川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20强,是广安市唯一一个进入20强的园区。今年1-11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9亿元。目前,园区入园企业76户,建成企业57户,在建企业19户,规上工业企业41户,此外,今年我县农家文化节又集中开工企业16户。园区共有党员218人,企业业主是党员的56人,担任支部书记(或副书记)3人,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7人,今年在园区企业中发展党员15人。

  二、工业园区党建情况

  按照“党员活动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原则,高度重视园区党建工作。

  创新组织体制。一是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我们以重点企业科伦药业和岳池弹簧厂为突破口,率先建立党组织,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产生较好的示范作用。二是分类指导,因厂制宜。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要求,采用“建、联、挂、派”等形式,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党组织:一是独立型,即单独组建。凡有3人以上正式党员,并有合适的支部书记人选的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二是联合型,即联合组建。党员数不足3名或暂不具备单独组建党支部条件的企业,联合建立党支部。三是挂靠型,即挂靠组建。对仅有个别党员的企业,又不具备建立联合党支部条件的,挂靠其它党支部。四是派入型,即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

  重视发展党员。在灵活设置党组织、提高党组织组建率的基础上,各支部坚持党员标准,积极吸收先进分子入党,特别是采取“培养、推优、发展”等形式,坚持质量和数量并举原则,把技术骨干、生产工作一线职工和企业管理人员中的优秀分子作为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引导他们加入党组织。

  注重组织活动。园区党组织能否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开展各项组织活动,几年来,按照“企业需要、业主理解、员工拥护、党员欢迎”的原则,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以园区管委会牵头,以园区服务中心为载体,灵活开展各项活动。一是开展“当标兵”活动。要

  求企业党、团员做生产技术的标兵、做完成任务的标兵、做排忧解难的标兵、做遵守纪律的标兵、做服务企业的标兵。二是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党支部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先锋岗活动,在工作岗位上悬挂先锋岗标志牌,在厂区设立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公示监督栏,时刻提醒他们牢记自己的身份,接受群众的监督,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开展“我为企业增产增效献良策”活动。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来组织活动,在组织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和技术比武等活动的同时,开展“我为企业增产增效献良策”活动,发动员工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这些系列活动开展,推动了企业发展,得到企业的肯定。

  突出制度建设。园区党支部全年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对每位党员建立了跟踪管理档案制度,对党员的跟踪管理不断线。建立健全党组织、党员活动制度,正常、规范“三会一课”活动,并做好台帐记录。建立健全党员发展制度。工业园区党员发展工作每年有计划、有培训、有考察,做到年年有发展。建立、完善并真正执行好各项党建工作规章制度,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为工业园区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的保障。

  发挥园区服务中心作用。以工业园区服务中心为载体,创新工业园区党建工作,提升工业园区党建工作水平,有效

  解决了园区企业活动难开展、难以满足企业职工多方面的服务需求等问题,切实加强了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园区文化。

  三、初步成效

  园区企业党建工作得到加强。园区党建的工作的加强和各项活动深入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入党热情和积极性。据统计,园区目前有60多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要求入党,一些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己经提上议事日程。同时,园区积极组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各类人员的培训得到不断加强,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发展党员工作得到质的提升。

  园区企业的党建影响力得到扩大。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通过开展创“五好”党支部等活动,评选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目前,园区的党建工作得到全覆盖,有力地推进了园区党建工作,而且影响、带动整个园区其他企业开展党建工作,辐射更宽,示范更广。

  园区党建资源得到了整合。推进园区党建工作后,一方面,工业园区内的党员统一纳入管理,党员的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园区各支部都可合理组织、统筹安排,园区党建信息也可以及时互通。另一方园区党建的深入开展使园区内的党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职工素质进一步提高,

  作用发挥更突出,园区党建立足园区、服务园区的功能得到较好的体现。

  园区企业自身得到健康发展。企业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不断提升,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创优,为企业发展出“金点子”,献计献策,提升了企业发展理念,壮大了企业自身实力。

  四、思考和对策

  在园区党建工作实际中,虽有一定的进展,但对照上级要求,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党组织单建率比较低,组织生活规范性不够,党员作用发挥不够明显,部分业主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烦”的心理,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应,大多过于陈旧,教育内容不适应,管理手段不适应,比较落后。企业党务干部难以选配且流动较为频繁,突出存在着“企业党务干部少,业务熟悉的党务干部少”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企业党组织班子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开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必须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注重开拓创新。一是思路的创新。针对企业组织在管理制度方面、党员与企业隶属关系方面的特点,形成新的不同于企业党组织的功能理念、党员先进性理念、党建工作理念、党建工作方法方式等。二是组织的创新。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企业组织党建工作的联席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10

  20xx年1月,国家体育场组织了苏州工业园区体育中心考察调研项目。调研期间,体育中心上属集团公司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体育板块及艺术、会展板块负责人与鸟巢项目组进行了积极深度的探讨,表示非常欢迎国家体育场与苏州工业园区体育中心展开长期合作,双方共同探讨场馆联盟、项目导入、共建文体IP等多种合作模式。

