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时间:2022-04-16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篇)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我们不曾亲临,透过您对当地人、历史、自然的浑沌交融,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沧桑感就会遍步全身,那些历史好像亲身经历过,从而紧随着的感动,叹息。网游名称 比如说,我们飘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中挤出一声久远的口胃叹。既羡慕沉睡在江底的闲散,有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庆幸楚国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息淘淘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正因楚臣遇到了汨罗,就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因此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正因它一向肩负起了保卫国家的职责。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凶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但是是一条长长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升华文化。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没有历史事件与人物,你即使来到有任何好处的景观也只是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里说的:“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简单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本书写得的确不简单,那惨白的洞窟展示着不堪回首的历史,一个个文化遗址都是对“荣耀”与“耻辱”的诠释。中国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时代了。因此,让我们欣然理解苦旅,选取苦旅,在苦旅中探寻,铭记我们该记住的,试让敦煌的悲鸣停止吧!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2

  余秋雨先生。

  他以笔为弓,以墨为箭,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会聚在白纸一张之上,写着对人世间乐与哀的体悟。一字一句一段一章直入读者心底,激起一阵波荡。

  他的文章温吞厚重,又不乏美丽明艳,如此矛盾,上演着一场笔尖上的魔术。

  我向来喜欢历史,来自千百年前的一点痕迹总能让我心如止水。

  在历史长河中,自己渺小如一粒粟,投身于天地之间。我这一个愚人的所思所想所语不过是一阵烟,来无际,去无痕。即使这样,仍想留下一些东西,以各种形式留下,这就是活人的证据,死人的墓志铭。

  历史再多数情况下仅仅印刻在书本上,驻留在影像中,失了实感,看不真切。余秋雨踏上寻史之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写。亲身去体会,将肉身隐于浩渺山河之中,思绪追随古人游荡。

  他眼中有太多东西 他能感受到太多东西。一花一木一草在他心底都能翻起巨浪。故而,他永远是充满感情,热情洋溢。

  他对历史的'感悟是深刻的,因而他的文字也是沉重的。因而这书,不同于普通的游记,少了些寻欢作乐的意味,蒙上了历史厚尘。

  总的来说,很好看,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看。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3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用心思细腻的笔触,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前史奇迹,在他的笔下有着深层的寓意;一篇篇洁净美丽的散文,成了让炎黄子孙警醒的文章。《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宁古塔》……从大漠到水乡,从西北到江南,从古迹到文人,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各地,无一处不是中华大地上历史的闪光点。每到一处,对这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地理进行考察。滔滔流水,残阳废垒,西风古道,在他的笔下都变得雍容大气且富于智慧,仿佛成了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在世纪轮回中散发着不灭的穿透力。文章篇篇语言精美,就象一位无声的导游,引领我循着他的足迹推开了一座座神圣殿堂的大门。

  读《文化苦旅》是对历史沧桑的一种回顾

  镜头转向《莫高窟》:王圆箓为一个道士,敦煌莫高窟的当家人。他为谋取个人私利而将玄奘西天取来的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用难以想象的不等价交换“送”给了外国,千年的敦煌由此而遭受浩劫。王道士只是这么多见证中华文化衰微的一个缩影,但作为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的传统文化的衰落,让人不禁更觉苍凉。作者的心在滴血,一个古老民族在滴血,致使我也变得学会了叹息与感慨,明白这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人为所造。我也因此而抱恨,为民族,为国家而恨……

  读《文化苦旅》是对个人意志的一种砺炼

  “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必然会经历坎坷。”《巴金百年》中巴金,文革中面对“棍子”横飞敢于直言,并能在大规模的嘲笑中含笑屹立,不为所动。另余秋雨先生担任戏剧学院院长期间,因为掌握着上海那些身居要职的人的职称评定,得罪了某些人,导致辞职后被大规模的“围啄”。而戏剧大师黄佐临送给他三句简短的话“他们骂啦,骂些什么?让他们骂去!”此三句箴言,竞是他渡过重重黑水的木筏,从而坦然面对攻击他的人,这其实也是考验一个人应对外界恶劣因素的定力。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不在乎周围的聒噪,坚守内心的宁静,就能摆脱很多烦扰,从而静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炼就一份超然与洒脱。

