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的教学计划

时间:2023-02-07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单元的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1

  教学内容:第96面---------第115面

  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即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规律,让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迁移,街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用数学的知识又分别编在这三个小节中,这样就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用数学这两部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分有合,使计算教学不至于枯燥单调。同时是让学生感到计算不仅仅是为了算出得数,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方法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引导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但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学生自己获取的。在算法多样化到算法最优化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种学习方法。总之,本单元的教材编排体现了三个特点:1、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2、算法多样化。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它是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用数学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数学学习,全球电信吏学生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不明确熟练地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课时安排:共约11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4课时

  3、5、4、3、2加几…………………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

  NO:19加几

  教学内容:96-98页(9加几)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例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第99面的第1、2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4、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

  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2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专项识字,编排了四篇课文——《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作为识字的语言材料。从内容上看,四篇课文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内容丰富多彩,有大自然、姓氏、小动物;从形式上看,有词串、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此阶段学生的语感特点。

  《春夏秋冬》通过情境图描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特点和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姓氏歌》这首小儿歌为学生列举了常见的姓氏,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中国姓氏文化的趣味,知道姓名也能帮助识字,拓展了学生的识字渠道。

  《小青蛙》以儿歌的方式创设识字情境,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构字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猜字谜》编排了两则简单有趣的字谜,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初步掌握猜字谜的基本方法。

  “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是听故事和讲故事,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倾听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以洪亮的声音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从而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语文园地一”安排了“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几个部分,通过形式多样的识字写字、阅读、积累等活动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书写能力和阅读能力。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级上半学期的学习,此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初步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本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安排了四篇识字课文,进一步鼓励学生拓展识字渠道,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促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但是由于受到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掌握的识字方法有限,难以对识字保持持久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鼓励他们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并采用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在指导识字中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同时要结合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在识字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单元51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28个汉字,积累相关词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词串、儿歌,背诵《姓氏歌》。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表示一年四季的季节名词,了解常见的姓氏.初步认识字谜这种文字现象。

  4.初步了解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5.初步认识26个字母,读准音,区分形。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学习姓氏儿歌、表示天气的词语等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4.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初步体会到中国姓氏文化和字谜的有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和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具体语境、情境,感受汉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兴趣。

  课时安排

  1.春夏秋冬………………………2课时

  2.姓氏歌…………………………2课时

  3.小青蛙…………………………2课时

  4.猜字谜…………………………2课时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3课时

  知识归类………………………… 1课时

  单元测评………………………… 1课时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实际长度的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能用毫米作单位估计、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以及用毫米作单位画线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实际长度的概念

  教学准备:直尺、一元硬币、大头针、铅笔芯、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两条同样长的垂直相交的线段

  让学生猜一猜:图中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老师:你有什么好方法确定吗?(学生:用尺量)

  2、老师:老老师这儿有两把尺,你量量看。

  教老师提供自制小尺:一把是一格1分米的,一把是一格1厘米的指名学生到前面用教老师提供的尺分别量两条线段

  老师:量得准吗?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学生:用我们自己的尺量)

  (依据新课程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来设计这一环节。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自然地提出了细化测量单位的要求。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

  3、老师:请你把自己的尺拿上来量一量,是()厘米带()小格。

  指名到前面量,并报出测量结果:都是9厘米带3小格

  老师阐述:原来两条线段一样长。这说明光靠眼睛看是不行的,还要动手量一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知1毫米

  老师:看来同学们的尺作用真大。观察自己的直尺,它和老老师的两把尺有什么不同?

  全班讨论交流:老老师的尺格子很大,而我们的尺有很多的小格子,能量得很准。

  老师:直尺上每1厘米之间都有很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板书:1毫米)指名到投影仪下找一找1毫米,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尺上也找一找。(全班交流:学生说出自己找到的1毫米)

  老师: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1毫米的特点吗?(学生自由说1毫米的特点)

  2、探索1厘米=10毫米

  (1)演示课件,让学生在截取的1厘米上找找1毫米,数一数1厘米中有()个小格也就是()毫米。指名学生到电脑上找一找,数一数

  (2)请学生任意选直尺上的相邻的两个数字即1厘米中间数一数有几毫米,可以用笔尖指着数。(学生自由数)

  集体交流,根据交流发现规律。

  老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厘米中有10毫米)

  课件出示:1厘米=10毫米

  老师:把你的发现悄悄告诉同桌。

  3、找一找,画一画

  老师:你能在直尺上找到20毫米吗?指名到前面找一找

  老师:你还能在哪儿找到20毫米?