  一、项目基础情况

  苏州工业园区体育中心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古城区东部,行政面积278平方公里,总人口119万,常住人口80万,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地区,处于“苏州新城”的重要地位。20xx年园区生产总值2150.6亿元,进出口总额4903亿元,初步达到发达国家经济水平。

  苏州工业园区体育中心项目地处工业园区中心轴,地理位置优越。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35.8万平米,其中地上约25.6万平米,地下约10.2万平米,总投资约50.7亿元,其中自建部分12.5亿元,代建部分38.2亿元,总停车位约3300多辆,其中中央地下车库约1350个。项目总体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及商业中心、体育公园五大板块。其中,体育场建筑面积约8.38.3万平米,容量45000座,体育馆建筑面积约6.26.2万平米,容量13000座,游泳馆建筑面积约4.9万平米,容量3000座,商业中心苏体广场包括商业及休闲运动运动员酒店(初步选定洲际集团“智选”品牌),面积约10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定位Living+生活家,包括商场+酒店+冰场+影院多种业态,体育工业遍布在一场两馆四周,包括3483平米AST真冰溜冰场,18000平米智选假日酒店(四星),5757平米室外篮球公园、13300平米室外足球公园、4200平米室外棒球公园、儿童乐园等。每个场馆均还自带商业面积,主要用于与第三方进行体育培训开发。

  未来,体育中心将定位于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业务分布为场馆管理、场馆代建、文体经纪、产品销售、旅游联动及管理输出六大板块,专注在场地租贷、活动自办、大众体育、体育培训、商业招租等现金流业务。

  体育中心整体为开放式公园,居民及游客可以随意进出园区,单个场馆/项目进行收费。整体项目预计在20xx年10月全部建设完成,年底开业。目前苏体广场由专业的招商代理公司负责,已经完成约70%招商,一场两馆商业面积总共14560.6平米,总计14个铺位。其中体育场定位特色体育培训,4551平米,共计6个商业用房;体育馆定为互动体验娱乐,5030平米,共4个商业用房;游泳馆定位家庭健康管理,4979平米,共3个商业用房,已成完招商,形式为招标。

  调研小组观摩规划沙盘

  徐书记现场实地考察

  二、艺术板块情况

  苏州工业园区体育中心隶属于集团公司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其旗下除了在建的最新的体育板块外,还包括园区毗邻的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及苏州博览中心。

  艺术项目输出主要与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总经理张亮进行沟通交流,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开业于20xx年10月1日,由苏州大剧院、苏艺影城、苏艺芭蕾舞团、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园区文化馆、苏艺培训、商业中心等组成的综合性文化艺术中心。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坐落在金鸡湖畔,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包括1座1200余个座位的国际标准“品”字型舞台的歌剧院级大剧院,1座近500个观赏座位的演艺厅,7间各具特色的豪华影厅和1间IMAX巨幅全景影厅及2.5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苏艺影城是中国“金鸡奖”永久评奖基地,是苏州首家挂牌国家级五星影院、首家“五星级文明影城”。艺术中心的原设计师为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保罗·安德鲁。

  经了解现在音乐厅和剧院运营基本饱和,每年承接电影金鸡奖评审,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经过沟通,目前商业艺术展览将可能制造新的增长点,诸如鸟巢国际米开朗基罗国际艺术展、晶彩陶瓷艺术展、非遗艺术展等商业艺术展项目后,双方有极大可能在此领域建立两地输出合作,并获得可观的商业收益。

  三、人力资源情况

  根据苏州市统计局数据:20xx年苏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9870元,其中工业园区排名第一,为97866元。

  分行业看,年平均工资居第一位的是金融业(182395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28倍),年平均工资列最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住宿和餐饮业(45205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56.6%),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单位的年平均工资最高,为118888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49倍;其次是股份有限公司,为100895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6倍。

  结合本次实际调研,园区薪酬体系背靠背,所以未获得详细数据。但在与园区部分领导交谈中得知,新场馆设计薪酬时,按照人员平均成本按照大致20万/人/年计算。园区内行业间薪酬差距比较大,其中外企工资普遍处于较高水平。如我公司作为人才输出方,人员成本可综上作为参考。

  四、鸟巢文化中心品牌复制落地思路

  作为鸟巢管理及品牌输出的首站,苏州工业园区体育中心显然具有较强的地理优势、规模优势及硬件优势。体育场公司拟在体育中心内设立“鸟巢文化中心”,约20xx-3000平米商业面积,汇集五大子公司的业务内容,通过输出鸟巢十年来的品牌管理、商业活动联纵效应、商业艺术展览及其它商业形态,在鸟巢跨地域及区位的大品牌战略背景下,获得稳定可预期的商业赢利模式。

  1、整体思路

  在鸟巢文化中心(苏州)20xx-3000平米商业面积内,可落地鸟巢咖啡、零售、餐饮、传媒等多元配套业态作为日常经营,可多元地针对小型活动、论坛、沙龙及艺展进行异地复制落地,日常引入体育培训、体育金融及体育投资等资源与活动,充分实现资源、智源的匹配对接,实现联络部和项目研发基地职能。谋求利用鸟巢的国际品牌背书以及鸟巢文化中心(苏州)的区位优势,统一谈判两地经营的模式,引入优质的大型体育活动及演出项目,可以节约谈判及运营成本。通过内容的输出,鸟巢可以获得稳定的商业收益。如先期商业面积低于500平方米,可先考虑落地“鸟巢咖啡”,分阶段逐步推进。

