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说课稿

时间:2022-11-2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综合实践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实践说课稿

综合实践说课稿1

  本学期我们学校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组开展一次主题为“搭纸桥”的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有一个活动为用纸制作桥梁模型,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除了美观,关注较多的就是做出来的桥是否结实。为了我们组织了全体同学的大讨论“桥梁是否结实与什么有关?”讨论中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观点。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的本质在于活泼的生命,在于火一样的热情,在于探究的兴趣。陶先生的观点实践探究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而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的是锻炼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等。为此,我们决定来上一节探究活动课。

  最初,我们的课题定为“桥的承受力”,我们以为相对于“搭纸桥”来说,“承受力”的研究更有意义,更丰富些。

  桥的承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建桥的材料、桥墩的数量、桥的外形、桥面剖面形状等好多,其中桥面剖面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最复杂。所以,我们设计老师或学生上台一一操作演示前几种简单的.关系。比如,将不同材料的桥面进行试重对比,说明材料不同,承受力不同。用桥墩数量的多少试验承受力的大小不同。最后再让学生分组做实验研究不同剖面形状的桥面,承受力不同。

  每次试讲,总是感觉师生共同演示的过程很别扭。内容简单,让人感觉浪费时间;又干扰本课的重点——剖面形状的改变对承受力的影响;还让更多的学生缺乏操作实践,只是一味地在看。

  各种因素与承受力的关系能否让各组自己选择研究呢?尽管表面上每个组都在实验操作,可是有的太简单,有的太复杂,收获肯定不一样。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舍弃简单的内容,抓住重难点来上呢?所以,最后我们确立了“搭纸桥”这一课题。

  课题的确立,让我们思路清晰了。我们通过魔术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为什么桥的承受力改变了?接下来,又对问题进行了大胆地猜测:是不是与桥面的剖面形状的改变有关?然后通过对比试验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桥面剖面形状改变,桥的承受力改变了。实验后,我们又设计了一个搭纸桥比赛,将实验所得应用于实际操作。比赛完,我们又有一段文字加图片加解说的一段资料,说明桥的承受力与很多的因素有关,既扩大了孩子们的视野,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为下节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整堂课,孩子们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很多的学生看到自己设计的桥面禁住了那么多的钩码,激动不已。他们积极参与,大胆操作,敢想敢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实践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见,综合实践活动十分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此理念的主导下,我设计了《小小超市》这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这部分内容只有一个知识点:就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材借助“小小超市”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采用现场模拟的方式,展现了一个超市的真实情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扮演售货员与顾客,用对话形式提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几个单元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2.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在活动中懂得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付款方式的多样性。”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我以尝试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和品德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我采用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以尝试教育为原则,以训练实践能力为目的,力求做到把信息技术运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说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售货员帽,经理牌,钱盒,文明顾客星,会员卡。布置3个柜台,设置“玩具区”、“食品区”、“学习用品区”。

  学生:每人准备2-3件商品,了解物品价格,制作价格牌。准备若干模拟人民币,自带一个钱包。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本着“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贯穿于课的始终”的原则,以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学教学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按照“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创办超市 ,招聘员工,模拟购物,经历实践,发表感想,总结延伸”的程序组织教学,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四大环节:激趣引入、创办超市、模拟购物、交流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生活,学会把知识综合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下面我就以教学程序为框架,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具体说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约5分钟)。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课一开始,我先给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情境:出示学生喜欢的虹元超市的图片,一下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们喜欢逛超市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时出示课题。我这样设计,借助“小小超市”这一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把学生带入到快乐的学习情境之中,使课堂一开始就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2、创办超市,招聘员工。(约15分钟)

  通过抢答考题,确定3名学生为售货员3名学生为部门经理,其余的学生扮演顾客。老师扮演超市总经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模拟表演推销商品。

  我这样设计,除了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也反映了在日常生活中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时经常出现的几种情形。例如,计算买两种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卖东西时怎样找零,买东西时钱不够怎么办,怎样比较两种商品的价格,等等。这些情形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或将来会遇到的,通过这种现实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充分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模拟购物,经历实践(约12分钟)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培养实践能力”。鉴于此,我设计了此环节。具体的我是这样设计的.: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卡片购买商品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充分让学生展示选购货物的自主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体验自主的快乐,通过活动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大家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里,在设计上我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了满足。而这,无不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同时,很自然地进入到第四个教学环节:

  4.发表感想,总结延伸。(约8分钟)

  1)交流在活动中各自购买了哪些物品,自己是怎样付钱的。

  2)分享买东西的感受。

  3)工作人员谈一谈自己的经验。

  4)表扬获得文明顾客星和会员卡的孩子。

  5)给小小超市提建议。

  这样,让学生各抒己见。展示自己选购物品的自主性,以及合理安排零用钱的巧妙之处和购买物品的经验方法。同时,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懂得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珍惜每一分钱,把钱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和最适当的时候,做一个有主见、善理财巧安排的好学生。我这样设计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到此,整个教学过程全部结束。

  六、教后反思

  1.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我想,孩子们的快乐可能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成人世界的向往,教学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我则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着,看着他们在“小小超市”里游刃有余的“经营”,争先恐后,不甘示弱。直到把“超市”的商品买完。我被他们的执着感动了。听着他们率真的回答,我被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征服了。我发现在这节课中,数学已成为他们接触生活,了解生活,融入生活的得力助手。

  2.由于孩子第一次上这样的活动课,他们的目光被外界的变化所吸引,好多孩子课堂纪律不好,只是跟着别人玩,跟着别人快乐着,没有进行自己的数学思考。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3.由于教师的疏忽,超市开业时播放的喜庆音乐和学生购物时播放的轻音乐没有达到设想的效果

  4.上完这节课后,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班容量小点,学生的自控能力好点,课堂效果是不是要比这节课好。于是我在一二班做了试验。把学生分成了两个小班,分别安排了同样的活动内容。虽然平时一二班的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及一一班,但当时课堂上孩子畅所欲言的场景真的感动了我。

综合实践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走近山腰海盐》。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背景主题的确立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对孩子来说,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因此,我们在选择综合实践课内容时应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实际来确立。也就是说要从孩子的生活环境出发,依托自然资源,融科技、艺术、学科知识为一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在我们的家乡-----山腰,“肩胛当路行,脊背作盐埕”的山腰古谚语诠释了山腰先民“煮海为盐”的艰辛与创业的坚韧。而作为泉港的经济强镇----山腰,自古以来便是产盐盛地,是福建省最大的食盐(载体盐)生产和出口基地。我们学校—山腰第二中心小学就处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走近山腰海盐》的探索将引导孩子们探究家乡的海盐,亲历海盐的晒制流程,了解古代制盐和现代制盐的技术革新以及多彩的盐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为此,我着眼学生的发展需求,将学生带到了“走近山腰海盐”的探索活动中。

  二、活动目标的制定

  (一)认知目标:接触海盐,丰富对海盐的认识,使学生了解海盐的生产、作用、文化。

  (二)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探究问题等综合实践能力。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体验探究活动中的乐趣和成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三、活动理念的设计

  《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与合作能力。

  本次活动的设计理念是以《综合实践课程标准》为依据,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调查、采访、实地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去亲身体验和感受海盐文化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

