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

时间:2023-03-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瓦尔登湖》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瓦尔登湖》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瓦尔登湖》读后感

《瓦尔登湖》读后感1

  梭罗是现实的,瓦尔登湖也不是一个理想国。看完这本书也许这样的概括最能体现我的感受了。梭罗追求的是自己的生活“每条道路都是命运之路,唯独你自己的不是,既然如此请继续走你自己的路吧”他之所以来了然后有又离开其原因用他的话说“或许是因为我认为还有好几种生活等着我去体验,而且无法匀出更多的`时间给那一种生活”梭罗是有信仰的,信仰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如电影《等风来》上的那句话:“人活着,总得信点什么”但不幸的是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已不知自己还有什么信仰。终于明白了为什梭罗把那个“总是颂扬上帝,贬低烦人,反正他的头脑里只有这些崇高的思想”的哲学家视为贵客了。

  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它的人也可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瓦尔登湖在梭罗眼中并不仅仅是一个湖,而是一个充满着性情的湖,是一个心灵的归所。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这块地方可能并不是我们现在正在匍匐的地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出发去寻找它,它不仅是我们身体的栖所,也是我们心灵的故乡,精神的家园;它给我们活力,给我们灵感,给我们安宁,更是给了我们信仰,我们可能终老于此,也可能离开它,即使离开,我们也会像安泰需要大地一样时常需要它。

  写的无拘无束,没有一点迂腐和胭脂气,为必要表达什么看法,只传达一种温馨的氛围。梭罗用质朴的声音,欢快自信的语调告诫我们,一亿人当中才能有一个人生活的诗意而神圣。

《瓦尔登湖》读后感2

  “我虽不富甲天下,却拥有无数个艳阳天和夏日。”我认为这是一本孤独的书。

  这本书描述的是作者梭罗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了一个小木屋,过着自食而又富有诗意与哲理的生活故事。

  书中并没有运用太多华丽的词藻,但却很生动的描绘了那时的情景,一幅心中向往瓦尔登湖的景象。

  梭罗用自己的实践向人们证明了,不需要许多物质,我们依旧能好好的活着,并且快乐的活着。他的观点也许不完全符合现代人的想法与做法,但我却认为依然有许多可以参考的地方。

  作者并不是要表达任何一种他他所无比深爱的`大自然的哪一个孩子,甚至不是他自己,这么多年的林间生活,他用自己的双手双脚,自己对周边花草树木农田湖泊或者说鱼儿兔子或是阳光微风雨露的描写上,来用心感受大自然。大自然的一切物质在他心里都有生命。他的语言对大自然无比舒坦,他对社会的见解是赤裸而指人心的,他的情感无比细腻真实。

  或许他唤醒的人们心中丢失的最美好的最真实的东西,唤起的是一种原始的不自我欺骗的对事物的见解和情感,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热爱。让你无端端变得坦率和真诚。这也正是让人爱这本书的原因所在吧。

  物质上的简朴至极,精神上的丰盈充实。这是我最后对这本书的评价。

《瓦尔登湖》读后感3

  阳光透过细密的树叶,被剪成细碎的鎏金洒落地面。树上,松鼠吱吱叫着,捧着一粒松果,睁着天真的小眼睛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树下,鹧鸪领着它的孩子在悠闲地散步。地面上,有一只褐色的蚂蚁,就好像是一个强盗,正拽着一只长有透明绿翅的、仿佛是一个公主的昆虫,在艰难的行走。不知在安徒生的眼里,这又会变成一个怎样的童话。

  林边,湖水荡漾。风陡然向东拂过它不透光的'表面,直到吹皱那远处鲜活的水面。光辉灿烂、缎带似的水在阳光底下闪耀,光溜溜的湖面上洋溢着欢乐和青春。

  没错,这就是梭罗独居的地方,被称为“世界上最修心的地方”——瓦尔登湖。

  翻开书,无论你的内心多么浮躁,这时都会安静下来,连空气都变得像书中森林里那样:清澈、湿润、流畅,有股沁人心脾的薄荷的静,绿的香……

  在瓦尔登湖的湖畔,梭罗的小屋中,茂密的树林间,我品味到了精神上的宁静与优雅。记得歌德说过:“只有把自然当人一样看待,当我们的精神状态、喜怒哀乐与自然完全一致,我们所爱的那双明眸中的亮光与早晨清新的空气浑然一体时,我们对往事的沉思与森林有节奏的喧声浑然一体时,大自然才会以其全部力量作用于我们!”相信远离喧嚣的梭罗,正是有了大自然的力量,才写出了这部100多年经久不衰的奇书吧。