  另一方面,其它鸟巢自营内容、苏州工业园区内艺术中心、博览中心自营项目均为可以作为原生产内容,实现两地共建共营。鸟巢近年来发展的商业艺术展览可以无缝与体育中心所在集团旗下的艺术、文化及展览部分紧密实现合作与输送。

  整体而言,苏州体育中心设备完善,区域人口消费层次及素质较高,鸟巢文化中心(苏州)适宜通过内容输出的形式与苏州体育中心进行联动深度合作。

  鸟巢规模化场馆联盟及品牌复制符合商业投资要求,如直接按整体租赁形式,在苏州体育中心体育场内的商业面积内设立鸟巢咖啡(苏州),面积约500平米,价格经了解目前招标价为100元-200元/平米/月,以项目合作方式可寻求更优惠的条件,在其整合的体育产业、体育培训商业的生态内,拓展上述业务。

  2、调研结论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体育中心体育场所规划的商业面积不满足鸟巢文化中心的面积需求,基本上商铺面积在300-500平米/个,规模较适合鸟巢咖啡。目前多项建设和筹备工作在进行,变数较大,可考虑先着手鸟巢咖啡落地事宜,在体育场建成前后再行磋商是否有扩大规模的可能。但双方可以推进展开进驻和项目合作事宜。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11

  工业园区自成立以来,坚持强力推进“工业立县”中心战略,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与服务、园区平台建设三大工作重点。当前,园区经济坚持快速发展势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具体提速,园区发展潜力逐渐加强,园区逐渐成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xx”期间是工业园区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时机,完成“弯道逾越”,不断提高园区经济实力的关键期间。超前经营工业园区下一步发展的目的、发展的思路、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的办法,关于进一步加速园区发展、引领努力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在全市领先完成小康社会具有主要意义。

  一、准确掌握“xx”期间园区发展的近况。

  一是园区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工业园区自年3月以来,依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治理”的要求,以规划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持、以项目为载体、以招商为手段,逐渐构成以环鸣凤城区为中心,以化学工业园、江北化工产业园、石头店建材工业园为支持的“一区多园”的园区格式。7个工业园总面积达7000余亩。制订了《工业园区发展战略规划( 年-xx年)》、《县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完成了《工业园戋戋域环境影响申报书》、石头店建材工业园、汪家工业园、城南工业园节制性详规的'编制。化学工业园、城北农产品工业园、万里化学工业园、汪家工业园、石头店建材工业园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信等首要基本设备建设基本完成,园区基本设备建设的投入超历史。紧紧抓住第二轮土地修编的时机,实时调整园区工业用地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节制面积到达 0000亩。园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展,园区承载才能进一步加强,园区堆积效应日益彰显。

  二是园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展现。新落户园区的企业和项目在不断增多,累计入园企业62家;现有企业扩张裂变的速度在不断加速;四大主导产业的支持效果日益突出;东圣化工、花林水泥、车桥、楚园春酒业四大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效果日益分明。东圣“836”工程、楚原化工、吉星化工、楚阳科技等项目标建成将为全县磷化工产业的领先发展奠基坚实的基本;安广陶瓷、楚林陶瓷、冠泰建材、盼盼木塑门、星球人造板、微晶石板材、硅酸钙板等项目标建成将有力地支持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随着车桥 0万吨铸件一期及其深加工项目标建成投产,将成为中西部地域程度最高、规划最大的锻造基地,还为机械加工产业发展带来宏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楚园春黄酒、食得福香菇精及食用菌深加工、森源食(药)用菌、奥龙食品、野风食品等项目标投产,将推进向全市主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的目的迈进。

  三是园区发展潜力逐渐加强。推进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曾经构成,为园区发展供应了强有力的指导保证和组织保证。在县委、县县政府强有力的指导下,在乡镇、县直各部分的关怀、支持和参加下,招商引资的合力不断加强。经过不断总结招商引资的经历和经验,招商引资的思路更加明晰,招商引资的重点更加突出,招商引资的成效更加分明;经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企业的质效,落户的企业更加坚决在发展的决心和决计,企业做大做强、滚动发展的愿望更加激烈。特别是以东圣公司“836”工程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标建成投产,为园区下一步的快速发展留下宏大空间。“xx”时期估计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亿元,年均递增74%。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12

  根据委领导的统一部署,由董理主任带队、七个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的《全省重点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考察组,于7月5日~11日,赴浙江省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浙江省经信委的相关情况介绍,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特别是企业聚集和产业集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座谈;考察了杭州萧山工业园(临江新城)、宁波化学工业区等国家和省重点园区;参观了联源重工水力、核能发电装备、东风裕隆新能源、东方电气、吉利集团研发总部、镇海炼化、台塑石化、宁波万华MDI等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