  四、学生情况的分析

  我们学校很多孩子来自盐工家庭,从小生活在山腰盐场的周边,对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确立的主题展开讨论,进行小组分工合作,能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小范围的调查、采访,具备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懂得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加工整理,并乐意把它呈现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当然,他们在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方面还需教师的引导。

  五、活动方法的指导

  学生始终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鼓励学生采用调查、实地体验、采访、上网查询等方法进行探究。教师“退居幕后”,把调查的方法教给孩子,把实践的机会还给孩子,把快乐的体验留给孩子;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学习、交流。

  六、活动时间的安排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即“活动导航”、“实践体验”、“成果展示”、“活动延伸”。用时4周。

  第一阶段(活动导航)用时1周:了解活动背景,明确活动目标,小组分工、制定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用时1-2周:组织各小组成员搜集记录海盐的晒制过程、制盐技术的革新、进行实地调查及美丽的海盐文化等实践活动资料。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用时1周:各组制作、展示成果并对活动进行交流。

  第四阶段(活动延伸)用时1周:继续引导学生探究海盐的精加工,继续关注山腰盐场博览园的开发和建设。

  七、活动过程的设计

  ◆第一阶段——活动导航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一上课,我就播放山腰盐场海盐传统晒制技艺的视频,(教师上课的照片)孩子们一下子被“阳光与海水的骄子”所吸引了,紧接着出示一组数据,(ppt: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盐场,地处海西绿色石化港口新城泉港区中心区,是一个产盐历史久远的南方海盐生产企业,也是我省第二大国有盐场,最大的食盐(载体盐)生产基地,全国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被福建省盐务局誉为“全省盐业系统的排头兵”。追溯山腰盐场的产盐史,最早是清朝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至今已有217年历史。企业现辖有埭港、菜堂、钟厝、东海、五四、南海、西海、下江8个工区、57个生产班组,在职盐工1600多人,在岗盐工862人,退休职工2130多人,生产面积近9万公亩,年生产能力9万吨,年实现产值4500万元,上缴税收近千万元。企业积极开展转型发展,开发盐文化生态观光项目.)孩子们发现福建泉州泉港区是一颗镶嵌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版面上的耀眼明珠。这里不仅有国家大型石化基地,还有一座两百多年历史的盐场——山腰盐场,也是福建省最大的食盐(载体盐)生产和出口基地。孩子们很快就被震撼住了,一种家乡自豪感油然而生,纷纷提出了自己想探究的问题了。

  2.共同探讨,确立主题

  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引导孩子进行筛选和归类,最后我们共同确立了3个即将探究的主题:(1)海盐的晒制(2)制盐技术的革新(3)多彩的盐文化。

  3.分组讨论,制定方案

  指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组合成三大组,自行推荐组长,并共同制定活动方案。接着,我指导各组同学交流活动方案,同学们不仅能对别的小组活动方案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意见,还能根据别组同学提出的意见完善本小组的活动方案。整个过程孩子们各尽所能、各负其责。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活动方案图片)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

  在实践体验阶段,我组织、引导各小组成员经历海盐的晒制过程、实地调查访问制盐技艺的改革及体验海盐制作,进一步加深对海盐的认识。

  (孩子们在这一阶段要去收集、处理、应用大量信息,通过探究、调查、访问、考察、实地体验等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去亲历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学生,给予学生独立的思考过程,充分的实践空间,并参与到学生活动,督促并指导学生落实好活动方案,做到对学生活动的“勤问”、“勤点拨”。)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在“成果展示”这个环节,我根据每个组的活动内容、收集的资料、获得的成果等方面,指导学生采用丰富多彩、动静结合的表达形式来展示活动收获。尽可能地使展示方式多种多样、生动活泼。

  第一组同学展示“海盐的晒制”。(ppt)(实地)

  你们看,这是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采访盐工,向他们了解海盐的晒制过程的情况,并做好了采访记录。他们还通过现场实践用相机记录下他们在盐埕与工人一起劳作的体验瞬间。(制盐工艺流程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旋盐、扒收、归坨等6个主要工序。 6图片展示)

  第二组同学展示“制盐技术的革新”。

  这一组的孩子们通过观察盐埕、采访盐场负责人的方式了解到了古代制盐和现代制盐的技术改革,将调查的结果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向大家做了生动的展示。

  第三组同学展示“多彩的盐文化”。(1、讲故事2、山腰盐场之歌3、手抄报展示4、山腰盐场博览园)

  这组的孩子们以讲故事、学唱“山腰盐场之歌”、手抄报的形式为大家展现了盐文化的丰富多彩,其中手抄报有“海盐的功效”“盐与健康”;“减盐预防疾病”;“池盐神话传说”;“盐的名言”;“盐工情怀”等盐文化让大家知道盐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宝贝。此外,这组的孩子还通过参观、采访了解到山腰盐场也是泉港区文化旅游项目之一,将着力打造南方海盐博物馆、盐雕盐艺实践馆、盐卤游泳池、海水养生SPA中心等,将成为全国少有、福建唯一的盐主题文化旅游项目。

  ◆第四阶段—-活动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是开放性的学科,它的每个活动过程都应该和我们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针对目前孩子对海盐的了解,孩子们把海盐的深加工和继续关注山腰盐场博览园的建设作为下一阶段探究的主题。

  八、教学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海盐的生产、作用、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发展了探究问题、调查资料、收集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

  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这不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彰显了教育的最大魅力吗?更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从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海盐晒制的艰辛,感悟到热爱劳动者、热爱劳动成果从我做起的重要意义。

综合实践说课稿4

  一、主题的提出

  动画片以简洁明了、活泼可爱、夸张生动、充满幻想的特色,倍受人们喜爱。出示视频:

  学生天天看且百看不厌,家长却出现担忧等问题。出示视频:害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形成近视眼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根据标准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与家长的担忧等,我们决定以《动画片》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主题的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上网查资料、调查、采访的研究方法。

  (2)通过调查、采访、上网查资料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种类、制作方法、发展史,明白看动画片的利与弊,学会有选择,有目的地收看动画片。

  2、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自主地上网查找、调查、采访,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在活动中锻炼口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目标

  (1)在小组活动中,锻炼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体验到与他人交流,分享成果的快乐。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创新的科学意识。

  三、活动时间:两学期

  四、活动实施过程

  本次说课,我重点说一说这次活动的实施过程,在说的过程中,我会插入一些视频,由于视频是学生拍的,不够专业,声音、图片不够清晰,请大家谅解。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研究动画片的热情。

  2、通过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子课题,制作小组的活动方案。

  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确定研究的主题。

  我首先播放不同种类的、学生们喜爱的动画片(出示视频),激发了学生的研究热情,通过商议,确定主题为《走进动画片》。(出示视频)

  关注学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针对动画片,学生们提出自己感兴趣或想研究的子课题。(出示视频)

  经过筛选、梳理,形成了子课题。(出示视频)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选择活动小组和信任的小组长,(出示视频)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制作活动方案相当困难,在实施中,我注重对活动方案进行方法指导和示范,并利用课件直观地解决填写中的困难。(出示视频)

  在小组讨论制定活动方案时,教师不停地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出示视频)

  学生经过互评、质疑、不断地修改,完善各小组的活动方案,使活动方案能有效地指导小组的活动。(出示视频)

  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着手进行准备,打算开展活动。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活动目标:

  1、通过指导和实践,初步学会上网查找资料、问卷调查、采访的研究方法。、

  2、小组合作整理,交流资料及汇报展示的内容和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自主性、过程性。要体现综合实践课程的特性,我充分关注学生的亲身实践,注重方法指导。

  (1)活动开展落实,形式多样。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踊跃地开展了活动:上网查找资料,采访、实地调查。通过跟从,我发现上网查找资料的同学做的很好。由于计算机的普通运用,上网查资料的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请看种类组家长给自己孩子拍下留作纪念的视频。(出示视频)在小组汇报中,孩子们获得了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出示照片)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小组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采访这一活动形式难住了孩子们,我决定以采访为主题开展一次方法指导课。

  (2)活动前进行方法整体指导。

  我首先播放一条石花电视台记者采访我校名师的视频,看了记者采访的过程后,小组展开了讨论,通过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出了采访方法。(出示视频)

  各小组重新设计采访提纲,孩子们相互鼓劲,准备再一次采访。(出示视频)

  制作组采访石花电视台工作人员(出示视频)。

  通过电视台工作人员的`介绍,学生们也想制作一部简短的动画片,通过我的指引,信息技术老师帮助学生实现了愿望。(出示照片)

  (3)活动中进行方法个别指导。

  利与弊小组从网上获取了看动画片的利与弊的资料,但还想了解身边人的真实看法,但不会制作调查问卷表,我对这一小组进行了个别指导。(出示视频)

  学生拿着自己的调查问卷表向自己的同学、家长进行发放。(出示视频)

  (4)活动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深入研究。

  发展史组的同学从网上查找了从早期到现在的动画片的发展史,可谓是资料多多,个个沾沾自喜,自认为最先完成了任务。我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对他们进行了引导:从资料中你发现了什么?还打算研究些什么?最终学生们从资料中发现我国动画片衰落与鼎盛期,并查找出衰落的原因,打算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现给每一个学生。(出示视频)

  (5)实地考查,注意安全。

  喜爱动画片组的同学密切联系生活,想在生活中实地考查不同人群对动画片的喜爱程度,我大力支持学生们的想法。

  外出前我对学生作重要强调:一是注意小组成员的人身安全,二是活动过程中要文明有礼貌,三是可以请家长指导老师跟从。

  学生们走进了社区、家属楼,询问了不同年龄的人喜不喜欢看动画片;学生们走进了服装店、商场,发现了很多动画片商品,并拍下了很多图片,收集了很多动画片商品。(出示视频)

  (6)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反思。

  利与弊小组的同学通过上网查找,调查问卷等收集了很多看动画片的利与弊的资料,在小组汇报中出现了分歧,通过指导,学生准备开一个小小辩论会。(出示视频)

  通过辩论,得出了看动画片不仅有利也有弊,要有选择地看。小组通过商量,要让全校的同学都明白自己亲身体验的道理,决定以《倡仪书》的形式进行宣传。

  在这一活动中,小组成员刘伯奕参予了整个活动,得出了自己看动画片的真实感受。(出示视频)

  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群策群力,把文字资料收集成册,图片、视频资料存于电脑中,并开始策划汇报的内容、形成及小组成员的分工。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

  活动目标

  1、各小组选择多种方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做到表达流畅,自然大方。

  2、当其他小组汇报时,能做到耐心倾听,学生欣赏、评价。

  这次成果展示活动形式多样,生动逼真。请看各小组精彩部分回放。

  种类组:让学生欣赏了不同种类的动画片,并进行了有奖回答。(出示视频)

  发展史组:展示了小组成员制作的手抄报 。

  制作组:展示了自制的简单动画片。

  喜爱动画片组:展示收集得动画片“商品”,精彩的模仿秀。

  利与弊小组:致家长的一封信,解决了家长的担忧。倡议书让全校学生明白要合理看动画片。

  第四阶段 总结评价阶段

  活动目标

  1、通过评比最佳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评比最佳队员,培养学生相互欣赏的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3、通过活动延伸,激发学生不断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热情。

  我们开展了评选最佳小组。(出示视频)

  评选最佳个人。(出示视频)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和老师的综合评价,我们最终评出了两个最佳小组和3名最佳队员。

  学生谈今后的畅想:(出示视频)活动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综合领域中不断成长

  学生自我评价:(出示视频)

  家长评价:(出示视频)

  教师自我评价: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选择主题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要当好学生的指导者。

  3、师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共同成长。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也存在着不少困惑。

  在活动中,由于学生人数多,不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活动中,由于安全问题,教师不能充分放手,限制了部分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在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并把理论运用于教学中。同时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宣传,让综合实践课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会开展的更加生动、活跃。

综合实践说课稿5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沈阳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主题八《形形色色的云》中的第三阶段成果展示课。

  在前两个阶段中,根据学生不同兴趣将他们分为看云小组、访云小组、搜云小组和谈云小组,让学生就云的形成、种类和特征、云与天气的关系、文学与美术中的云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和资料搜集。

  在本节成果展示课中,首先我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欣赏千变万化的云,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其次,由各活动小组就云的形成、种类和特征及云与天气的关系分别进行成果展示。

  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引趣导课。

  第二环节,汇报展示,评价交流。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设问引课。

  第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件:动画展示,你们知道我是怎样形成的,我都有哪些兄弟姐妹,为什么我是天气的“招牌”?你们能告诉我答案吗?)

  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卡通动画云的形象,向学生提出问题(云是怎样形成的,云都有哪些种类,云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我知道我们同学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的实践学习一定会给出满意的答案。(课件: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引起学生兴趣,通过此环节,引起学生与卡通动画云的形象进行对话的欲望。同时也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是一节成果展示课,以此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三个小组分别回答汇报第一环节中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可以用视频观看、角色扮演等多种表达方式展开情景体验,并在展示过程中适时鼓励学生就参与活动的感受、学到了那些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交流;同时我也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对新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价。

  在进行成果展示时,我主要安排了两个学生活动。活动一旨在让学生知道云是怎样形成的。

  在这一活动中我是这样预设的,看云小组成员通过调查访问气象专家,上网搜集资料,以动画演示、实验演示的形式汇报云的形成过程,从而给出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课件:1.预设。2.视频或动画——云的形成过程)

  首先看云小组通过播放动画视频——一朵云的诞生,来引起学生兴趣;

  紧接着在我的辅助下用物理实验来演示,使学生对云的形成过程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最后出示课件对云的形成过程加以定义:云是悬浮在大气中水滴或冰粒或两者共存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可包含较大的水滴、冰粒及其他质点,存在于各种蒸气、烟雾或尘埃中。云的形成过程是地球上水循环的一个环节,云的观察也是研究天气变化最基本的项目之一。

  设计意图:(课件)通过本环节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力,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获取资料,对问题作出解释或回答,并用明白的话语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与心得,从而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体验探索研究的艰难和快乐,并在综合的实践探索中,学习收集、筛选与整理重组信息的技能,了解与学习初步的研究性学习回答的方法,练习研究性活动结果的恰当表达方式。

  活动二旨在让学生知道云有不同的种类,每种云都有其不同的特征;云是天气的“招牌”,不同种类的云预示不同的天气。

  在这一活动中我是这样预设汇报过程的:

  访云小组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有关云的种类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报;搜云小组可通过播放资料片、展示收集到的谚语等形式回答云及与天气的关系这一问题。和(课件:1.预设2.连接种类及与天气关系)