  在物质横行的年代里,能读到《瓦尔登湖》这本书真是幸运,我的内心,如瓦尔登湖,平静、安宁、优雅、超然。

《瓦尔登湖》读后感4

  要说美国19世纪的超自然主义之父大卫亨利梭罗,不免想起田园哲学笔录《瓦尔登湖》。这部书都围绕梭罗为了验证自己离群也能生活的想法,并对当时底层农民的眼界狭小的不满,决定靠自己,靠智慧和双手生活,因此在一个叫瓦尔登湖畔定居,自己建造小木屋,说实在的,我自己很喜欢木屋的,还有草场。木屋里的东西也很普通,三把椅子,一张桌子,一个烧水壶,一张床,还有一些工具和干粮。每天出去捕鱼和翻地种豆,这不免让人想起了中国东晋的陶渊明,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的诗句。

  在一个人生活在瓦人登湖的时候,偶尔有一些过路人来拜访,大家一起谈论些发生在自己身边有趣的事,是一种原始的最质朴的生活。

  然而在过了将近200年,人不免有些怀恋当年梭罗离群的原因,在如此喧嚣的世界,是否还真的有人类安居乐业的宝地,不用关注现代科技的文明,远离纷争和斗争,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瓦尔登湖》诠释的是一种最原始生态的生活,茂盛的灌木,清澈能见底的湖泊,不用担心鱼的'过度捕杀,只在需要是一种含信念,一把锄头,力量是不大,创造不了摩天大楼,但对一小块土地实则是厚爱,慢慢敲打和挖掘,雨水的滋润,使作物成长。梭罗做的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事的活动,但最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想要效仿,但最后又放弃了呢?原因吗,是复杂的,在经历了几百年后,人类是否还能如此放下一切的生活,我只能说,梭罗做的是我们向往的生活,但能体会其真正滋味,非梭罗莫属。

《瓦尔登湖》读后感5

  “人们赞扬并认为是成功的生活只不过是生活的一种,我们为什么要在损害别的生活的情况下夸大某一种生活呢?”

  世间亦有语:

  “所谓生活的减法,是已有加法者方可尝试的。身无长物、地位卑微者凭何以此遮掩羞涩的现实?”

  我猜想梭罗闻此语,也要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减法是做给自己的生命看的,何来“遮掩”一说?

  他像是一条榆树的枝子,生与死、盛与枯,完全由自己定夺。“超验主义”的概念即使在今天也难以被人真正接受,也许我们的物质水平越高,就越是难以自拔于社会联系,也因此越来越难以崇尚自己的直觉与感受。

  梭罗并不是喜欢隐居生活,而是一个真正的自由人。真正的自由人,当不该因为世界中人的手都朝着同一方向乞讨,也就跟风的伸出自己的'手;也不该因为有人欣赏,就固守一个方向不变。

  自由者该尊崇己心。我的心思你不知晓、世界不知晓无所谓,也不必非得将高尚昭告天下,这颗真心天地可鉴,自己可见,足矣。

  梭罗这样的人难出现,难寻找。

  他希望世界上的人不注重生活而注重灵魂的宁静,殊不知对于有些人来说,

  生活便是灵魂唯一可做的事。

《瓦尔登湖》读后感6

  《瓦尔登湖》里有一句话:“假如可以证明生活的卑微,那么就要把生活中所有卑微的地方弄明白,昭示一切人;假如生活是崇高的,那么去体验、了解它,这样在下一次远游时,把它如实记录下来。”

  我觉得生活是矛盾的,它的确很卑微,但我却不知道哪些地方卑微。小时侯,生活的卑微就是困苦的家庭还有父母劳累的双肩,但这种日复一日的卑微却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儿女长成、又添了新房,这是一种崇高吧!

