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毅》的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3-12-17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坚毅》的读书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坚毅》的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坚毅》的读书心得体会

《坚毅》的读书心得体会1

  《坚毅》,刚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便被吸引,它不是一本功利性的成功学书籍,她写出了常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当身陷困境时是如何自拨的。

  当你读到哭泣、沮丧、被鄙视甚至想要放弃等描述时,你的内心是否被小小的触动,你惊讶于“你们也有过这种体验?“当你读到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咬咬牙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在快要倒下的前一秒斩获成功的描述时,你是否也回想起过往,心头涌起一阵酸楚的喜悦?坚毅到底是什么,是一份坚持、是一股毅力,还是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们为什么要坚毅,我不知道坚毅能带给我们什么,我只能尝试着从书中找到答案。

  阅读本书时,我的脑子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个又一个的画面,我想起了《阿甘正传》中的那个天生智障的小镇男孩阿甘,奋力向前奔跑想摆脱身后纠缠他嘲笑他的小伙伴,他拖着假肢拼命奔跑,他越跑越快,像风一样,他的假肢叮呤咣啷散落在身后,那轻脆的假肢散落的声音萦绕四周,像是对夙命的嘲讽,也是对阿甘的.欢呼。

  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求赎》中蒙怨入狱的肖恩,为了重获自由,他用一把小榔头,花了20年的时间,在人身控制极为严格的法西斯监狱凿出了一条逃生的小隧道,最终成功的自我求赎。

  我想起了莫言,一个山东高蜜的农民,没读过几年书,凭着对文书创作的热爱,默默写作数十载,最终在20xx年获得最高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坚毅创造了奇迹,让人重获了自由,让一个普通人从平凡走向了辉煌。

  但凡在人生的道路上赢得过成功的人,或大或小,无一不是具有坚毅的品质,具有对某一终极目标的最高专注。

  最近我喜欢上了跑步,跑步是一项极为枯燥的体育运动,但有体育爱好者说:跑步时身体会分泌一种称作多巴胺的元素,它能认人兴奋,你会爱上跑步。对于一个从小到大视跑步为魔咒的人来说,我始终无法感受到这种快感,我经常感觉到肺都要炸了,无法呼吸,脚步沉重,我咬着牙继续向前,但耳畔时不时有个声音冒出来:行了,就这样吧,我几乎就要放弃。但当我倒数还剩下的圈数时(开始跑步时我会给自己设定跑几圈的目标),我的脚步变得轻快,呼吸也顺畅了,完成目标时大汗淋漓的感觉让我下定决心明天继续,坚毅让我不断打破魔咒,突破自我。

  村上村树在战胜了超级马拉松后感悟到:

  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人生也是如此。

  坚毅,是对最高级目标的致敬,希望我们都拥有坚毅的品质,在人生的道路上无怨无悔,一路向前。

《坚毅》的读书心得体会2

  感觉太过笼统,总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为此我去TED演讲的官方网站上看了一遍安杰拉·达克沃思关于“坚毅”的演讲,这段约6分钟的视频,播放次数已经突破了1000万,《坚毅》也正是因为这段视频一炮而红。在看完这段6分钟的演讲之后,我对《坚毅》一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回炉再造,我又回头继续细读了一遍《坚毅》。

  细读这本书,我认为安杰拉·达克沃思本人就是“坚毅”最好的代言人,这不是因为她在书中所表现的一贯坚强,恰恰相反,她可能是少数会在书里写自己哭泣的心理学家。读完安杰拉·达克沃思的个人经历我认识到了,一味鼓励努力和坚持,但凡没有成功就是不够努力和坚持的成功学都是不负责任的流氓行为。

  安杰拉·达克沃思所定义的“坚毅”指的是目标的热爱和长久的坚持不懈,当下社会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坚持”二字都从内心深处感到为难,甚至是极力的抗拒。我认为大概是因为我们从小就被迫坚持了太久。为了父母对我们的的期望,为了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也为了大家眼中的成功。但是,没有热情的坚毅正是很多人没有快乐只有痛苦的根本原因。

  我相信,很多人不是不能坚持,而是没有找到心怀热情的目标。事实上,环顾四周,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坚持一种“正确而无趣”的生活。诚然,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压抑自己的理想,甘于平庸生活的人其实也有一种“坚毅”,只是这样的“坚毅”带来的是生命力的丧失和社会创造力的毁损。

  “坚毅”的前提是找到我们的热爱的事业及人生。当然,热爱也未必会让坚持变得总是可爱有趣。如今社会是一个任何事情都必须有趣的时代,我们越来越不能接受痛苦和无聊。太多的成功故事似乎都是在轻松的玩乐间完成,那些成功者脸上的表情总是那么愉悦轻松,似乎那些受苦才能拿到的'成功都不值一提。比起每天早晨4点起床的成功者,我们似乎喜欢传扬那些每天睡到自然醒,轻轻松松就少年得志的人。比起苦干的故事,我们似乎永远更喜欢偶像和神话,大概是因为这极大地满足了人类对天才膜拜的虚荣,也让我们的内心得以平衡—“不是我不努力,是我没那个命”。但是阅读本书会再次告诉我们那句大实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