  读《文化苦旅》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定位

  余秋雨曾是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他建立了《世界戏剧学》的宏大构架,并创建了自成体系的《艺术创造学》,获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他接任校长时,黄佐临送了其四个字“可喜、可怜”,“可喜”容易理解,“可怜”指余秋雨老师在艺术和学术上有双重天分,耗在行政上,岂不可惜?“可怜”两字如一魔咒,时间一久,后两个字分量逐渐加重。担任六年校长后,其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开始了他的“文化苦旅”。

  他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他作为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抵达的人文学者,一路上对全世界文明作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是什么让余老师舍弃功利,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文化苦旅,是源于对事业的酷爱。另如文中著名导演谢晋,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的电影事业,其对艺术的追求、工作时的尽情投入让人折服。他不在乎名利,他只是饥渴,没完没了地饥渴。正是这些大师的卓越贡献,给中华文化大船增添了厚重的色彩。

  这些大师对事业的执著而散发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我。让我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抛弃功利、静心学习、醉心课堂,不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认真教好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们,让他们学有所成,让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所从事的事业不是很有意义吗?在今天这个政治清明、人心凝聚、文化敦厚的社会,我愿有我最刻苦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鼓足干劲,扬起风帆,为家乡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4

  读完一整本文化苦旅,我感受到:余老先生并不是以文化而写文化,并不是抓着文化不放,也不是以文化脉络而展开。各种石窟文化、宗教文化、游记文化、文人文化、藏书文化、上海文化、风土人情文化、古城文化、船舶文化、漂泊文化、信客文化、传记文化、华语文化、墓碑文化等等,把各种文化写的酣畅淋漓,写的灵活生动、生龙活虎。余老不以文化而写文化,又处处渗透出文化的灵魂;余老不纠缠文化,却全是文化的载体。

  对于文化苦旅,余老说,“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我想,文化是一段苦涩的心旅历程,然后经过时间的积淀和空间的融合而形成的。

  开篇就以一篇散文道士塔舒展开来,细心地读完它,我们都会有一种对莫高窟文化的敬重;同时,也会爆发一股对道士王圆箓莫名的愤怒和恨意。的确,文化能够给我们一种苦涩后的回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其中奥妙,我们又能参透多少呢?文化是历史深深的积淀,余老先生一路亲身感受,一路对文化景点、文人深深的敬意。一路走来,游记文化,也是那么意蕴深远。

  余老把自己的切身的感受,穿插到了文化之旅中,把各种文化写的活灵活现,让人好生艳羡,也让我们对深厚的文化拥有着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全书上下,基本上大半部分都是由名胜古迹而延伸开来的文化枝节,在名胜古迹中穿插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可能名胜古迹只是一个饱含文化的载体,收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后面少部分写了人物叙事传记文化,漂泊留学的.文化,特别是对到新加坡的国人写的很贴切。最后文尾,稍微写了一个日本在新加坡鲜为人知的坟地文化而作结,不免我们会对日本抱有极强的抵触和愤恨心理。

  读罢一整本文化苦旅,我觉得一切的文化与各种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文化苦旅的构造与余老先生生活的时代背景牵连在一起。所有的文化形成,是一段艰难的过程,也是时间上的集结,是一场人们认知上和心灵上的苦旅。

  文化的形成是苦涩的,需要经过空间的熏陶和时间的渲染。知晓一些我们之前不知道的文化,我们会有一种苦涩的回味,同时还会产生一种对文化深深的敬意。文化,是一场苦旅,一场心灵上和行程上的苦旅!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5

  文:涩舌头;最近在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散文集中的《信客》这篇文章在初中还是高中的语文课本上学习过。

  通过对“信客”这一特殊时期下职业的全方位描写,反映此职业对人性的考验,侧面烘托百姓众生的人性冷暖,表达信客这一“苦差事”对城乡联结、情感联系、甚至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村里的老信客,因私自裁下窄窄一条客人的红绸布而受到四乡八邻的质问与谴责,老信客申辩不清,最终拿起剪红绸的剪刀直扎向自己的手,再不回村,跑到偏远地区去看坟场度日。

  但乡间不能没有信客,归隐前,老信客找到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整整两天,他将附近四野八乡出外谋生人的地址、路线以及乡下对应各家的门,全都画好路线,交代给了年轻人。

  从头至尾,年轻人都没有答应接班,但听老人讲的这么多、这么细,他也就不再回绝。最后,老人扬扬手吩咐年轻人,“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年轻人上路后,一路上都遇到对老信客的问询,流落在外的游子,年年月月都在等待着他的脚步声。