  体验、了解崇高的生活,就必须以卑微的方式去进行,也就是说,没有卑微就没有崇高。

  《瓦尔登湖》里有一句话:“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或者说,指明了他最终的.归宿。”

  生活中有这么一部分人,可悲的是对自己没有什么看法,就象一片树叶,任凭风将它吹向哪里,一度的我也是这样的一片树叶,孤零零随风飘落,有时我想回到温暖坚实的大地,但风却不止。越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思走,越被伤害的严重。我想做一棵树,这就是我对自己的看法,宁可做树而不愿做树叶。

  做为女人我如此悲伤,生活对于我是卑微的。做为妻子我是卑微的,做为母亲我也是卑微的。在家庭里、在工作单位,我就如一只卑微的蚂蚁,忙忙碌碌毫不引人注意,这就是我的生活,但蚂蚁的崇高在于,它在不停地思想、不停地做事。

《瓦尔登湖》读后感7

  瓦尔登湖大卫和米德托·梭罗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远离喧嚣,希望在大自然的宁静中找到一种真实、简单的生活状态和更富有诗意的生活。也许读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我们体验作者的深入思考,找到真正的心理过程,感受大自然的力量,找到我们心中的瓦尔登湖。

  这本书描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居住期间的经历,与周围的农民和邻居相处,体验周围的一切,与周围的`动物互动,心灵交流,以及在不同的世界感受到对自由的渴望。

  阅读之后,我还发现了我周围的瓦尔登湖。对我来说,大学就像一个瓦尔登湖,一个崭新而精致的环境。经过这两个月的生活,我可以越来越多地探索生活的节奏,变得适应和平静,我的心态也越来越好。我渐渐地开始安静地思考许多我以前没有想到的问题。许多人可能在大学的节奏中迷失了方向,但我利用这种动荡使它成为我的瓦尔登湖,让我越来越好。

  在大多数人看来,《瓦尔登湖》,一本向往平静自然的书,是一本内心的指南。事实上,瓦尔登湖不是一个真正的隐居之地,而是一个精神超越和精神慰藉的地方。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在这个飘渺的世界里释放平静的灵魂,减少焦虑。这或许是“采菊东篱”的闲暇时光,让我们在大学里坚守一颗平静的心,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瓦尔登湖》读后感8

  “昨天那本书跑到哪儿去了?”我一边嘀咕着,一边像只小狗一样在图书馆密密麻麻的书中寻找那独特的芳香。

  啊,在这儿!漆黑的书脊,闪闪发亮的四个字《群星闪耀》。它像极了夜空的一颗星,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我像一个饿了许久的人看见大餐一样,不由自主地跳进了书的海洋。

  我一会儿和拜占庭皇帝一同守护城墙;一会儿与亨德尔见证奇迹的发生;一会儿跟斯科特上校一起去往神秘的南极;一会儿又痛心地看着在决定命运的一分钟拿破仑惨败滑铁卢,无可奈何地看着格鲁西率领着将士们慢慢远去……

  在家里,我沉浸在《瓦尔登湖》,流连忘返。书房看,餐桌看,就连上厕所也在看。瓦尔登湖的.叮咚流水声;梭罗的咔咔造房声;周围松鼠、百灵的歌唱声就像一支变幻莫测的曲子;湖面碧波荡漾,周围尽是参天大树,梭罗的精致房屋美不胜收……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我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瓦尔登湖,脚麻得犹如蚁啮却浑然不觉,只知阵阵书香扑鼻,全然不知身处“乌烟瘴气”的厕所。

  “啪”,门被拧开。妈妈一脸的不悦:“又这样!”双目喷火,似乎又是一场暴雨。“这是最后一次,绝没有下次。”我赶紧乖巧的保证。其实,我的心里却盘算着下次怎么逃过妈妈鹰一样的眼睛。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书海深处。争读,争读,惹得妈妈愤怒。

《瓦尔登湖》读后感9

  走近梭罗的小木屋,走进那片翠蓝色的湖畔,呼吸都变得顺畅而舒适,仿佛终于觉察到了,自己在这世间,是如此美好而又独特的存在。

  我走进文字,不由自主就走入了那片比桃花源更美好而生动的世界中了。春夏秋冬,稀疏的人来车往,几个偶尔拜访的客人,小木屋外各种被作者细心用文字照料到的珍木花草和各处栖居的小生灵……

  当然,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就是那潭湖水,倒映着碧蓝的天空,通往无限的湖底,我永远都会记得,冬天,那湖水会结成碧蓝的,翡翠一样的冰,里面还有各种形状的小气泡……

  作者说,瓦尔登湖是大地的眼睛,湖岸上的树木花草是它的睫毛,周围的山脉则是眉毛。自然最杰出的作品应当是水,是这万物之源啊!