  整个考察过程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涉及装备(汽车)、石化、机械、冶金、轻纺、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多个产业门类,团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猎取了浙江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共同感到不虚此行,受益匪浅。现将考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浙江省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浙江省的块状经济量大面广,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工业园区是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去年全省共有年销售收入10亿以上的块状经济312个,实现销售收入2.81万亿,出口交货值6122亿元,从业人员831万人,分别占全省工业总量的54%、62%和56%。在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26个块状经济中,生产单位超过1万个的有义乌小商品、长兴纺织、诸暨袜业和永康五金;从业人员在10万人以上的有萧山纺织等6个,其中义乌小商品40万人左右。

  计划到20xx年,全省形成10个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20个300~1000亿元、60个100~300亿元的产业集群。集群内形成功能完善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产业公共平台和支撑体系,创建一批知名度高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

  产业聚集区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从经济规模看,块状经济占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块状经济的大量存在,是浙江工业的最突出特点之一,反映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载体和先天优势。在312个块状经济中,年销售收入在50亿元以下的有176个,占总数的56.4%;销售收入在50~100亿元的64个,占总数的20.5%;销售收入超百亿的有72个,占总数的23.1%,其中销售收入100~200亿元的有46个,200~500亿元的有19个,超过500亿元的有7个。

  (二)从区域布局看,主要分布在环杭州湾和温台沿海地区

  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块状经济个数排名前5位的为台州市(45个)、温州市41个、宁波市39个、杭州市36个、嘉兴市32个。

  (三)从空间结构看,工业园区已成为块状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目前,全省11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528.8亿元,增长16.3%,占全省工业的34.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3.7%;实现进出口总额850.1亿美元,增长20.5%,占全省的40.3%;工业企业上交税收544.8亿元,增长9.8%,占全省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总收入的28.2%。

  二、工作思路、做法和主要经验

  (一)工作思路

  1、加强战略筹划。以政府为主导 ,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联合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力量,以国际化视野,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资金链整合提升的高度,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互动的角度,把握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对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工作进行整体谋划、科学规划。

  2、优化空间布局。按照高水平开发、高强度投入、高密度产出的要求规划建设好各类园区,使之成为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区,着力形成多层次、梯度式工业发展格局。对新开发和拓展的产业园区,尤其是一些新设立的沿海产业园区,要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深化园区集群培育和规划布局。

  3、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培育块状经济中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引领作用。

  4、加强专业化配套协作。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配套协作水平,形成一批企业专业化优势显著、竞争能力强的“小型巨人”企业,构建完善产业集群分工协作体系。大力发展研究开发、仓储物流、市场营销、后勤保障等生产性服务业。

  5、强化项目带动。在行业和块状经济转型升级规划指导下,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对区域发展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实施一批区块内重大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产业集群升级和结构优化。

  6、完善创新体系。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块状经济内企业由委托加工向自主研发转变。支持企业在关键技术、关键工艺上进行技术创新合作,构建企业间技术转让交易平台,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效应,逐步形成区域技术联盟和创新体系。

  7、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不同块状经济特征,共同推进各领域、各层面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研发、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等服务机构建设,为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鼓励为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重点扶持管理咨询、技术专利服务、人才教育培训、市场营销、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中介机构建设,为块状经济内部各企业解决生产、技术、管理、品牌、人才、信息等各方面问题提供支持和服务。

  8、提升集群品牌。引导和支持块状经济内企业创立品牌,实现从无牌、贴牌到有牌、自主品牌的转变;推动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和优势企业流动,形成集聚效应,培育区域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探索不同产业集聚区域品牌建设的路径和方式,着力将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升级为城市品牌。

  9、推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推动块状经济向资源节约集约和生态环保型产业集群转变。全面建立项目决策咨询服务协调机制,切实把好新上项目入口关、布局关。

  浙江省的工业较多的源于民营经济发展,市场发育比较健全,政府干预经济相对较少。但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促其转型升级、实现规划战略等方面的工作力度要比我们大得多。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省级政府的组织和协调作用。浙江组建了由省直18个部门参加的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简称转升办),作为省政府的工作协调机构,主要任务是协调各大园区发展规划、研究部署、指导协调解决工业转型升级工作,研究提出重大方针政策,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2、推进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进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是促进经济转型重要抓手,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税收结构,有利于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有利于促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有利于制造业做精做强,对工业和服务业具有双赢的意义。省级层面组建由经贸、发改、财政、地税、国税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审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政策目标、工作原则、重点方向等问题,加强部门间沟通和协调,加强配合,实现良性互动,全力推进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

  3、推进省级工业园区组合。省级工业园区组合是指在新形势下加快省级工业园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在行政隶属关系与财政税收体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以省级工业园区为依托,按照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以一个省级工业园区组合带动1~4个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为产业园,以充分发挥省级工业园区的品牌优势和乡镇工业功能区为产业园,以充分发挥省级工业园区的品牌优势和乡镇工业功能区的资源优势,扩大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在实施的过程中,由各市、县经委负责牵头组织省级工业园区组合区的整合提升工作,省级创新型工业园区可以先走一步,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将地理相邻、产业相近、规模较大、基础设施较好的乡镇工业功能区率先进行组合;条件成熟的也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行“飞地组合”。

  人多地少的省情和浓厚的经商传统,催生了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并逐渐形成了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出现使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招商引资成为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主要方式。