  首先由访云小组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小组成员分别戴着代表不同种类的云的头饰出场,作自我介绍。

  卷云:孤立的云,形态如白色丝线,或呈白色或大部分呈白色的小片或细带状。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的飘浮在天空中。

  卷积云:白色成片成层的云,无阴影,由形如沙粒、涟漪、合并或分离,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飘浮在天空中的卷云。

  积云:像棉花团,总是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高积云:白色或灰色,或白灰兼具,成片、成张或成层的云。常有阴影,为薄片、圆块或滚筒状云所集成,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呈扁球状整齐的排列在天空中。

  高层云:淡灰、微蓝色可分辨具有条紋的云层,通常掩蔽整个天空,是越变越厚的卷云,像毛玻璃一样遮着太阳,让刺眼的阳光变得模糊。

  雨层云:是变得更厚的高层云,是青灰色密布天空的'云块。云的厚度足可以遮蔽太阳。

  积雨云:浓厚庞大的云,形状像高大的云山或巨塔,顶部至少有一部分较为平滑,底部之下经常极为黑暗。是密布天空的乌云。

  层积云:灰或微白,或灰色与微白兼具,成块、成片或成层,几乎都阴部分,结构稀松的大团块、大云条组成,常如棋盘、圆块或滚轴状,排列覆盖整个天空。

  通过各种云的自我介绍,使学生对云的种类有所了解。

  然后通过课件展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云是天气的招牌,从而引出搜云小组进行汇报展示。

  接下来由代表不同种类云的学生出示写有谚语的牌子。(课件)

  雨层云:天上灰布云,下雨定连绵。

  卷积云: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积雨云:火烧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积云:馒头云,天气晴。

  高层云: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高积云:瓦块云,晒死人。

  层积云:炮台云,雨淋淋。

  卷云: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

  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讨论,根据谚语的提示指出每种云所预示的天气。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使学生意识到集思广益的好处,从而培养了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

  紧接着我设计了一个贴名字的游戏,让代表各种云的学生打乱顺序站好,再由其他学生将代表各种云的名称的卡片贴到相应的云上,同时对学生游戏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与纠正,然后加以鼓励,这样可以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云的种类特征及云与天气关系。(课件:连线)

  设计意图:(课件)通过本环节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表演、表达、动手操作等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提高观察事物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演者形象和语言进行总结并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设问引课。

  由谈云小组成员提出问题(课件“既然云这么形态万千,你们知道有多少文章是描写云的,艺术家有是怎样描绘云的呢?”),以新问题激励学生在课后展开新的探究活动,既对了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收尾,又为下节课的内容做了铺垫。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又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开始新一轮的探索,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激情的求知状态,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学生走出书本、跨出学校的大门,尝试以独立自主的小主人姿态走进形形色色的现实生活世界。在查阅资料、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和探究过程中,提高理性认识。学生学会了勇敢自信,学会了团结合作,学会了人际交流,学会了社会的调查的方法,学会了写调查报告,学会了摄影,学会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任何模式可循,也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我设计这节活动课旨在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调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生动丰富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说课:我希望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让学生们“用行动为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综合实践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丝网花——百合花的制作”教学片断。下面我将紧紧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从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学背景

  丝网花最初是采用弃之可惜,留之无用的废旧尼龙丝网丝袜为原材料,经过巧妙构思,化腐朽为神奇。由于丝网花色彩鲜艳,造型丰富,花型逼真,因而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丝网花制作简单,易于掌握,而且根据学生不同的感受可以任意变形,往往一种制作多种效果。通过丝网花卉制作学习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是对花艺的升华。同时又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和变废为宝的神奇智慧。

  二、说教材

  本课程是劳动技术综合实践课程,主要面向五六年级的同学而设计。本课内容是由制作--固定--整形三个步骤组合而成,教学时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高发明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宗旨。紧密联系学生的认知经验,围绕认识花、探究花、创作花这一主题,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

  教学重点:劳动技术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必需通过实践创作。因此我把探索花瓣的制作和组合成花的方法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要创作出形式多样的丝网花作品,不能一样一样地教,必需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举一反三。因此我把创作出贴近于生活与自然的花卉艺术造型,表现自我个性的张扬力,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新课程要求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且使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为此,结合本课内容与学生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花卉的造型和丝网花的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情感目标:感知、体验各类花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弘扬变废为宝的优良传统。

  三、说教法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里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方法恰当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情境创设法:借助多媒体音形色动的强大优势,及事先准备好的丝网花作品,进行直观对比,创设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创作欲望。

  启发引导法:引导拆分丝网花成品,了解花的形状、颜色、花瓣、叶片等,启发学生探究如何用丝网花来表现各种花型。

  创作表现法:通过小组探究,自主合作创作贴近生活和自然的花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如引舟渡河,教法如舟,学如划桨,唯有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具体学法如下:

  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有关图片和实物,分析了解为什么这样做,达到欲行先知的效果。

  模仿法:丝网花的制作步骤用语言描述非常抽象,最直观最有效学习方法就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以达到快速正确的操作要求。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以便于学生在操作中互相检查、互相纠正、以快带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培养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观赏花——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采用情境创设法导入,在课前等待上课的过程中播放课件——伴随幽雅的古乐,展示色彩鲜艳,造型丰富丝网花的成品,使学生一进教室就受到丝网花作品的视觉冲击,浮想联翩,蠢蠢欲动。上课时直接利用这种氛围,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真花与丝网花进行比较,强化创作欲望,引出课题(丝网花——百合花的制作)

  (二)、探究花——探究制作工具和制作步骤:

  花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给予我们希望和向往,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鲜花如此美丽,可是它是有花期的',为了留住这永恒的美,我们这节课就用丝网花来创造这花的世界,请同学们拆分丝网花,探索以下几个问题:

  1、做丝网花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

  2、分析百合花的花瓣有多少,花瓣的大小,花的形状、颜色和花叶的形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了百合花是由六片花瓣,分两层交错固定在花梗上组合而成的教学重点,为接下来创作花奠定了基础。

  3、制作丝网花的步骤:教师以百合花为例演示丝网花的制作步骤:绕圈——网丝——组装——造型,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三)、制作花——学生动手实践:

  将学生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以便于学生在操作中互相检查、互相纠正、以快带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了营造出温馨的艺术创作氛围,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轻音乐,屏幕出示温馨提示:

  1、规范制作,注意安全。

  2、节约材料,合理裁剪。

  3、大胆创作,勇于创新。

  4、清理垃圾,恢复现场。

  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完成百合花的创作之后,鼓励他们采用重组、迁移、创新等方法创作贴近于生活与自然的花卉艺术造型,使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拓展,层层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评价总结,作品赏析

  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时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从以下六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

  主题鲜明,操作规范,独有创意,造型美观,花型逼真,富有特色

  作品赏析也是一次经验的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大家回去以后可以访问“百变丝网花”网站,学习更多的花型设计,创作出多姿多彩的丝网花来装扮自己的卧室、美化我们的教室,赠送亲友,增进友谊,机会成熟时,我们将举办一次“巧手丝网花”作品展览。

  五、教学反思:

  劳技课是小学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只有应用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创造为宗旨,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从视觉、听觉、感觉多方面唤起情感的共鸣,引导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感悟创作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借助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并在观赏花,探究花,创作花的递进训练中一一落实教学目标最终突破重点难点,使得丝网花在课堂,在校园,在学生心中悄然绽放。