  我想,瓦尔登湖不仅仅是地球上的一个坐标,更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的一片广阔而深远的地方,清澈,明亮,包容所有,润泽万物。

  “至于未来或者前景,我们应该抱着开放的态度,顺其自然,别明确限定我们将来应该是什么模样,至于过去或者从前,那就像我们的影子,无非是表明我们还在阳光下活着而已,应该将其抛在脑后。”

  当然,我也并不是完全的认同书中提倡物质极简的朴素主义,因为在现代社会里,那些凡事自给自足的情况已经相去甚远,人与人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成为某种产业链所连接的共同体。

  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外界所困,要让内心时刻保持独立,清醒地期待每一天的晨光。

《瓦尔登湖》读后感10

  最美的事情不过于此书最后一篇以春结尾,春天总是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带给人以无限的憧憬和生生不息的力量。这本书的结尾就如开头一般,总是让人无法预知作者的思想,仿佛作者是凌驾于宇宙之上的智者,没有人能完完全全懂得他天马行空、跳脱不羁而又句句箴言的思想。面对如此浩瀚无穷而又简单通透的真理,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无知的.小孩,任凭作者的思绪和文字,带我徜徉。每每读到朴实幽默的道理时,那些似懂非懂的道理让我心中称赞,作者竟可以一语道破,那些全然不知的道理让我暗下决心,作者经历之丰和思想之深,只求某年某月再次拜读时,可以更加明白其中深意。

  除了作者伟岸的精神形象,其对生活体味之细及周身万物之爱,让人赞叹。作者笔下的一树一湖,一草一物,都极具生命张力,一幅幅美景呈现在读者眼前。所有比喻的措辞让我惊讶,因为是我之前从未想象到的,然而却用的恰到好处,让人眼前惊艳,深深感到文字的力量。

  可能因为不能完全理解书中的文字,所以每次拿起来读的时候,总是内心会变得安静,一心只想揣摩更多。渐渐发现,读瓦尔登湖成了治愈我内心烦乱的良药,反倒把开始想要揣摩深意的初衷忘了,后来索性就不想那么多了,只想安安静静把它读下去。

  大道至简,无欲无求。看过豆瓣,听过书评之后,我也还是不能完全将它明白。也许作者的思想高度是我一辈子所不能企及的,但是读书这个过程却给了我与大家思想碰撞的机会,很是难得。

《瓦尔登湖》读后感11

  一直以为《瓦尔登湖》是一本单纯描写湖畔风景的书,打开来澄澈的湖水便会铺面而来,有早晨的鸟鸣、花香、有参天的巨树,林间的松树,树叶间细碎、斑驳的阳光。

  终于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找到它,欣然借出,看封面郁郁的森林,静谧的湖水,深蓝色的月夜——咦?!阳光和花香呢?怎么会用这么深沉的.色调?这样安静的氛围,仿若一个哲人静夜无人时的沉思。

  一本薄薄的书,看了两个多月,终于体味到一位诗人所说的《瓦尔登湖》只能在心灵沉静时阅读的真谛。其中的思想包罗万象,不仅描述了梭罗在高港山上鲁宾逊式的自我隔离生活,亦曲折的表达了对当局的抨击,及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的特别看法。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中,以最朴素,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生活方式,在粗糙的环境中,却有着最高雅、精致的思想。他远离人群,远离俗世纷扰,自己筑屋、种豆、捕鱼。曾经因为逃离纷扰太过彻底,拒绝作为联邦纳税人的光荣而被捕入狱,这也算是梭罗和政治最亲密的一次接触。

  体味梭罗书中的哲学市场思想是一种辛苦而有益的心灵体操,初始时有疲累、乏味的感觉,看多了却如饮甘露,芬芳而清冽。他反对频繁的商业活动,乐于徜徉于古代诗人荷马的世界中。

《瓦尔登湖》读后感12

  这是一个宁静的湖,通过写湖映射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书中充满哲理辨思,读完之后让人思考人生、生活、工作、社会、文化,深切的'感受有几点:

  体悟一:古典的往往是经典的。文章中作者多次引用《论语》《中庸》等中华经典文化,不仅感叹当时的外国人对我们的古典研究竟然如此之深,这是我们很多当今的中国人还不及的。

  体悟二:关于人生的易与不易。知道很容易,做到不容易,想到与得到之间,还有一个做到;恋爱很容易,婚姻不容易;忍耐和适应很容易,改变和改革不容易;理论永远是行动的先导,理论家不一定是实践家,马克思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列宁实践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体悟三:一切都要从简去繁。包括我们的人生、生活、事业,在这个快节奏的当下,我们总是喜欢跟别人比,而不是跟自己比,活的越来越没有自己的样子,越来越没有自己的理想,甚至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也许就是我们想要的太多吧,往往忘了自己最需要什么,想明白了,就大胆去实践,活出自己的人生,也许不精彩,但对于你来讲,一定有意义。