  而只要他一回村,家里便人头济济,多数只是来看个热闹,谁家出息了,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比较得多了,便会有羡慕、嫉妒、轻蔑的眼神。

  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冒险家的打分,也是对城市的探寻。传达死讯的事也常有发生。信客听到消息,便匆匆赶去,自主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衣物。来到死者家里,即便用想了一路的委婉语气通报噩耗,也依然会遭到家属的憎恨与呵斥,他只能低眉顺眼、听之忍之,连声诺诺。

  一次,他带着一封满纸幽怨的信走进都市一间房子,看到发了财的人与另一女人同居。他进退两难,发了财的同乡质问他什么人,他才叫到:这是你老婆的信!

  同乡下不来台,硬说他是私闯民宅的小偷,狠狠打了他两个耳光,并扭送到巡捕房。乡民们集资将他保出来,问他事由,他只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终于,年轻的信客也渐渐变老。而老信客已经去世,他去他的坟头烧香。请老人原谅:这条路越老越凶险,我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后来,货店门口挂出了绿色信箱,私塾也合并成了小学。信客在大家的推荐下成为了一名地理老师,后升为校长。他死时,外地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他的墓就筑在老信客的墓旁,但此时的乡人已经不知道老信客是何人,与这位校长什么关系。

  为了看着顺心,人们也罢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任何职业都有存在意义,都有相应的责任与付出。但现如今,已经很少有像“信差”这样发挥着巨大意义的同时,付出与回报严重倾斜,完全靠良心与责任感来支撑的职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其实很脆弱,建立起来难,崩塌很容易。但好在现代人多了理性与判断力,不会如此偏激就否定一个人的价值。

  多积德行善。无论世道再功利,人心再复杂,以善相待,多为别人考虑,也许有时会吃得眼前亏,但却赚得问心无愧。体谅每个职业的付出,也理解与形形色色人打交道的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少麻烦别人一点,别当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

  读完此书,除了通过不同故事受到不同的启发之外,其次的享受是在作者笔下,所呈现出的'那个时代的山水风物、村庄风貌、乡土民俗等带给人的体验。

  虽不是感官体验,但文字一进入眼眶,眼前就浮现出了燃起火把的雪岭,在静谧的月光下、在丛集的山岭包围中缓缓划来的夜航船、亮晶晶的水路、闪烁的月光、荡漾起的浮藻游鱼。如同到了一个环境、文化完全迥异的地方,对眼界的开阔、见识的增长、心灵的触动与旅行的意义何不相同?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

  初读《文化苦旅》感觉没有什么兴趣,我本就是不喜欢散文的,在作业之下,不得不粗略地将它看完。

  近几星期,语文老师给班中每一个同学又发了一本从校图书馆借来的《文化苦旅》,作为阅读课上翻阅之用,这才仔细地阅读。

  没想到,初读了几页,就被吸引在其中,它和我之前读过的散文书完全不同,它逻辑严密,有思想,有内容,不空洞,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实的文字。每一个章节并不只是一篇散文,而是一篇篇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带你重游作者小时的家乡,带你重返清未的莫高窟,带你重回富裕的`宋朝,带你重回文革那个艰苦的岁月。

  我孤陋寡闻,在读此书之前,并不知道余秋雨何许人也,借着这本书也让我对他有了一个粗略的认识。

  在我看来,他首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而后,他又是一个思想深刻的哲学家。

  他在《文化苦旅》这本书中,以深刻的文字,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唤醒中化民族的意识和民族情感。

  今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莫过于王圆箓在莫高窟的所作所为,他的那些丑陋行为让人恶心得发指,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小国民的无知和愚味,但世人均骂王圆箓,却少有人注意到另一个人——翻译蒋孝琬,他才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原因,没有他,王圆箓与斯坦因就无法交流,从而斯坦因也无法取走那么多珍贵的经卷。

  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的经为,蒋孝琬谈判的结果,居然只花四块就解决问题,斯坦因立即赞扬他,说这是一场中英外交谈判的胜利,蒋孝琬一听,十分得意,我对他的形为已经无语,我真想知道,连父母之国都不尊重爱护的一个人,名字中还有一个孝字。引用余秋雨先生的原文“我对他的行为十分厌恶,因为他应该知道,所谓的中英外交谈判意味着什么,我并不奢望在他心底会对当时已经极其可怜的父母之邦产生一点小惭愧,我只想,这种桥梁式的人物如果把一方的河岸扒塌了,他们以后还能干什么。”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道:“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所以,《文化苦旅》不仅是一部散文集,也是从作者身上到历史之上的印射。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7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品。它带给我们的是一场心灵的旅行,一次心灵的洗礼。那美得连时光都忘了行走的名胜古迹,似乎就在眼前呈现。