  安杰拉·达克沃思在研究了很多成功者后提出了她的成就公式:天赋×努力=技能,技能×努力=成就。即便我们有超越常人的天赋,两个公式中的努力依然不可或缺,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没有拥抱无聊和沮丧的能力,我们也就可能无法有所成就,因为几乎所有的成功中都少不了一种叫作“刻意练习”的努力。在中国有句古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但是过程可能一点儿也不好玩,甚至很痛苦,就像运动员一遍遍重复同样的动作,不断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一样。我们的很多人很容易就把努力过程中的不舒服和不快乐归因为“我没有天赋”、“我不适合做这个”,其实,这些都不过是偷懒的借口。就像有人指出的,有时候“感觉好”也要让位于“有成长”。而最终的成长可能会让我们收获游刃有余、行云流水般的巅峰体验。

  既然安杰拉·达克沃思提出的成就公式是一个乘法公式,那也意味着如果我们在某个方面天赋很低,就算付出极大的努力也可能没什么大的成就,所以选择努力的方向很重要。不过,就算我们无法取得和高天赋人才一样的成就,至少可以比现在做得更好;辛勤的汗水未必能让我们达成卓越,但是至少勤能补拙。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总有一些事情我们做的比别的事情要好。只要刻意的经常练习,我们就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让自己变得更坚毅。但是,成长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成长心态”,即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改变。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当今的很多人不是输在努力,而是输在不相信努力。努力与坚持未必能实现所有目标,很多艺术家和革命者都没机会看到自己的理想成为现实,比如梵高和孙中山,但是这种努力与坚持能带给他们人生的意义感和成就感。现代人的空虚不再是无事可做,恰恰相反,我们有太多事忙不过来,以至我们常常怀疑这些事情究竟有什么价值,这种无意义感让我们更脆弱,也更容易放弃。所以《坚毅》一书中也提到,当我们知道为什么坚持,当我们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不只对我很重要,对其他人也有价值”时,我们就更容易克服困难。所以,那些把工作看作使命的人更可能坚持不懈,就好像有些人在爱上一个人或者为人父母后会变得更勇敢也更坚强一样,因为他们发现有人需要自己。

  虽然本书讲到了很多成功者的坚持,但是毋容置疑,有关成功的影响因素太多了,即使我们有天赋也够坚毅却可能没赶上好时代,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也许还会遇到更强的对手,用任何单一因素来解释成功都是小看了造化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们至少可以选择如何度过这一生,比起不可控的成功,幸福也许更重要,也更切实。

  找一件我们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吧,数十年如一日地做下去。无论是否成功,我们都会努力活成一个让自己尊敬的人。

《坚毅》的读书心得体会3

  成长心态的人更容易坚毅,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作者对20xx名高中生的成长心态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具有成长心态的学生明显比固定心态的学生更为坚毅。更重要的是,更坚毅的学生也会获得更高的分数,而且他们毕业后被大学录取并坚持读完大学的可能性也更高。

  之后,作者又在年幼的孩子和老年人中做了同样的测试,在每一类样本中,我发现,成长心态和坚毅皆并肩而行。相信自己会成长,相信自己会改变,相信希望,并坚持去学习。接受失败,接受失败带来的伤心气馁,这并不可耻,谁还没有点情绪呢?但成长型心态能很快的摆脱悲观情绪,迅速的卷土重来。

  今天难得的一次向朋友吐了槽,控制在了极短的时间,就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并笑言:谁还没个需要吐槽的时候呢?接受失败,接受气馁,迅速调整心态,这是我的准则:责怪一个人控制在三句话内,吐槽一件事也尽量控制在短时间内。

  最近在我坚持读书写文章,我相信我的写作能力能进步,也相信读书能让我更加明白自己与世界,希望读书写作能改变我,不,是已经改变了我,希望能越加改变得更好。

  坚毅应该从小培养

  前些天在和人谈论教育问题的时候,我们统一的观点,是可以接受孩子的小失败,在遇到小危机时让孩子独立应对,失败也是经验,经历过失败的'孩子更坚毅。

  作者提倡孩子应该选择一项课余活动,并且坚持下去,我个人深表认同,一个喜爱的课余活动,不但有助于孩子的交际,也有利于磨炼他的意志,毕竟每个项目坚持下去都是不容易的事。

  结语:坚毅更多的指的是心态,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过“允可”,大意是允许认可自己或周边已经发生过的一切问题,不要一旦发生事情就产生为什么是我的受害者心理,从容接受,正确面对,理性解决。

  坚毅是用意志力坚持向目标前进,这个目标必须是好的,是自己热爱的,并且有希望达到的。坚毅代表的是内心的坚定与乐观,百折不挠,屡败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