  (三)主要经验

  1、加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前瞻性研究

  具体方法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研究块状经济内部机理为主,转向外部环境对产业的影响分析为主;二是由单纯研究制造业为主,转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互动,构筑现代产业集群各种要素研究和创造的角度分析为主;三是由研究存量优化为主,转向开放增量推动分析为主,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库,实现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决策和项目协调等体制机制创新。

  2、空间形态形成多层次

  一种是县域型和镇区型,这是传统块状经济主导的空间形态。第二种是跨县域型,即块状经济跨县域并向相关产业发展。如永康的五金产业,已形成了永康为核心,向缙云、武义、东阳发展,在周边数百公里的范围形成区域块状经济。第三种是市域型块状经济,即在市域范围内形成多核心分布,如宁波服装、杭州装备、衢州氟硅、舟山船舶等,反映了地级市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3、产业和资本流动多向化

  一类是产业和资本不断流入,形成经济增长极的集聚效应。如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等地,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不仅集聚了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一些传统产业。第二类是传统主导产业基本稳定在原有块状经济范围内,而与主导产业不相关的产业基本往外流出。第三类是产业和资本均向外加速转移。截止20xx年上半年,对外投资的高新技术项目约70亿元,占对外投资总额11%,全市年销售规模超10亿元的85家工业企业中有50.6%企业有对外投资。

  4、集群发展模式综合化

  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已不再局限于工业内部,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一个综合和开放的创新体系。政府、企业、协会、市场和相关产业等都是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主体,既分工协作,又相互渗透;产业集群发展已从硬要素组合转向软要素支撑为主,社会资本和人才资源在推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产业发展越来越趋向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融合化、新兴产业集群化,产业融合成为一种常态。

  三、对我省工业园区“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我省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是较大的,特别是近两年来,在政策的牵动下,重点产业基地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依然很大。除了园区区位商系数低、关联度差、创新能力低、缺乏龙头企业、产业聚而不集等普遍存在的'问题之外,发展规划雷同、缺乏比较优势、公共平台建设严重滞后、专业招商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也是我省目前部分园区,特别是县域产业集聚区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市场发育尚未健全、经济处于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根据本地的比较优势选择合适产业,引进或培育出具有较强衍生能力的关键企业,逐步吸引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集聚并形成产业集群,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浙江的发展经验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但如何取其精华,用于我省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和借鉴,是我们考察组的主要任务之一。下面就结合我省重点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提出在制定产业集群“十二五”规划方面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协调实施重点园区发展规划。以扶持发展千亿产业集群为重点,以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为支撑,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依托中心城镇和重点区域,鼓励企业聚集、产业集聚,努力实现区域布局优化和产业升级。

  (二)大力招商,积极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50强的企业合作,并以此逐步引进整个产业链;创新招商方式,推广特色园区的成功招商经验,加快产业链的培育和完善。通过集群式招商,承接产业的整体转移。

  (三)抓龙头企业,提高集群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集团,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其上下游相关企业进行重组、改造,不断将一些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和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去,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产品本地化配套率。

  (四)全力以赴开拓市场。通过推介会、产品说明会、博览会、集群配套产品交易会等多种形式发展专业市场,鼓励本地企业、用户优先采购本地产品;围绕骨干企业抢占国际国内市场提供更多的服务,制定并实施鼓励政策。

  (五)以特色产业基地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我省现有16个列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基地,其主导产业大都属于新兴产业。以国家推进装备制造、化工、汽车、有色、钢铁、电子信息、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振兴为契机,安排专项资金,不断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使其真正成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竞争力强的品牌产业集群。

  (六)积极鼓励和支持产业集群企业设立国家级和省级研发中心。大力推进科研院所和园区的合作,将科研机构和大学科研力量引进园区;每年重点支持100个市场前景广阔的自主创新项目的研发与产业化,以此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促进园区内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创新体系建设。

  (七)积极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鼓励企业在国内外金融市场直接融资以及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乃至利用参股等形式大力吸引社会资金;要促进各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紧密合作,建立“银、企、保”合作机制,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要积极推进产业集群重点企业的培育、辅导、推荐等上市工作,支持对产业集群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上市公司加快发展,增强企业再融资能力。

  (八)建立多层次的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促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官助民办”的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面向产业集群内部广大企业的技术研发应用、信息服务、人员培训、质量技术标准和检验检测、产品交易与物流配送等公共平台建设。

  (九)继续加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通过规范各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标准、加强政策支持、建立重点工业产业集群统计监测体系和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创建工作的引导作用,推动我省千亿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工作。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13

  工业园区是一个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是扩大招商引资的窗口,也是提高公共设施利用率的平台。为了搞好“如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研究课题,旗工业园区就加快园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现将关于我旗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巴林左旗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巴林左旗工业园区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园区工作在基础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巴林左旗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30,838亩,现园区由南塔工业园区、上京工业园区和凤凰山工业园区三个园区组成。

  (一)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1、南塔工业园区。南塔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5238亩,基础设施总投资为1548万元,其中道路1,666米投资为66.8万元,桥涵投资25.1万元,供水投资为376.1万元,供电总投资为790万元,征地投资为89.2万元,平整土地投资为200.8万元,现园区有6.6万伏变电所一座,园区内已实现“五通一平”。