  有人评价过余秋雨: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美丽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戏剧思想发展的史论著作。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流之于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丰赡高深。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

  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在心……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

  静听风声鸟声

  大地默默无语

  我似乎看到

  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

  从作者的文笔下

  哗哗的奔泻

  尽情的释放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

  我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一种回到家中那般安闲,那般享受。

  带着虔诚去尊敬余秋雨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来仰望这位大文豪,“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重。”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及人群,每每、处处无不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的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8

  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不禁想问什么是文化?我百度一下文化,各种各样的解释在网上流传,各种关于文化的词条相继排列。编辑词条的不是一个人,这导致了问题:各家观点杂糅组成一个定义,各种各样的定义解释着同一个名词,这些都是网上词条共有的问题。对于文化的解释,我更倾向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无论是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艺科学在内的意识形态,还是文化的物态、制度、行为、心态四层次,都是历史积累沉淀的结果。

  既然是苦旅,旅途当然不能是欢乐的。文化的传承远比文化形成要艰难。比如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都在传承过程中遭到毁灭,唯独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绵延千年而不绝。即便如此,中华文明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文化事物遭到破坏甚至是毁灭,这最好的例证是莫高窟了。当王圆箓一次次“整理”他的庭院的时,当外国“学者”一次次运走用低价购得的古籍时,当中国官吏一次次以资金不足拒绝保护石窟时,我想莫高窟肯定在西北凛冽的风中哭泣。落日染红了天,血色一般的晚霞犹如中国文化伤口正滴着血呢……

  相对于文化遭到破坏感受到的这种痛苦,在旅途中所受到的舟车劳顿之苦更像是一种历练,一种在文化面前的虔诚仪式,余秋雨拜访过众多名山大川,不止一次谈到路途之苦,同时也引述了其他古人的路途之苦。相对于古人来说,现代人受的`苦要少得多了,缆车汽车和沿途的旅馆酒店为游人打点好了吃住行的一切,而古人则是自备干粮,露宿山野,历经劳顿之苦才能看到期盼已久的山川景色。正是有了这样的旅行,山川变得不再是山川,而是在一次次迎接游客中不断沉淀下来文化。名山本只是山,有了文化积淀名气在大了起来。

  《文化苦旅》尽管写出了文化传承的不易,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也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当它鲜活地呈现在你面前时,你不会觉得那是文化,你会觉得那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9

  当每一处山水都被赋予了感性的光环,当每一所名胜都被笼罩上人文的气息,当每一段命运都被烙刻着历史的变迁,当每一种情怀都被渲染出淡淡的忧思……文化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化,她拥有了自然的风貌;自然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她拥有了文化的情韵。

  在三危金光笼罩之下、见证着中国一千多年文化层层累聚的敦煌莫高窟,今日依旧矗立在荒荒大漠之上,但她的历史、她的文化,早已在成车的经卷被运送到伦敦,运送到巴黎,运送到彼得堡,运送到东京时,就变得苦涩了——“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明王朝苦涩的没落,有腐朽,有黑暗,但还有一位常常被世人所遗忘的孤独艺术家,这位署名为“八大山人”的皇族后裔给那个苦涩的时代平添了一丝文气。这位面临着自己祖上建立的`王朝的最后覆灭的可怜艺术家,只能绝望、凄楚地躲在冷僻的地方逃避改朝换代后的政治风雨,用画笔来营造一个孤独的精神小天地。然而相比于这盛满了凄凉的青云谱来说,今天一改其旧日面貌的喧闹游客恐怕更使朱耷的命运显得悲凉——“请从精致入微的笔墨趣味中再往前迈一步吧,人民和历史最终接受的,是坦诚而透彻的生命。”

  见证着一个时代命运的状元之后酒公张先生,他前半生为孤独的逻辑救国论者,后半生以为人写墓碑文为生的悲剧生涯,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悲剧,那个时代文化的悲剧,那个时代人民的悲剧——“……他深感自己一生,愧对祖宗,也愧对美国、上海的师友亲朋。这个名字本身,就成了一种天大的嘲谑……他竭力讳避家族世谱,但三个坟,状元、张老先生和他的,安然并列,连成一线,像是默默地作着他曾热衷过的逻辑证明。”