  学生在尺上找出不同区域的20毫米,如4厘米到6厘米,8厘米到10厘米。

  老师:你能找到40毫米吗?指名上前找

  老师:很好!你能画一条40毫米的线段吗?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画,其余同学观察画法

  老师:请同学们画一条33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画好后,互相检查,选几个画得比较规范的进行展览。

  4、量一量,读一读

  (1)课件出示回形针图片,

  老师:你能读出回形针的'长是多少毫米吗?

  生:27毫米

  老师:你是怎么看出尺上是27毫米的?

  生:是2厘米带7小格

  (2)课件出示铁钉图,

  老师:你能读出铁钉的长是多少毫米吗?

  生:39毫米

  老师:你是怎么看出尺上是39毫米的?

  生:是3厘米带9小格

  老师:你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40毫米少了1格就是39毫米

  老师:你的观察方法真独特,值得我们学习。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量一量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每条边的长度。集体交流,指名到前面量

  2、估一估

  老师: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拇指宽多少毫米。

  学生大胆估计后,指名到前面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接近。

  3、两人合作测量信封中的物品(大头针、铅笔芯、一元硬币),并填写资料卡

  (1)先估计每一个要测量的数据,并填在表中

  (3)然后两人合作测量,完成数据表

  估一估量一量

  数学书的厚度()毫米()毫米

  大头针的长度()毫米()毫米

  铅笔芯的长度()毫米()毫米

  一元硬币的厚度()毫米()毫米

  集体交流后,提问:一元硬币的厚度你是怎么量的?(学生到投影仪下汇报测量方法并演示)

  4、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题目:

  (1)小鸣的身高是12米。

  (2)豆豆的铅笔长16毫米。

  (3)毛毛一下子能跳14厘米。

  (4)欢欢的牙刷长15分米。

  (5)匆匆数学本上的日期格长4厘米。

  (6)我们的新教学大楼高11分米。

  指名口答,改正题目中不恰当的长度单位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有哪些收获,你能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本领吗?

  2、测量生活中的小物体并以毫米为单位记录下数据。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4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通过几个数数,初步了解数数的情况,学会数数的方法。

  2、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通过操作,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4、掌握数数的方法,按一定顺序指导数数。

  5、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6、掌握数数的方法

  7、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不能有序地进行数数。

  8、不能熟练地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物体的多少。数字歌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操作法多媒体课件

  第二单元

  (位置)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觉它们的相对性。

  2、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正确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及其相对性。正确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及其相对性正确辨别“左”“右“及其相对性xKb1.Com数学常识“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实际体验法多媒体课件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认、读、写1——5各数,认识“>”“<”和“=”,用“>”“<”和“=”正确比较1——5各数的大小。

  2、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

  3、5以内数的组成。

  4、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用减法计算。根据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5、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6、0加几,仍等于几;0减几,仍等于几;0加0等于0,0减0等于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还是0。

  7、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8、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9、会区分“几个”和“第几”。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10、知道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的市场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11、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正确地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1、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12、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13、会区分“几个”和“第几”。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14、知道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的市场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15、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正确地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1、“>”和<”

  记住比较大小的时候开口对准大数。

  16、“几个”和“第几”含义的混淆。加号的来历

  “0“的来源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比较法

  直观演示多媒体课件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1、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4、初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6、初步建立图形之间的关系。圆柱的判断。趣味知识:聪明的'小猴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观察法

  动手操作多媒体课件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能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正确地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的位置。

  2、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进一步认识“>”“<”和“=”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5、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会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9、正确书写6—10,掌握6——10的计算方法。

  10、能正确、迅速的口算,培养数感。

  11、使学生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并列式计算。

  12、使学生能熟练掌握6——10的组成。

  13、进一步提高口算6_10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14、使学生掌握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15、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16、正确书写6—10,掌握6——10的计算方法。

  17、能正确、迅速的口算,培养数感。

  18、使学生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并列式计算。

  19、使学生能熟练掌握6——10的组成。

  20、进一步提高口算6_10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21、使学生掌握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2、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趣味知识:跷跷板上的数学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比较法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个位”“十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正确数出图中人和物的数量。