  南塔工业园区是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制造、化工、煤炭加工配送、非金属矿产品加工为主的园区。现入驻企业有7户,固定资产总投资为48,346万元,其中XX年底前入驻的有:吉安化工有限公司完成投资1,120万元;红烨库博股份公司完成投资8,000万元;红烨库博股份公司三期扩建工程投资12,000万元;平煤公司完成投资350万元;南塔自来水公司投资376万元。XX年新入驻企业有3户:阿旗鑫天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30万吨/年水泥粉磨生产线项目;白音罕山矿冶集团投资18,000亿元建设的6万吨/年铅冶炼项目;内蒙古源源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建设的煤炭加工及货场项目。

  2、上京工业园区。上京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3,000亩,基础设施总投资为631.7万元,其中道路2,608米投资为47.5万元,排水2,100米投资为117万元,供水投资为320万元,征地投资为120万元,园区拉电27.2万元,电话光缆已经开通,已基本实现“五通一平”。

  上京工业园区是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兽药、纸制品加工等轻工轻纺为主的绿色环保型工业园区,现入驻企业7户,固定资产投资为5,667万元,其中XX年底前入驻的有:赤峰向阳兽药厂完成投资127万元;赤峰市百利造纸厂7,000吨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为1,100万元户;左旗龙翔肉禽有限公司总投资为1,200万元;左旗日升有限公司总投资为1,360万元。XX年新入驻企业有3户,其中:巴林左旗古城乳业投资700万元建设10吨/日鲜奶生产线项目;巴林左旗郑和木业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建设的木材加工项目;巴林左旗鑫达种业公司投资580万元建设的高粱米加工和玉米种子包衣项目。

  3、凤凰山工业园区。该园区是XX年新规划的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22,600亩(约15平方公里),该园区主要以发展能源、电力、化工、建材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从今年一月份开始该园区聘请有资质的专家进行规划,现园区规划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开展。目前赤峰市白音诺尔铅锌矿投资4.6亿元建设的10万吨/年铅冶炼项目已开始土建工程。

  (二)园区效益

  1、经济效益。开工企业产值和效益同步增长,截至6月底,入驻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7,718.3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1%;实现销售收入30,372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0%;实现工业增加值9,132.1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63%;实现税金805.9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9%,占全旗工业1-6月份总收入9,529万元的8%;实现利润920.2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其中:吉安化工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324万元,实现利税856万元;红烨库博股份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5,598万元,实现利税1,066万元。

  2、社会效益。(1)园区共安排再就业职工750人,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职工收入的提高及生活水平的改善。(2)预计为当地居民可创收3,000万元以上,为左旗经济发展做贡献。就龙翔肉禽有限公司按年屠宰600万只鸡,2元/只计算,可为农户创收1200万元以上。(3)使工业园区注入新的招商项目,使左旗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4)能带动左旗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对科学养殖和深加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我旗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园区缺少高标准总体规划。由于缺少一整套高标准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园区内道路无法定位、所有管网没有规划设计,园区建设缺乏明确长远目标。

  2、园区基础设施滞后。由于缺乏建设资金,目前,园区内供排水、弱电管沟(通讯、有线电视等)、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基本没有或做得很少,特别是排水系统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3、入园企业不多、投资强度不高。(1)入园企业不多。截至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仅有14家,其中,规模最大的吉安化工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1,120万元,规模最小的赤峰向阳兽药厂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127万元。(2)入园项目投资强度低。入园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强度较低的现象,入驻的14家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013万元。(3)部分入驻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4、园区管理体制有待健全。与园区建设相关的旗直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为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搞好服务,影响了企业主的投资积极性。

  5、园区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1)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在征地、拆迁等方面不能积极配合,阻力非常大。(2)服务企业意识不到位。尽管园区的总体服务水平较好,但因园区工作人员较少,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服务企业不到位的现象。(3)治安环境有待加强。园区综合治理基础工作薄弱,部分企业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识不足,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三、我旗工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我旗的工业园区建设,应把“核心抓招商”工作思路与工业园区发展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我旗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充分借鉴外地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在连片开发土地、集中经营管理、优化招商环境上下功夫。

  (一)规划先行,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的前瞻性。工业园区是工业布局调整的载体,其总体规划要与土地利用、交通环保、消防治安等规划配套起来,立足于规划先行,注重与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有机结合,做到长规划、短安排。在明确园区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和方向的同时,一是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园区的配套建设;二是要对入园企业的单位土地投资密度、投入产出率和上交税收等都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二)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园区建设无论从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还是形成工业区域、合理规划建设城镇等方面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设一流的园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吸引客商投资兴业,促进生产项目集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说到底,加快园区建设是为了“筑好巢,引来凤”。因此,园区要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型方向发展,能够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从而形成优势板块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科学指导,进一步促进园区快速健康发展。

  1、合理优化布局,高起点抓好园区规划。

  一要充分体现规划的综合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使三个园区的布局、产业定位、生态建设及配套设施都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超前性。