综合实践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风雨商帮路——走进“宁波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我将从主题说明、活动描述、学情分析、设计理念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主题说明:“宁波帮”是我国传统的 “十大商帮”之一,其典型代表有世界船王包玉刚、董浩云,影视巨子邵逸夫,“五金大王”叶澄衷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宁波帮经过百年风雨的洗礼,逐渐形成了“艰苦创业,诚信为本,开拓创新,爱国爱乡”的商帮精神。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宁波帮”研讨会上指出,要充分发挥“宁波帮”优势,传承“宁波帮”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让“宁波帮”精神在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基于此,我决定在学生中开展走进“宁波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所依托的教材有《城市的文物与文化》、《洛阳诗韵》。《城市的文物与文化》的作者是冯骥才,作者以法国巴黎的城市建筑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为考察对象,通过描写巴黎老街老屋的独特风貌及斑驳外表下的浓重的历史感,引出城市文化保护这一命题的思考。《洛阳诗韵》是一篇情思悠悠、文意深长的散文,作者描写洛阳的古美和奇绝,充分展示了洛阳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综合这两篇课文,不难发现其学习目标和重点都是城市文化的保护及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本次实践活动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体验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

  本次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我校09旅游班的学生,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导游、饭店服务与管理。职业岗位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活动的设计理念主要有:

  1. 本土性

  我校坐落在素有“商帮故里、院士之乡”美誉的宁波庄市。商帮资源相当的丰富,现已建成并集中在庄市的就有宁波帮博物馆、宁波帮文化公园、江南第一学堂、包玉刚故居、邵逸夫旧居、叶澄衷墓园等。宁波帮的创业历程、创新精神、爱国情怀对许多学生来说都是耳濡目染,如数家珍。以此为契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操,这既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也符合语文新教学大纲的标准。

  2. 实践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3.职业性

  教育部2009年颁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根据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凸显文化课与专业课相互渗透的教育理念。

  综合以上因素,我设计的实践活动的目标是:

  1. 传承“宁波帮” 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服务;

  2. 创设职业情境,锻炼专业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3.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本次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有:我和商帮有约、商帮故事会、现场导游讲解、摄影图片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五种形式。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和社会活动,通过任务引领、小组分工、小组交流、作品展示、社会宣传,帮助学生对商帮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过渡。

  下面我将具体谈谈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调控:

  1、活动准备

  以8到10人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要注意人员特长的合理搭配。讨论小组工作计划及评价办法,完成项目学习表。

  2、任务引领:前几天,学校校长接到浙江省荣誉市民包景表先生的电话,(包先生曾捐资100万美元助建我们学校)10月份包先生及后代将来庄市参观,由我们09旅游班具体负责接待。主要任务有:组织一次宁波帮故事会、走进宁波帮摄影图片展、现场导游讲解等。

  (设计意图:“任务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和旅游专业的特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分工

  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我把班级学生分为4个学习小组:

  第一组:宁波帮故事小组。收集整理宁波帮创业、励志、诚信方面的故事 ,并且汇编成册,在宁波帮博物馆举行“商帮故事会”

  第二组:图片布展设计小组。学生去现场参观后,拍摄照片,然后进行归类整理,制作成幻灯片,在班级进行交流展示。

  第三组:现场导游讲解小组。学生根据各个景点的分布特点设计最佳参观路线,撰写导游词,进行现场导游讲解。

  第四组:商帮宣讲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和社区,宣讲商帮精神和商帮文化。

  (设计意图:以人为本,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对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

  4、任务提升

  结合宁波帮人士的成功经验及自身的特点,为自己制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5、交流展示

  小组成员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向组长汇报,小组再推荐优秀作品在全班交流、展示。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学生的部分作品:

  宁波帮故事集锦:讲述的是宁波帮开路先锋严信厚的创业历程,早期宁波帮的巨商叶澄衷的成功经验、世界船王包玉刚的中国情结以及影视巨擘慈善大家邵逸夫的赤子情怀等等。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商帮故事,不仅可以感受到商帮的风雨历程,同时还可以学习到商帮励志、创业、诚信等方面的精神。

  摄影图片展:略

  船王礼赞:学生集体创作的一首长诗,它讲述了一代船王艰辛的创业历程,伟大的胆识和气魄,报效桑梓的情怀、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共向祖国大陆捐资72亿元人民币,其中包玉刚一次性为宁波大学的兴建就捐资2000万美元。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学生结合自身的条件、所处的时代、环境特点,对自己的职业、人生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和设计。

  6、活动调控: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一是图片布展设计。它要求主题鲜明、设计美观、说明准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事先向学生提供一些优秀幻灯片作为借鉴,并在制作过程中给与及时、具体的指导。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二是活动组织的有效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很容易停留于表面,起不到实际效果。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之所以要选择走进宁波帮作为学生活动的主题,首先是一份亲切。宁波帮的故事对许多学生包括他们的家长都是再熟悉不过了,而且镇海的商帮资源相当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其次是一份感动。我们来看看这位老人,他就是为我们学校捐资100万美元的包景表先生。当然,他的捐资不仅仅是我们学校,还有镇海中医院、精英小学等等,累计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但是谁又会想到,他身上穿的这件衬衫,竟然只有几十元钱,而且一穿就是好几年。每次到学校来,都是吃食堂,从不到饭店去,吃的是芋艿等家常菜。正是这份熟悉和感动,学生在活动中特别投入,成果也很丰富。

  7、接下来,我想谈谈本次实践活动的评价,为了让本次实践活动的评价具体可操作,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份项目学习评价表,内容包括:

  8、老师们,通过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对宁波帮精神和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为自己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做了一定的准备。

  当然,任何一门教学活动都是遗憾的艺术,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存在不太完美的地方。比如:教学展示过程缺乏一定的深度,对宁波帮的精神、文化底蕴的探索略显单薄。传承宁波帮精神,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是我们每一个宁波人的职责和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意继续带着我的学生去走进宁波帮,探索宁波帮。

  谢谢大家!

综合实践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发的主题是“聚焦全民健身热”,这个资源包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以及教学课件等。

  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聚焦全民健身热”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课型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展示活动阶段的一节成果展示课,以子课题组汇报展示为主,通过多种手段展示活动成果,展示自我,体会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本节课也是我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点探索和体验。

  2、学情分析:

  从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而言。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他们已会提出自己感兴题的问题,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查找资料,获取信息。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方法及策略,与人交往能力、对事物的简单规划能力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需要在有效的活动中逐步提高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3、学习目标:

  1、与小组同学合作,为实践成果选择恰当的展示形式,会用报告、录像、统计图、调查表等方式组织成果展示。

  2、在成果展示时,具有收集他人反馈意见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成果展示时,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能适时进行评价、提问或补充。

  4、在交流展示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增强健身意识。

  4、评价任务设计

  5、主要教学流程:

  回顾导入约5分钟,分组展示约25分钟,发展提升约10分钟。下面我来具体介绍。

  一、激趣导入:

  因为前面学生已经有了“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的体验,所以这里我只是简单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后面分组展示的环节。