  5、掌握数的组成及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6、正确书写11——20各数。

  7、熟练地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8、熟练解决两数中间间隔问题。

  9、正确数出图中人和物的数量。

  10、掌握数的组成及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11、正确书写11——20各数。

  12、熟练地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3、熟练解决两数中间间隔问题。

  14、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趣味知识:奇妙的数字“2”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演示法

  讨论法多媒体课件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辨析能力。

  4、使学生掌握看整时的方法,学会看整时。

  5、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是将的良好生活习惯。

  6、使学生掌握看整时的方法,学会看整时。

  7、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是将的良好生活习惯。区分时针和分针钟表的由来养成守时、惜时的好习惯。观察法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在理解?理的基础上,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学习数学,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正确计算9加几。

  5、理解“凑十法”。掌握用“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口算小数加大数。

  6、正确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

  7、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8、对同一个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

  9、能够利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10、正确计算9加几。

  11、理解“凑十法”。掌握用“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口算小数加大数。

  12、正确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

  1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4、对同一个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

  能够利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15、数位对齐

  16、进位的方法及熟练掌握。

  趣味知识:聪明的高斯培养合作意识和方法,激发求知欲,体验成功的喜悦。实际操作法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5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6

  一、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形式灵活,简单易行,趣味性和观赏性强;有鲜明的游戏性和竞赛性。所以很容易被学生喜爱,也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课是单元第4次课,主要是双手胸前传接球在行进间的几种应用:要求在运球移动中完成传接球技术,并把三人跑动中传接球作为技术拓展和素质补充,着重培养学生传接球技术在实践中综合应用能力,为后继内容的综合运用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为初一新生,在学过广播操和技巧以后,课堂常规、学习习惯都已初步形成,学习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学习本单元前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篮球,每班只有1-2个有球性基础。本单元针对学生的实际安排了篮球球性练习入手,学习原地运球、运球移动、传接球到移动中传接球;原地投篮到与运球移动、传接球相结合的.投篮。内容的连贯性和难度的递进性较强,教学组织上灵活运用趣味性、游戏性,结合形象化语言和动作导入。因为内容的关联性和难度递进符合学生实际,加上篮球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和游戏性特点,所以学习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学习能力也能得到不断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和掌握传接球在行进间的综合应用,内容包括运球移动中传球,运球移动中传球侧身跑接球移动,侧身跑中传接球。前面三节课分别学了移动技术、运球及移动技术、传接球及行进间运球传接球技术。本次课是在复习四角运球、传接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定距运球、传球侧身跑、接球再运球,也进一步巩固了传接球在行进间的运用能力。难度上递进合理。而三人行进间传接球降低了跑动中两人传接球的难度,既是主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又是辅教材素质的发展与保证。在课的导入部分安排了运球趣味跑内容,既巩固了运球技术,又达到热身作用,同时因趣味性安排和队伍组织的变化多样,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热情。行进间球操在原地球操的基础上设计了让学生四列横队跑成四个圆进行练习,保证活动开肢体各环节,也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球性。整个导入部分和四角运球、传接球都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为主教材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基础。

  四、课的特色:

  1.本课分运动主线和运动辅线,辅线是主线任务完成的保证。主线的内容为传接球在行进间的综合运用,既四角运球、传接球,定距运球、传球侧身跑、接球运球,三人行进间传接球。辅线的内容为运球趣味跑,行进间球操,三人行进间传接球。主要是巩固运球移动技术和发展球性,以及发展学生的速度和灵敏素质。

  2.内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强,难度安排递进合理。

  3.课的组织穿插游戏和比赛,队伍组织和调动多样,都起到了调动情绪的作用。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7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包括《识字4》、《识字5》、《识字6》和练习4。

  二、单元目标

  1、认识3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18个生字。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3、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4、了解大城市里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体会祖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成就。

  5、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增加语言积累。

  三、单元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

  2、结合插图,在想象中诵读韵文。

  四、单元课文间的联系:

  《识字4》带我们到大自然,认识昆虫。《识字5》带我们到海边,认识美丽富饶的大海。《识字6》带我们到城市,看看现代城市新面貌。

  五、单元课时安排:

  《识字4》 两课时

  《识字5》 两课时

  《识字6》 两课时

  《练习4》 三课时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8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课文有:识字1、识字2、识字3和练习1。

  二、单元目标:

  1、认识39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22个生字。认识基本笔画13种,认识田字格。

  2、能用普通话正确地诵读课文,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训练学生健康的生活常规,了解公园里的景物与设施。