  二要以特色的思路来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园区特色优势,构筑园区龙头地位,凸现园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三是坚持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要树立长远目光,着眼于园区的长远发展,防止园不成形、区不成块的现象发生。

  2、立足因地制宜,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适度超前。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适应长期的发展需求,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适度超前抓好园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因为资金制约就降低建设标准。二是梯度推进。要依托项目建设园区,根据入园项目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科学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防止空地、白地,防止开而不发。

  3、运用市场法则,高水平抓好园区经营管理。要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模式设置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统一负责园区管理。

  (四)全力支持,进一步发挥园区的积极作用。

  1、核心抓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园区建设的生命线,园区建设目的在于有利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的成功与否又系园区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议旗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合我旗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大中小、内外资项目一齐上,在较短时间内引进一批项目,较快地树立园区形象,开创我旗园区工作的新局面。

  2、要利用园区的特色优势招商,进一步挖掘园区的特色和优势,做好园区的包装和推介,“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举办经贸洽谈会、项目推介会,不断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和公认度。要探索招商新办法,实现招商形式多样化,重视发挥网络信息在招商引资中的突出作用,开设园区招商网站,把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发布出去,力争园区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3、落实优惠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要对现有的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完善,并认真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加大通报和反馈的力度,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确保优惠政策真正能够体现“优惠”。同时,要搞好政策研究,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抓住重点,制定更为灵活有效的政策。

  4、营造良好环境。优越的投资环境,特色的投资氛围,是竞争制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旗的发展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使我旗真正成为“投资者的天堂,创业者的乐园”,还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建设工业园区是工业兴旗的战略性举措,园区的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还需要认真地去研究和探索,进行严肃缜密的科学论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切忌盲目。打造好建设工业园区的平台,创造好软、硬环境,以诚信换取回报,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相信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定能给巴林左旗的经济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14

  工业园区,是指工业企业相对聚集,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全配套服务体系的工业制造生产区域。工业园区可以把服务、土地、劳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应,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总体上看,我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势头喜人,已经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成为**区经济建设中的亮点。但与市其他工业园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规模比较小,核心大企业不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因此,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缩短与其他工业园区差距,已成为当前工作中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如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值得各方关注和思考。

  一、 充分认识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建设工业园区,引导区域工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是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载体。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发展区域经济的突破口。

  工业化水平相对低,是我区区域经济发展与先进地区最主要的差距所在,而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我们的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小、实力弱、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产业集中底低。浙江省区域块状经济带,被誉为经济界的奇迹,其原始雏开就是一个个规模不等而产业特色鲜明、极具活力的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内的企业,不仅通过产业集聚和整合,实现了自身的流动发展,而且通过分工协作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链条,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点。

  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进力。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和小城镇的区域经济建设。通过园区开发,一大批人员在小区周围定居,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和小城镇第三产业的,促进城市和小城镇功能的完善和人口集聚。

  (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可以为招商引资,提高经济开发度提供有效的载体。

  招商引资是全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是区工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化水平的动力所在。招商引资不可能凭空而招,必须有项目载体,必须有足够的吸引力,也就是要有足够的相对优势。我们的相对优势有哪些?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裕和价格相对低廉是我们目前的优势。我们现在建设工业园区就是为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建一个有效载体,为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建设平台。

  (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已忧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通过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为区域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可以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和基础设施的共享性,可以为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充分利用,可以集中治理“三废”,强化环境保护,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 关于加快我区**工业园区的对策建设

  如何加快建设好我区**工业园区,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现就这一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建议:

  (一) 广泛宣传,举全区之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要实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思想解放是先导,认识统一是前提,敢作敢为是关键,要着眼于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开拓创新,建设工业园区。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广泛深入宣传,介绍**工业园区,要把支持配合建设工业园区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讲深讲透,解决干部群众思想认识问题,解除旧的体制和政策束缚,消除消极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使全区上下形成共识,聚成合力,全方位、多层次参与工业园区建设。

  (二)加强配套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从我区工业园区建设的实际来看,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在保证必要的政府投入的同时,主要通过市场化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建设力度。科学编制好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扩大工业开发可用面积,满足工业项目用地需求,加强园区“七通一平”建设,完善供水不、供电、供气、供热、通信等基础设施,搞好美化、绿化、净化和亮化工程,进一步提高园区硬件设施的标准和水平。在园区建设的各个层面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注重配套生活服务、休闲娱乐设施,为投资者创造方便、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以重点企业、品牌产品带动园区发展

  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必须注重产业优势,突出特色,要在引进大型企业和新兴产业方面下功夫,争取引入和培育具有产业龙头领跑作用的大型企业,打造工业“航母”和经济增长引擎,以带动辐射一大批配套、协作、互补的中小企业,形成龙型产业群体。要深入实施品牌推进战略,积极鼓励优势企业创名牌,以企业品牌带动园区品牌,带动园区发展。

  (四)创新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工业园区的管理水平

  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工业园区建设的两个转变: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变为企业为主;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运用BOT方式,引进大财团、大公司来建工业园区,广泛吸纳国内外资本参与园区的开发经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工业园区管理和运行机制,实现道路、供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的共享;建立健全质量检测、资金融通、信息咨询、营销网络、物流配送、职业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园区服务体系。园区管理部门必须树立为企业服务,精简办事程序,切实转变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创造企业零费率营运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进入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

