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身影》读后感

时间:2022-08-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高大的身影》读后感2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大的身影》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大的身影》读后感2篇

《高大的身影》读后感1

  读完这本薄薄的书,陶行知的光辉形象又一次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回顾这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历史,陶行知先生的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精神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多少次的感动,多少次的坚强,多少次的汗水,都融入了苦难的岁月。陶行知,一个高大的身影,一位伟大的人们教育家,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书写了新的一页。

  陶行知毕生从事教育事业,非常关心学生。一次,陶行知的学生胡同炳患上了脊骨炎,家里为了看病,想尽了一切办法努力筹钱。看病的钱还远远不够。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远在国外的`陶行知立即化名“何日平”给在病床上的胡同炳写信慰问。还寄来了一些钱,捎来了几副药。陶先生用这一封封越过大洋的信传递着一份份不了的情。最后,胡同炳康复了,这难道不是爱的力量吗?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还记得去年大地震时一位伟大的老师吗?当时全班正在上课,14时28分,无情的大地震咆哮着席卷了整个汶川时,那位老师冷静地组织学生逃离教室,一个出去了,两个出去了,三个四个……同学们拼命冲出了教室,可老师却依然在后面寻找掉队的孩子,“快!快”老师焦急地喊道,可是还有几个因害怕不敢走动的孩子,在课桌下躲着。墙壁摇摇欲坠,老师情急之下把那几名孩子塞到讲台下。当山崩地裂之时老师用自已血肉之躯挡住碎石砖瓦,用鲜血和生命为孩子们撑起屏障,当救援人员搬开沉重的岩石,老师的双手还紧紧抱着孩子们不愿松开……老师走了,孩子们活下来了。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催人泪下的一幕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没错,那个老师就是谭千秋。他平凡而又伟大,他用生命的爱滋润着棵棵幼苗,这就是行知精神,也就是这种行知精神感动和激励着一个又一个人。

  生活中,也何尝不是这样。当我遇到学习上的拦路虎时,老师会一遍遍不厌其烦的教导我;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小挫折时,父母会一次次深情的鼓励我。晚上,妈妈会上来帮我轻轻的盖上被子。冬天,奶奶会给我冲上一个温情的暖水袋。就在这爱的教育下,我们才能如此健康,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

  照片上的陶行知,方方的脸,戴着眼镜,深邃的目光中透着点点爱的痕迹。陶行知,用爱的语言唤醒了一个个沉睡的生灵,用爱的力量在中国教育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就如他墓碑前的四个大字——爱满天下。

《高大的身影》读后感2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诗句让我敬佩陶行知先生的奉献精神;四块糖的故事让我敬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艺术。但那也是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说。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我理解了陶行知先生精神的真谛。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再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自"。这便是"教学合一"。这些观点不正是我们现在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吗?新课改强调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的改变。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知识的简单传播者,而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和学法的指导者。教师教得最终目的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出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让自己取之不尽,用之无穷的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不仅强调教师的教的内容,更注重教师教的方法。他主张教师应"以学定教",而不是我们教师认为的"以教定学"。陶行知先生认为教的法子应该根据学的法子,那么教师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呢? 自然也就能够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的多就教的多,学的少就教的少;学得快就教的快,学得慢就教的慢。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高效。又何乐而不为呢?

  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认为的教育其实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谓的书本教育,就是以书本为教育,学生只是读书,教师只是教书。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之下,书本教育也发生变化。生活即教育中,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书不过是一种工具罢了,书是不可以死读的。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教育",其实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要教什么。

  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不仅要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法,更要学习他的"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陶行知先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