  第二个环节:课前我与各组小组长进行了沟通,对他们的展示形式做到心中有数,并给予了一些建议和帮助,我们具体来看:健身年龄调查小组的同学随机采访了200人,采用分年龄段的方法,用形象的统计图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调查结果。并从网络上查找到20xx年的健身年龄结构,也制作成统计图。最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让我们直观地看出参与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年轻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进行对比分析,是我给他们的一点建议。我感觉这样处理,可以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出比之原来,健身队伍的壮大和队伍的年轻化状态,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秘这种现象形成原因的热情和兴趣。

  这是我协助他们制作的统计图。

  健身原因探访小组的同学为我们呈现了他们精心录制的三段视频: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分别畅谈了自己参加健身的原因,最后由学生自己分析汇总。

  【设计意图】其实退休老人参加健身,从很早以前就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现在流行的健身热最大看点是参加的年轻人和中年人越来越多,这说明人们的`健身意识增强了。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通过对年轻人及中年人的采访,我们将触摸到答案的本质。

  健身方式调查小组的展示形式可谓灵活多样,他们首先用图片的形式展示了人们喜爱的健身方式,然后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访问,并把结果汇总成统计表。最后通过小组同学生动有趣的体验作文来说明健身操等健身方式的兴起,才是全民健身热兴起的源头。

  【设计意图】通过对健身方式的调查,让我们对全民参与健身的原因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同时,小组学生亲自参加健身操锻炼的有感之言,更是让我们对参与健身有了急不可耐的迫切。

  健身与健康调查小组的同学通过制作精美的手抄报,调动大家参与健身的热情;通过录制的医生的建议,来了解正确的健身方法;通过集体拟定的倡议书,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中来。

  【设计意图】健身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大多数人了解得并不全面。小组同学通过制作手抄报并共享,让大家了解了健身的诸多益处。同时为了防止进入健身误区,他们还通过采访医生,精心录制了视频。可谓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健身方面的指导。

  第三个环节:畅谈体会,共享收获

  在分组展示环节,主要参与展示的是小组共同智慧的生成。大家探讨的也是与本小组调查内容有关的,那么个人在这个活动中的收获有哪些?我们在这个环节给予每个人交流展示的机会。

  【设计意图】交流收获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学习方法,交流收获是为了互相借鉴与学习,交流收获是为日后的再学习指明提升自我的方向。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课题升华

  对活动进行总结的同时,肯定学生的付出与收获,会激励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一轮的活动中来。

  【设计意图】有一种课的境界是“课已毕,意未尽。”这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当一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他们还想继续参与其中,那么我们不妨为学生的再探索搭建桥梁——让本节课的探讨继续下去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综合实践说课稿9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执教的是五年级综合实践课程,选择的内容是《据诗做菜》。整个课例说明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程序、说课后作业、说教学评价、说板书设计7大部分。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据诗做菜》这节课来自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华饮食文化的研究》这一主题,本次活动立足学生现实生活,以“探究饮食奥秘,合理健康饮食”为宗旨,采取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富有生活化的活动中了解饮食的相关知识、信息,学会科学饮食,并在亲自动手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滋味和幸福!

  今天,我所设计的《据诗做菜》一课,是子课题“饮食与文化”中的动手操作课。整节课是在学生熟背自己喜欢古诗的基础上,通过据诗做菜,用切割、拼摆等方法,表现出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体验创造美的快乐,深切感受到饮食与文化的深厚渊源。

  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主题背景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学生熟背自己喜欢古诗的基础上,通过据诗做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尝试做到做菜与品读古诗的有机整合。

  2、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学会切割拼摆各种食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对古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在设计制作中增强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实践体验,进行深度的探索,张扬学生的个性,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基本的刀法,掌握几种景物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是:将做菜与品读古诗有机结合,设计拼摆出符合诗意的菜品。

  二、说教法学法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我将采取以下教法、学法:

  1、实践操作法:本次活动的操作部分为动手加工食材,这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一个活动,在民主、平等而热烈的氛围中,每组学生都自己动手制作,不仅尝到菜品的香甜,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观察指导法:此教学方法是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随机指导的方法,它体现了教师对活动的调控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认真设计教学环节等。

  学生收集了各类蔬菜、水果等食材并已洗好(小西红柿、黄瓜、草莓、香蕉、萝卜、蒜苔、黑豆等)

  每组一套工具:菜板、水果刀、剪刀、盘子等。这些都为提高教学效率,做好了铺垫。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构建以生为本的综合实践课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激发想象,合作探究;3。分工协作,完成作品;4.作品展评,分享成果;5。交流收获,拓展延伸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通过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还珠格格》精彩片段,孩子们的活动兴趣被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据诗做菜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激发想象,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主要有几下内容:

  (1)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引导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并说出想象的画面,并通过观看古诗《江南》视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句的理解,在讨论中再现了江南的美景,为下一步根据江南的意境亲自动手做菜作了铺垫。

  (2)交流食材,探讨做法

  本环节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观察手中的食材,主动发现可以根据景物的特点来选择食材,要注重食材与景物的“形、色”统一,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3)范作引领,探究小鱼的做法

  通过教师展示范做的小鱼解决了教学难点,既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又能树立榜样形象。

  这一环节可以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新知的探究活动中,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3.分工协作,完成作品

  本环节包括——

  (1)发挥特长,合理分工

  本环节让学生在小组间讨论如何分工,充分发挥了每人的特长,便于在分组制作时能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2)小组协作,完成作品

  本环节是在制作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工具,根据所选的食材进行切、剪、剥等技法并注意安全,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4.作品展评,分享成果

  本环节引领全班欣赏作品,小组长介绍自己制作的菜肴。学生参与介绍、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重在表扬鼓励,让学生感到成功,激发他们再次创作的兴趣,为学生今后大胆创造增加动力。

  5.交流收获,拓展延伸

  在交流收获时,教师巧妙引导:“这节课,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再现了古诗的画面美、意境美,让老师再一次体会到:做菜也可以如此充满诗意。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本环节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懂得要大胆实践,团结协作,珍惜生活。

  五、说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为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能,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大家看这盘菜中有莲花、有鱼,它还有个非常吉祥的寓意——连年有余。课后,大家可以为家人做上一盘,来寄托我们的美好祝福。这样的设计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再学习的欲望,据诗做菜的学习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精华,是有关知识要点的“结晶”。本节课我设计了简洁的板书,旨在提醒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关注食材形、色与诗中景物的关系。这样的板书设计非常简洁,使学生一目了然。

  七、说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师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意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生活经验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引领学生在富有生命的、勇于实践的课堂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综合实践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寻访永州八景成果展示课。(出示课件)

  永州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隋代以前称为零陵,为湖南四大古郡之一。境内因潇水、湘水汇流,自古又称潇湘。永州山水,融奇、绝、险、秀和美丽传说于一体,汇自然情趣和历史文化于一身。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谪居永州十年,写下了《永州八记》等千古名篇。从此,永州便成为后人寻幽访古、旅游观光的佳处。学生通过寻访永州八景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永州文化,深切地感受家乡永州的神奇魅力。

  这堂成果展示课我将从教学理念、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教法学法、教学反思等方面向大家进行汇报。

  (出示课件)本堂课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我所教的五年级九班的孩子们,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活跃,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兴趣,在生活中乐于探索,在学习中乐于合作。但是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合作中充满热情,却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这节课在目标的确定和方法的指导方面,我尽量与孩子们多沟通,引导他们选出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孩子们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调查问卷、小组合作等方式,了解永州八景,关注永州的历史和文化,并为本堂成果展示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来体现。(出示课件)