  蕴藏着滚滚五千年华夏文化的神州大地上,还有那——一千多年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的迢迢阳关——“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风如浪。”

  历尽世事沧桑,染尽天地毓秀的寂寞天柱山——“从古代诗人到我们,都会到天柱山的清寂山道上反复想到得一个远远超出社会学范畴的哲学命题:家。”

  数百年代代相传,命运多舛的文化圣地风雨天一阁——“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

  ……………………

  我看到,每一片秦砖汉瓦上都蒙覆着文化,每一垛废墟上都遗留着文化,每一块碑文上都篆刻着文化,每一册青史都书写着文化,每一段命运都印证着文化……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旅行的终点,我们可能什么都无法拥有,可是我们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初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就能感受到其身后的文化功底,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够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阅历,一种修养。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处不在见证着他那沧桑而深邃的足迹。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当你坐的船缓缓地行驶在流水间,左右两侧的房屋,依稀升起几处炊烟,依托在岸边的石踏延展到了门前,水中的杨柳,炊烟的倒影随着风儿摆动的弯弯曲曲,给人一种很宁静的视觉享受。眼帘的事物,一切都是那么静谧,似乎只能听到缓缓地流水声。江南的小镇没有雀桥、乌衣巷的沧桑感,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镇也不屑于荣华,所以没有磅礴的气势,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不曾有过升沉荣辱,只默默滋养一方土地,养活一方百姓。在现代,这样的地方很少了,似乎这已经成为了每个人所追求的一抹宁静。

  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心路历程的“青云谱随想”。优美的文字在脑海中荡漾,仿佛眼前就是他笔下的山水之间。八大山人那高雅精美却不沉沦于世的笔墨趣味画作,那些燃烧着画家身心的画作,向人们展示着一个个坦诚的生命,才使得以传世,成为历史的永恒。一个和尚留下了一个最根本的身份:杰出的画家。他的名字叫朱耷,又叫八大山人,他是朱元璋的后代。随着王朝的腐败,其只能只身躲在冷僻的地方,来逃避改朝换代后的政治风雨,用画笔来营造一个孤独的精神。朽木,衰草,寒江,无一不成为其笔下的神作。这就是一个艺术的人生,用自我来绘画文化的人格和文化的良知。

  一个个古老的物像,大漠荒荒黄河礼貌的盛衰,历史深邃苍老之感见于笔端的“阳关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时,“劝”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华文化的`人。中华文化,中华废墟,正如阳关。曾几何时,中国是何等的辉煌,圆明园,阿房宫,莫高窟,这些哪个不是我国的璀璨明珠,究竟是什么把这些都带走了?是贪婪,是人们无止境的贪婪,是封建思想的懦弱,是他们的畏惧。还好,中国从一断断苦难岁月中走了出来,可是谁记得我们曾有多少画,比蒙娜莉莎早不知多少年的绚烂;我们曾有多少书,流传千古却又毁于苦难的哲思;我们曾有多少楼,留下亘古墨客鸿篇巨制的史诗;我们曾有多少人,鞠躬尽瘁又挥墨洒血的美丽。

  都说人生像一场旅行,文化何尝又不是呢?里头夹杂着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一种从未有过的穿越历史感油然而生,许多历史的文化绽放开来,不免让人去接触,让人去感慨,在跋山涉水中寻求文化的足迹,去感受中华伟大而又急剧吸引力的文化,深成的脚步在文化大道上发出脚步声,远处传来扣响中华文化的大门。让我们一齐去感受文化,追寻文化,就如同旅行一样,一路上的风景就是文化的收获。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1

  在广褒的中华大地上,漂泊流浪的余秋雨先生越过山盘水座,踏雪飞鸿,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一种苦涩后的回味,一种焦虑后的会心,一种冥思后的放松,一种苍老后的年轻,一种文字激昂的大气,一场细致精巧气可吞天下的深刻评述。——这便是《文化苦旅》。这便是文化的苦旅。

  大漠的荒芜,黄河文明的盛衰,清丽凄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风情万种的古城风貌与历史渊流,余秋雨先生在心灵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学者精准独特的视角,凭借丰富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再现了匿藏于时间底端的深刻思考,开展了一场山水风物与历史精灵的远距对话。壮哉!奇哉!妙哉!