《瓦尔登湖》读后感13

  每个人最不缺的都是时间,然而却都显得没有多少时间来阅读思考。在读瓦尔登湖的过程中,一些想法明显的拓宽了我的思路,虽然有些问题没有能够得出最终的结论,但还是多了一些方向,而不是仅仅身陷于原本的想法。

  偶尔无聊会在想人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干嘛,我们光溜溜地来到世界,最后什么也没有带走。像玄幻小说里,最后主角都是自己创造了世界,自己成为了世界里的'神,但是他们却还是没有脱离受想行识、色香味触法等,最终还是没有脱离亲人、爱人抑或是朋友之类的感觉。或者当一个人不需要旁边的其他人的时候,他是不是需要不断地满足自身的感觉来促使自己更好地活下去,所以最终我们是否是都是为了过日子而过日子,或者是为了一种感觉,但是到最后都变成了一种空。

  就像是当一个人做慈善的时候,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自认为做了一件正能量的事情,但是却没有想过他们所在的困境是他们今生所必须经历的[]磨难,我们可能传播了一种负能量,打破了他们自己所应该走的路。作者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的过程中,是不是只是为了找寻一种另类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思路更加宽广?为了寻找一种另类的方式么?

  然而,为什么现在的我们几乎都是活成了同一个人、同十个人,是因为在前人的经验模式下我们能够更好地让自己生活吗?所以我们是否只是另一种模式下别人的延续呢?就算最终我们能够活成了自己,到了那一种传说中的情况,是否真的是?

《瓦尔登湖》读后感14

  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一本散文集,宁静而思,作者在这本书中详细的叙述了自己的思想转变过程,对与人相处,与环境融合,与人生的思考。感受自然,摒弃自己浮躁的内心,享受经历人生过程的乐趣。

  前段时间工作事务较多读了这本书,当时一读就喜欢上了,书中开篇的宁静生活吸引了自己。这本书在某些方面,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动,让我明白原来孤独不是贬义,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工作生活中只要能够忍受住孤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更多来自于大自然的感召,可以有更多的思考,这让我想到了叔本华的一句话“享受孤独”,两者观点可谓不谋而合。人生在世不过百年,如何生活是一个恒久的哲学命题,而作者梭罗在书中给了很好的'诠释。

  书中没有华丽感人的词语表达,但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在处世之中的淡然、从容。悠然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包含了对生活的热爱。经过了两年的所谓逃离现世的生活,让梭罗领悟到了生而为人的真谛,也深深的感染了我。

  我在读完了这本书后,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有了一种想法,也想要和梭罗一样,搬到某个偏僻的地方去生活,或者找一个深山寺庙去修行,也想要让自己彻底地孤独起来,可是现实的生活还是不允许。无论生活变成什么样子都必须要勇敢面对、去接受;逃避是没有用的,要积极面对,遵从自己的内心,享受美好的生活。

《瓦尔登湖》读后感15

  这才真正的理解了:读一本好书就像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走进瓦尔登湖,就像面前开始徐徐播放一部老电影,配上缓缓而又动听的声音,让你看清山,看清水,看清花鸟鱼虫,生活百态,并且犹如身临其境,怡然自得。我惊叹于作者的生活态度,我着实羡慕这闲适而又颇有趣味的生活,就像走进了一场美好的梦,可远观而不可求,途中看到了很多人的观点看法,就像于多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聊最喜欢的事,体会着你不能体会的美好,同时也感叹着这种肆意的生活。

  瓦尔登湖是通过黄磊推荐后来看的,看完以后发现一件奇妙的事,他出奇的吻合师父参加过的`一个节目《向往的生活》就是所有人理想中的美好生活,这种生活看似最简单,但实际却最难实现,如果你没有一定的资历,一定的阅历和岁月的沉淀,假使以一颗年轻而又骄傲的心,又如何能真正的体会这种的生活的美好,读书过程中看到很多人说不懂作者意,读不下去,这正是它的体现,如果你并非家庭教育事业有成,以十七八岁躁动的心,在当今这样的社会,将如何“抛弃家庭,不顾亲友”来独自这样肆意的生活,又将如何安抚自己那颗展望未来,渴望拼搏的心

  由此,心态不同,所处境地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