  4、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三、教学重点:

  1、认识39个生字,认识基本笔画13种,能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22个生字。

  2、在想象中诵读课文,体会优美的意境。

  3、训练学生健康的生活常规。

  四、教学难点:

  1、运用拼音读准字音,学习基本识字方法。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正确、流利地诵读诗歌。

  五、单元课文间的联系:

  《识字1》是一首古诗,读来琅琅上口,主要学习一至十这些常用的汉字,学习横、竖等基本笔画。《识字2》、《识字3》都是词串,让学生把词语与图、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识字。

  六、单元课时安排:

  《识字1》 两课时

  《识字2》 两课时

  《识字3》 两课时

  《练习1》 三课时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应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无奈,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手指》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三、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四、教学措施

  1、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加强生活指导,积累运用。

  3、引导阅读课外读物,感悟表达方法。

  五、教时安排

  13——15课时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10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即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规律,让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迁移,街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用数学的知识又分别编在这三个小节中,这样就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用数学这两部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分有合,使计算教学不至于枯燥单调。同时是让学生感到计算不仅仅是为了算出得数,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方法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引导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但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学生自己获取的。在算法多样化到算法最优化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种学习方法。总之,本单元的教材编排体现了三个特点:

  1、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

  2、算法多样化。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它是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用数学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数学学习,全球电信吏学生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难点

  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课时安排

  共约11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4课时

  3、5、4、3、2加几…………………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11

  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是以“汉字家园”为主题编排教学内容的。本单元选择了五篇识字《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通过这一组识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在具体语境中,了解象形字的特点,学习用归类法识记汉字。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和10个笔画。

  2、学习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象形字识字、看图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初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3、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5、学会清晰表达,爱护自己,尊敬别人,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

  6、学会用较慢的速度朗读、背诵课文。

  7、了解课外阅读的途径,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重点

  1、会写17个字和10个笔画,认识40个生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4、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5、背诵《咏鹅》

  教学难点

  1、会写17个字和10个笔画,认识40个生字。

  2、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4、了解课外阅读的途径,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材联系

  通过这一组识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在具体语境中,了解象形字的特点,学习用归类法识记汉字。

  教学措施

  1、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教学多媒体,在语境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在发现中学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识字教学时,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阅读竞赛活动等,使儿童通过与汉字反复见面,逐步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也能认识。

  3、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如,认姓氏字,认各种标牌上的字,从电视、广播中认字,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形成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认的字。

  教学设想

  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要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学生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相信所有学生最终都会成功地完成识字任务。

  3、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恰当运用识字方法。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尽相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认识汉字。如,可以让学生交流这些字你认识哪些,是怎么认识的?不认识的字该怎么记?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生字。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12

  新学期已到来,我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繁忙而有序地教育教学工作中,使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有效地、有序地贯彻新的教育精神,围绕我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要求制定初一年级上册政治三单元教学计划:

  【攻坚克难 学海导航】

  1.兴趣与情趣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情趣和兴趣是有区别的。兴趣是短暂的,是经常变化的,而情趣是持久的,是稳定的。情趣和兴趣的联系非常密切。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兴趣可以升华为情趣。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事物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和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

  2.正确认识好奇心与兴趣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兴趣的起点是好奇心,由于有了好奇心,人们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兴趣。要发展和培养生活情趣,就必须从保护、培养、发展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入手。但是也有一些不良的流行刊物,如来自日本、香港的关于凶杀、鬼怪、恐怖的卡通漫画书、画报等。同学盲目地跟着别人传看这些读物,对于这样的好奇心、从众心理,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看待,对不健康的'兴趣要坚决制止。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命题预测 把握方向】

  情趣是期末考试的考查重点,题型一般以选择、简答、漫画分析为主,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情趣与兴趣的关系、高雅情趣与庸俗情趣的不同内涵、高雅情趣、庸俗情趣的影响、如何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等。预测期末出题会结合一些热点材料,如结合一些因追求高雅情趣而在学习、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的事例考查高雅情趣的积极意义,或结合一些因追求庸俗情趣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人的事例考查庸俗情趣的消极影响,或结合上述事例谈一下如何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等。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结合社会热点材料或者身边的事例来理解、把握。