  是山水将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对山水的诗话?或是山水与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风景名胜之中,蕴藏的历史与内涵,涵盖的文化与深沉,在秋雨先生笔下,点点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团,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叹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余秋雨对于文化的经典评论便是他沧桑后博发而出的哲思。苏东坡三十七岁便自称“老头”,他颇有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那种放达。放达于山水世界,放达于文化天堂。他曾说他常伫立,于观察自然与人交际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余秋雨先生将犀利的笔触直接伸向历史,伸向人文,他勇于批判历史,针砭时弊;他敢于发表见解,针针见血,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散文之处,这正是《文化苦旅》长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对于灵魂与精神的刻画,犹记得莫高窟里那位无知道士的愚蠢行径,犹记得长江入海口那个特殊群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骄傲与能说会道。正是对于不被大众看到的内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对于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的反映与体现,成就了这部书的魅力与价值。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文化苦旅》,值得一读!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2

  站在历史的边缘,观看雄鸡的各个景点。从古老的江南小镇到雄伟的三峡工程。无不带给我一种震撼的感觉。穿越现代,来到让我们遐想的古代。

  道士塔,青砖黄泥,最普通的地方,但他的主人却是莫高窟的罪人。在金钱和权利的驱使下,他不惜把我们中国最灿烂的文化,把一箱箱难以数计的文物运走,读到这里的时候,心在滴血。当我们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回敦煌文物的胶卷时,是多么的悲哀。原本是属于我们的东西,却要从外国人的手里买入,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个农民的贪念之想。

  乘船去三峡吧,去找李白和刘备吧。李白和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也许是因为这样,这股河水在日夜不息地奔流着。神女峰,人们在她身上倾注了最瑰丽的传说。当她屹立在巫山上时,你直流而下看见她给你指路时,心里无疑想起那最美丽的传说。

  苏州,一个美丽而又梦幻的城市。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劲有力,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尽管有许多缺点,但仍然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苏州还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她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勾践卧薪尝胆,更有重要的一项,把她进献给了夫差。从此她就要背负惨痛的命运,要与亡国联系在一起。这人就是西施,我国的四大美女之一。

  “出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相比之下,江南小镇要来的柔情得多。江南本来就是一个多水的地方,优雅,古色古香。闭上眼睛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居的民居古色,民居楼板下就是水,石阶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石阶上涴洗,离他们不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股股的炊烟。多么美好的一幅画景,让人不想去破坏。

  阳关,由于王维的《渭城曲》而出名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辛辛苦苦找去,为的是一睹它的`风采。在度过一个沙漠之后,终于找到了阳关的古址。也许在多年后的阳关早已失去了原来的面貌,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采但也会让人感到雄壮。“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看着友人已打点好的行装,他微笑着举起了酒杯,再来一杯吧,出了阳关,就没有故人了。

  西湖想必是最常见的。有多少文人雅士为西湖写过文章,写过诗,谱过曲。“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写的就是西湖夏天美丽的景色。西湖中最出名的就是苏堤和白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在此留下了足迹,无疑是浙江人最扬眉吐气的。当初显然一开始不是为了文化,而是为了老百姓而兴修水利的,为了造福人类,而在此留下了两条生命的堤坝。现在人们已经把他们当成了艺术品,当成我们最为自豪的事物。雷峰塔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白娘娘为了报答许仙的救命之恩而放下自己千年的修行,找上了许仙。最终的结果在雷峰塔下度过了孤独寂寞的日子。这是她的悲剧,是她向往人间的悲剧,可怜的白娘娘。

  大概,每一处古迹都有一些它自己的历史和故事,值得我们去一一品味。在时间的流逝下,那些曾使我们骄傲的事物成了现在我们口中的佳话,值得我们去浏览的好地方。合上书本,心里有无限的感慨,如果只是单纯的赞叹,永远也不会有更高的感慨。要领略祖国的伟大精神,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3

  1、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2、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掏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

  3、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4、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

  ——摘录自第七章《都江堰》

  1、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

  2、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摘录自第八章《三峡》

  1、文人总未免孤独,愿意找个山水胜处躲避起来;但文化的本性是沟通和被理解,因此又企盼着高层次的.文化知音能有一种聚会,哪怕是跨越时空也在所不惜,而庐山正是这种企盼中的聚会的理想地点。