  (五)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力度,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干搭建平台

  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力度,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制度,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不惟学历,不惟资历,不惟职称,不惟身份,不拘一格用人才。增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以实绩为重点的各类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构筑人才高地,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干搭建平台。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15

  一、李庄乡铝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商丘神火铝厂投资10亿元,于20xx年成立,目前年生产能36万吨,年销售收入54亿元;商丘阳光铝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底,总投资16.7亿元,设计年生产能力15万吨,其中铝坯料10万吨,装饰用带材1万吨,PS版基材3万吨,空调泊1万吨,项目完全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9亿元。目前,一期5万吨铸轧生产线已建成并投产,一期5万吨冷轧生产线已基本建成,马上即可试车生产;商丘东南铝业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总投资4000万元,20xx年正式投产运营,目前日生产各种型号铝棒材300吨,可实现年销售收15亿元;河南鑫源铝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目前,日生产铝棒材150吨,可见现年销售收入7亿元。

  另有已签约落地园区的商丘广源运输有限公司即将开工建设,投资5.6亿元的商丘广宇石墨有限公司正在做落地前的各项准工作,投资10亿元的电解铝阴极项目正在洽淡之中。

  随着市、区两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制定了专门的铝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力争把铝加工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等相关政策出台后,园区的发展后劲更加有力,园区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各种配套设施更加齐备,园区功能更加完善。

  二、当前我国铝加工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及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对作为现代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支柱性原材料的铝材更加需求旺盛,同时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铝行业的进一步限制,使我国的铝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壮大起来,特别是在广东佛山,短短一年多时间,竞猛增了400多家铝加工企业,**年来,全世界铝材加工总。()量为3000万吨,而我国铝产量为1300多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0%还多,但我国的铝加工企业多属于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加工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强,很多高精铝产品仍需进口。同时铝加工企业存在重复建设,盲目建设情况,出现了局部的产能过剩,真正的高精度铝板带,高强度汽车铝轮,精密铝铸件,泡沫铝、高压电子铝箔,优质彩色涂层板、铝塑复合板管、特种铝型材、微细球型铝粉等产品严重供不应求,市场缺口仍然很大。

  三、铝工业发展趋势:

  以美、日、德发达国家为代表,铝加工业在20世纪已完成了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整合过程,并成立了跨国集团,进行全球性的选择、生产和经营。其中美铝公司在全世界设有分支、囊括了高精铝加工的全部行业,年加工能力为200万吨,在铝加工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通过对全球铝行业纵向、横向比较,多行业、多角度的分析论证,总体上讲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电解铝需求不会增长太多,铝加工企业数量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铝产品需求将猛增。因此未来的铝加工企业在加工工艺上,应向着更加精细化方向发展,在铝加工装备上,应向着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企业建设上,向着更加大而强和专而精方向上发展。

  四、金融危机对铝行业的影响:

  08年底,09年初,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下滑,电解铝下游行业发展后劲乏力等影响,我国铝加工企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单就我乡铝工业园区内几家企业来说就损失惨重:神火铝厂的销售严重下滑,库存压力陡增,最后不得不停止过半生产线,直到我省加大战略储备和国家率先实现企稳回升,才使神火铝厂逐步渡过难关;商丘阳光铝材有限公司生的铝板也出现了滞销现象,面对正在建设的冷轧项目,公司高层个别人士基至出现了犹豫思想;商丘东南铝业的客户需求减少80%,使其无法正常生产;河南鑫海铝业公司干脆停产来应对危机。08年底至09年上半年上述四家企业共减少销售收入近60亿元,它们经历了一次非常严重的经济寒冬。随着0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率先实现企稳回升,同时全球需求开始增长,09年第四季度及今年第一季度,它们的销售收入分别比09年第三季度增长了10%和17%,目前已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生产销售水平。

  五、当前梁园区铝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1、铝工业园区还没有形成规模,产品还比较单一。

  2、铝工业园区的道路、电力、排水等各种配套设施还需更加完善。

  3、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业少,个别企业存在高能耗与污染。

  4、园区内中小企业多,成规模的大企业少,真正深加工、精加工的企业更少。

  5、园区内企业存在各自为战,互不沟通,没有形成合力,对外缺乏竞争力。

  六、对策和建议:

  1、制定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使更多铝加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入驻园区,扩大园区规模,健全产品类型。

  2、进一步增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努力改进企业的生产工艺,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

  3、全力以赴搞好园区建设,同时加强对园区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力争为落地企业提供更加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4、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努力做大做强,不断扩大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5、协调企业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严禁过度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

  6、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骨干企业,要努力引进一些铝加工业的战略投资者,形成以大带小,以点带面的良好格局。

  7、提升供识,抢站发展制高点,一定要抓住历史战略机遇,克服消极等待、无所作为的思想,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互动,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互促,产业开发与行业发展互助的发展路子。要通过大力发展铝加工业来不断调整我区产业结构,不断壮大铝加工业园的规模,不断增强其在我区经济中的支柱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