  【关注社会 链接热点】

  1.20xx年7月4日,北京市某校学生张伟华(化名)在妈妈的带领下找陶宏开教授寻求帮助。张伟华最近迷上了网络游戏,甚至到了痴迷状态。为了弄钱上网,他竟然去抢劫。

  2.20xx年6月12日,教育网报道,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调查表明,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如好奇、受他人不良影响、上当受骗等。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13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我的母亲》——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的形象。

  《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第一本书”折射出的是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列夫托尔斯泰》——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再塑生命》——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那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2、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

  3、学习细腻描写人物言行的方法并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

  1、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感情。

  2、学习传记和回忆录的写作方法,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细心揣摩其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情感表达。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体会人生奋斗的意义,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思考、感悟社会人生。

  2、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揣摩文章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浓郁的感情色彩等。

  四、教学设想(措施和方案)

  1、本单元的文章具有浓厚丰富的人文内涵,涉及深广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自主地查阅搜集资料,培养他们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时引导学生质疑,在探讨交流中加深文意理解,领会文章艺术表达的特色。

  3、叙事性作品比较适合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揣摩玩味作品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感情。

  4、品味名家的人生历程,诱发学生的人生体验,感悟社会人生哲理。

  五、教学课时安排

  《藤野先生》2课时《我的母亲》3课时《我的第一本书》1课时

  《列夫托尔斯泰》2课时《再塑生命》1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

  单元检测及讲评2课时合计:13课时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14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

  第一课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全课12个词语,分成四组。第一组词语表现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大的传统节日的庆贺方式;第二组词语介绍了清明节的习俗,人们在春光明媚、万物滋生的季节,借扫墓的机会,踏青郊游;第三组词语介绍了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以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全课图文并茂,接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诵读“词串”,既能丰富学生知识,了解民间风俗,又能积累语言,感受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第二课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桂林山水”这一中心内容,安排了12个词语,分成四组。第一组词语展现了桂林山水的全貌;第二组词语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富有民族情调的画面;第三组词语介绍了著名的三个景点;第四组词语着重描

  绘了漓江的景色,小竹筏在水中游,鸬鹚在水中戏,这生动有趣的画面尽收画廊中。根据这四组词语还配以相应的图画。全课读来琅琅上口,有韵有味,学生边读边欣赏,边读边想象,真正融入词语所展现的画面中。这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又能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受到美的熏陶。

  第三课分别用图表的形式按实物图、古文字、偏旁的字形形象地提示了“木、禾”、“竹字头、草字头”两组偏旁发展演变的过程,使小学生初步认识到“木、禾”、“竹字头、草字头”所表示的不同意思,有助于学生辨析形近偏旁。课文安排了12个词语,分成4组。第一组词语是两种树木的名称及其制品,生字都带有木字旁;第二组词语是两种农作物的名称及其总称,生字都带有禾木旁;第三组词语是三种用竹子做成的物品,生字都带有竹字头;第四组词语是三种植物,生字都带有草字头。课文配有两组图画,分别于两组词语相对应,意在帮助学生看图识字(词)。

  第四课分别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日、目”和两点水、三点水两组形似偏旁的本义,并进行辨析。第一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都与太阳有关,生字都带有日字旁;第二组说明了眺望或瞄准都离不开眼睛,生字都带有目字旁;第三组让学生认识寒冷的冬天的景象,所列生字都带有两点水;第四组让学生认识我国著名的河海,带出有三点水的生字。四组词语都配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插图,课文图文并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图文对照中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练习一共安排了5个板块,内容包括认清笔顺、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练习重点。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2、 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3、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认识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4 、认清笔顺。学习部首查字法。练习写字,注意写好横画多的字。熟记四条成语。说话要注意姿势。

  单元重难点:

  识字写字。目标3。

  教学安排:

  评讲寒假作业 2课时

  习惯4 2课时

  识字1 2课时

  识字2 2课时

  识字3 2课时

  识字4 2课时

  练习1 3课时

一单元的教学计划15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包括《人有两个宝》、《升国旗》、《江南》、《我叫“神舟号”》四篇课文和练习2。

  二、单元目标

  双基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29个生字,2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种新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情意目标:

  1、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2、让学生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四、课文间联系:

  四篇课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中生字由易到难。课文内容以“爱国”为主要情感线索,从《人有两个宝》的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到《升国旗》中对国旗的尊敬,再到《江南》领略祖国江山美好风光和最后的《我叫神州号》为祖国科技事业自豪,都教育学生要学习创造,为祖国作贡献。

  五、课时安排:

  《人有两个宝》两课时

  《升国旗》两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