  知识目标:

  通过对永州八景相关资料的查找、整理与展示,了解永州八景的具体位置、历史故事及现状。

  能力目标:

  一是在活动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二是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学会在活动中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

  情感目标:

  一是通过交流、汇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形成保护家乡景点,建设家乡的意识;

  二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三是形成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

  本节课内容是研究性学习的后期结题阶段,通过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一是可以体现课题研究的价值,使课题组成员享受成功的体验;二是可以实现研究成果共享;三是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和学会欣赏别人的机会。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出示课件)是让学生通过成果展示更加热爱家乡,同时引起社会对家乡文化的关注,而难点则是指导学生运用各种形式进行合作,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首先根据孩子们上报的内容确定汇报次序。其次,每组编写好汇报提纲。最后由各组自主确定主讲人。

  这节活动展示课的基本思路是(出示课件):“吟诗文赞永州”—— “观图画识永州”;——“同畅游赏永州”——“齐保护建永州”。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紧扣教学目标,每个环节都注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积极、和谐、快乐的互动中完成这堂课。本堂课我的讲解不超过15分钟,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活动展示。

  接下来,请随我走入课堂。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这是宋代诗人陆游赞美永州的著名诗句。有人说,走进永州,如同走进一条多姿多彩的文化长廊。永州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历代文人都曾写下许多赞美永州的诗文。诗文组的孩子们被一首首优美的诗和一篇篇生动的文章吸引了,决定在“吟诗文赞永州”这一环节,以诗歌朗诵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通过诗歌朗诵这一形式,孩子们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永州文化的初步了解。孩子们的表现多精彩,请看。(出示课件)

  诗中的永州真令人神往!永州不愧“诗文潇湘”的雅称。欧阳修有诗云:“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图画中的永州又有怎样的迷人魅力呢?

  在“观图画识永州”这一环节中,图片组的孩子们在诗的氛围中准备为我们呈现一组精美的图片,感受永州八景的旖旎风光。(出示课件)孩子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搜集到永州八景的图片,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会了制作ppt课件,小组同学分景点进行图片展示和简短的介绍,并展示了他们实地考察拍到的图片和采访的录音资料,孩子们还把实地考察过程发生的小故事与大家分享,合作的乐趣在这一组得到充分体现。

  此时,我很感动,感动于孩子们的认真和执着,这点点滴滴都是他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所以,我们才有机会追随着古人的遗迹,徜徉于如诗如画的锦绣潇湘之中。

  第三个环节“同畅游赏永州”。导游组的孩子们首先统计好调查问卷,从问卷中获得了相关信息,他们认为永州八景作为旅游资源,可以宣传,值得开发。于是,孩子们在展示前针对自己喜欢的景点准备了导游词。在汇报交流课上,组员们扮演小导游的角色,推荐了几个值得一去的景点。这种汇报形式很新颖,既训练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令所有同学都跃跃欲试。(出示课件,教学实录)

  一段段精彩的讲解,让大家不禁喜欢上了这些小导游。我的内心也被激起层层涟漪。永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同时也有令我们深感痛心的地方。行动组的孩子们用其独特的眼光和行动,告诉我们身为永州人应该怎样保护八景,如何把文化传承下去。

  在“齐保护建永州”这一环节中,行动组的孩子们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分工合作,办了一期以永州八景为主题的手抄报,并写下了一篇《回龙塔的自述》控诉人们对文物的破坏,组员们对于保护永州八景,给区政府的领导写了建议书,并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号召同学们为保护和宣传永州八景出一份力。一起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吧!(出示课件)

  孩子们的想法那么独特,多么富有创造力啊!

  最后,针对孩子们活动中的展示,我将他们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制作了课件进行播放,让孩子们分享活动体验,获得小小的成就感,激励他们更有信心地继续开展活动,并鼓励孩子们提出新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诗文组的同学想把搜集到的一些经典诗文背下来,并建议老师把其中的几首教给全班同学。图片组的同学想把他们拍摄到的图片进行整理,在学校进行展出。行动组的同学关注时事动态,他们了解到10月27日,省旅游局的领导对永州八景中的回龙塔、萍岛、愚溪进行了考察。孩子们认为应该要把永州八景及永州文化推向社会,吸收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行动中来。而导游组的同学跟老师建议,通过建立博客或者专题网页将永州八景这一寻访活动继续开展下去,可以根据八景的地理位置,设计最佳的旅游路线图,为游客“永州八景一日游” 提供方便。孩子们这些新奇的想法在课堂上擦出智慧的火花,让我非常惊讶。同时,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态度,让我深深地感动,我为孩子们鼓掌,为孩子们喝彩。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也收获了许多:

  1、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入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区实践、探究,自主学习,通过亲身实践获得了直接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2、欣赏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鼓励他们将活动中的体验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始终把自己定格为一名观众,把主体空间留给学生。

  3、学校、社会、家长对研究性学习的支持与参与,保障了活动有序地开展。

  永州是一本书,期待您的翻阅;永州是一幅画,期待您的欣赏;美丽的永州,期待您为她揭开神秘的面纱。(出示课件)永州欢迎您!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

综合实践说课稿11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关爱小鸟》。

  本课题是属于综合实践活动中自然探索领域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从事有益的活动,研究解决或试图研究解决他们自己认为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其关键是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活动本身。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感能力和认识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对鸟类各种资源有所了解,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提炼子课题等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鸟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小鸟的情感,在活动中了解鸟类各种资源,以及小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鸟意识和环保意识,能对身边伤害小鸟的行为提出制止。

  说教法:

  1.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学生有话可说,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营造氛围。

  2.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在与小鸟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到小鸟的可爱,构建一个真实互动的课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保护鸟类、保护环境的重要。

  3.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只是担任主持人角色,在活动过程中适时调控。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说学法: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实现以小组活动方式为主,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体验、分享、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2.倡导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与学习兴趣,给学生表现自己,分享学习成果的机会。

  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

  师:请同学们欣赏图片,谈感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鸟的世界,去关爱小鸟,保护小鸟。

  同时板书课题:关爱小鸟。

  活动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在我们这个地区,又生活着哪些鸟类呢?

  2.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哪些?

  3.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学生通过对照活动单的独学、对学、群学提出了想研究的问题,并且根据选题要求筛选、提炼出了几个子课题。

  活动三: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师:小主题与大主题的区别:

  回顾本节课内容,如何关爱小鸟,进行思想教育。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环保小卫士的!