  2、难道,庐山和文人就此失去了缘分?庐山没有了文人本来也不太要紧,却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种风情,就像一所庙宇没有晨钟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没有流盼的眼神。没有文人,山水也在,却不会有山水的诗情画意,不会有山水的人文意义。

  3、是的,凡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人物,总不会以轻慢浮滑的态度来面对天地造化,他们不相信人类已经可以盛气凌人地来君临山水,因此总是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山水熔铸在一起,读他们的山水诗常常可以感到一种生命脉流的搏动。

  ——摘录自第十章《庐山》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4

  在这篇散文集中,余秋雨先生与其说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倒不如说是通过自己的内省,在完成这次文化之旅。他行走在古迹中,也穿行在历史里。

  他在和自己对话,也是在和历史文化长廊里的某个影像对话,或者,他只是在诉说。

  诉说着什么?诉说着他的思索,是作为一个中国文人,在特定的时点,面对中国先贤,诉说着中国文化的遭际;面对中国的未来,留下着这一代文人的思索;也是面对着这个时代,探讨着某种可能。

  烟波浩渺的'古卷,璨如星海之文化,需要的正是这种文化自觉与内省。

  也因此,读来甚是感触。

  一、让历史照进现实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让历史照进现实。

  想起某一年在河南,一路上经过伏羲台、虎牢关、杜甫故居,倘若没有一定的历史积累,这无非就是几个地名,但当你了解了那些历史后,你会不自觉地想到上古传说,想到千年前人喊马嘶的古战场、想到杜甫笔下的大唐劫难,你所经的无非几个地方,而你的灵魂早已穿越千年。

  这也是《文化苦旅》格外动人的地方,看上去是作者在空间上,在古迹之间的穿行,而其实,他所谓之旅,却更是时间概念上的,在文化历史中的思索。

  你的人生路程没有变化,但你的人生厚度却是叠加的。

  显然,对于历史,对于文化,仅仅是了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反思,反思我们了解的历史的真实性,反思我们如何摆脱魔咒似的朝代更替,反思我们文化的局限性,以及文化如何优雅而独立地穿行于世俗间,其一“苦”字何其传神。

  二、从现实折射未来

  这也是《文化苦旅》给我的思考,余秋雨先生没有躲在象牙塔,而是行走在路上,生活在人间烟火中。同样,这也是路遥等人给我的思考,路遥对于现实生活的苦难,甚至有时候有一种迷恋,正是这种扎根于生活的态度,又能抽离出生活的能力,才能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

  对于中国的未来,文化人的思考不可或缺,而文化人的思考,必须立足于现实,从现实中凝结思想,从思想中折射未来。

  三、再看人生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这都是苏轼,而心境却有云泥之别。

  不滞于物,不殆于心。

  而这,也只能是不断修行了。作者:高建斌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

  因为《文化苦旅》我走近余秋雨。

  还记得那时青春年少,轻狂无知,在书架上瞥见了他的名与作品,那书架是那样高啊,我不屑地走过了,没有人知道我的不屑中有许多许多的敬畏。那让我不敢顾盼的高度渐成了心中最神秘的暗泉,也许正是这份感觉拉着我走近了他。

  他有许多头衔和称号,许多鲜花和掌声,但在我心中,他只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旅人。

  历史与现实隔着一段距离,正是这段距离把祖国山山水水中沉淀的文化层层剥离,于是在明媚的湖光山色中,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有谁在览尽名山大川后找到了其中博大精深的内涵了呢?

  然而,终于有一个人肯在旅游的时候背起沉甸甸的文化,将沉埋于山水间的历史,执着成一程苦苦的.旅行,读后感《文化苦旅读书笔记4篇》。他在山水之间捕捉文化的气息,在文化中探索人格的美丽,于是山水活了,历史活了:西湖水里亭亭走出了苏小小与白娘子,都江堰边默默伫立着李冰,天心阁的风雨飘摇着历经劫难的书香,莫高窟的绚丽蒸腾着千年不枯的生命,《广陵散》的余音来自历史深处,勾魂摄魄、浩淼的洞庭湖神秘而广大……几千年的沉淀重新在人们心中摇曳生姿起来。

  读余秋雨,就像顺着涓涓溪流寻找文化的归宿,追溯文化的渊源。

  读余秋雨,就像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览尽历史的画卷。

  读余秋雨,就像与一位隐士谈话,袅袅茶香中体会历史与文化的沉重。

  读余秋雨的时候,就会觉得生命的本体贴近了历史,贴近了文化,心灵静了下来,世界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