综合实践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天的研讨交流活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本节课是开展活动课之前的第一课时选题指导课,我结合导入与结束技能的设计,注重对学生进行选题方法的指导,这节课在整个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下面我从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教学理念与方法、活动流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首先我说一下本节课的活动生成背景)

  活动生成背景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当一种学习用品或玩具开始盛行时,很多学生都会去买。每天上学或放学时,学校门口的商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口围满了学生。这一切源于何处?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视为掌上明珠,存在着溺爱的现象,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手中的零用钱的数额也有所增加。孩子闹着要什么就给什么,再加上孩子天性就好吃、好玩,以致使用零用钱大手大脚,不求意义地盲目乱花。特别最近学校开运动会,学生乱花钱现象更加严重起来,家长给的一百元钱一天之内都能花光,而且出现同学之间攀比之风。看到这一情形,为了让学生能管好自己的零花钱,养成合理消费习惯。本学期我校四年级开展以《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为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本节课是开展活动课之前的第一课时选题指导课。教师应重点对如何规范问题、如何选择问题、设计研究方案等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因此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会规范问题,正确填写问题卡。

  2、 明确选题原则,筛选提炼主题。

  3、 设计研究方案,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路,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筛选、概括、提炼等选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节约用钱合理消费意识。

  2、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活动重点

  如何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研究主题。

  活动难点

  依据选题原则正确选择自己的研究主题。

  活动准备

  课件 问题卡纸 研究方案表

  活动对象:四年级学生

  教学理念与方法

  在本次活动过程中,面向学生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结合导入与结束技能的运用,注重选题方法的指导,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展开本次活动,逐步增强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意识,从而形成正确消费观念。

  三、活动过程

  接下来重点向大家介绍本节选题指导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直观导入,谈话激趣,引入主题。

  1、古今中外钱币演变直观导入。

  一节开题课的导入能否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直接学习动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个活动的兴趣和活动效果。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我国各个时期钱币演变过程的图片,同时加以讲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国钱币历史的源远流长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当学生欣赏意犹未尽时我适时出示另一组包含日、美、欧等国家钱币的图片,视觉上的冲击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再一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直接生活经验导入,谈话激趣引入主题。

  引入主题最首要环节便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触摸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激起他们想问、想做、愿做的热情,这是能否开展活动的关键。此时我抓住时机从学生花钱的生活经验入手,用一句极具浓厚生活气息又贴近实际的问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有零花钱吗?你的钱从哪里来?每个月有多少零花钱?用到什么地方?”一石激起千尺浪,学生们围绕“零花钱”积极思考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答案,气氛十分活跃。我顺势加以总结自然引出研究的'主题《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

  第二环节,自主提问,探究合作,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当一个主题被挖掘展现后,就要给学生创设条件,提供孕育问题意识的空间,激发学生对研究主题的兴趣。在板书主题后,我趁热打铁“围绕零花钱你们想提出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把你感兴趣的问题说给小组内的伙伴听。”在学生畅所欲言中,想研究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指导,指导学生探究如何规范提问,如何根据选题原则筛选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子课题。

  1、自主提问,填写问题卡。

  在指导中我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把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写在问题卡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有效指导,规范提问

  结合范例有效探究,学生再次填写问题卡。

  课件出示范例

  怎样少用零花钱? — (节省零花钱) 的研究

  乱花零花钱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 (乱花零花钱)的危害

  学生观察比较后总结特点,教师相机介绍另外几种规范提问的不同形式。

  ( )的调查 ( )的研究 ( )的危害

  ( )怎么办 ( )思考 ( )的现状分析

  教师讲解指导:“我们只要选择恰当形式把提出的问题填充进去,选题就会变得更加规范。”学生照例模仿探究应用,填写问题卡小组内展示交流。这一环节学生结合范例从自主探究到合作探究,真正体验到模仿是探究式教学中有效的方法。

  3、 选题原则,有效指导。

  围绕案例交流选题,填写问题卡。

  在选题原则的方法指导中,我引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两个范例。通过比较重点探讨“我班同学使用零花钱的研究”这个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帮助?经过分析自然领悟总结出选题应遵循原则。教师相机板书:贴近生活 容易操作 较有价值 然后小组展开讨论,根据选题原则在小组内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选题并与其他组同学交流汇报。这里突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与操作性的特点。

  4、 填写研究方案

  出示贴近生活实例领会要点,小组探讨填写研究方案。

  本阶段是制定研究方法的具体体现阶段,因此在指导策略上重点对研究方法的具体选择加以指导。在指导中我并不是让学生生搬硬套机械的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份活动案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吸取他人之长,借鉴他人的优势。我首先出示一位小学生有关清明节前后天气情况的调查研究资料,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试补充得出结论。然后回顾讲解案例中运用的常见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意图:结合生活实例指导学生学习调查收集、整理统计资料等多种常用研究方法有利于理解运用。

  一份成功的活动方案能使活动有计划、目的性并达到活动的预定效果。考虑到学生整理、分析、设计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一份研究方案表格,既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内容,又为学生自主发现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课上,学生结合子课题进行小组研究合作完成表格中的前三项内容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小组汇报填写情况,互相评价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完善研究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领会研究方法的有关要领。

  5、 回顾小结

  回顾总结本次研究的重点知识内容是结束技能的一种有效方法。我通过一句过度语:“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怎样提问,还学会如何选题,怎样做研究”。自然导入结束环节。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勇于探索

  1、 引用科学家名言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2、讲一讲有关牛顿《一个苹果的故事》

  3、资料《害怕考试怎么办?》

  结束语号召: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研究探索长大后也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结束环节我首先引用科学家名言过度;接着由学生讲生活中所熟悉的有关牛顿《一个苹果的故事》。故事中学生很自然感受到牛顿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最后出示浙江省的一所重点小学研究的“害怕考试怎么办?”资料。讲述他们的研究得到《中国少年报》的关注,登载在报纸头版头条。让同学们共同分享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上三个梯度不同的结束设计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增强了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大胆探索的科学意识。

  活动反思:

  一、在课堂上,我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质疑、操作、探索,以及相互讨论、小组协作研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用这种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在课堂里只有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才能燃起求知的火花。在导入环节谈话部分引入中,我发现学生围绕零花钱提出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思路不够开阔。如改为设计一个孩子找妈妈要零花钱而家长不愿给零花钱的小品取名《我想要点零花钱》,然后提问:“你想了解 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这样更能激发了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了孩子们的心灵火花。

  教学设计不仅要备教学内容,更要备我们面对的孩子。我想:美好的课堂应该是教学设计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更是教与学,学与教共同融为一体的快乐。

  各位领导、老师:

  我的说课结束了,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

综合实践说课稿13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由于在家里受到娇惯,独立做事少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时间观念淡薄,不知道珍惜时间,学习、生活懒散、松懈。然而,这些学生面对的社会,将是越来越讲究效率,快节奏运行的,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保持课内与课外教育的一致性,特意结合第五单元时、分、秒的内容设计珍惜时间这一节课,促使学生巩固知识,同时把道德行为进一步深化。

  根据三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观察、动手操作、比较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班队活动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活动的.目的,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知识,明白道理。

  本次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亲身体会,自主发现

  (三)依托生活,自主探究

  (四)实践应用,寓练于乐

  (五)文化熏陶,情感升华

  注意从学生的出发,因此课堂各个环节的设计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生活中有关的问题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再加以总结,从而逐渐建立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行为知识,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活动过程。同时,课堂教学流畅、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的氛围,渗透守时、惜时教育。抓住他们的好奇心,通过动手、合作、体验学习等学生比较感觉兴趣的活动,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达到活动的教育目标。,让学生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1、活动开始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现实生活场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让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进行学习。

  2、通过故事《一分钟》提出问题,鲜明地揭示教育主题,指导学生讨论完成,引起共鸣,深化道德认识。使学生懂得对于他们来说,一分钟也很珍贵。从小树立时间观念,抓紧时间做好每一件事情,成为时间的主人,养成惜时的好习惯。

  3、拓宽知识、深化明理,为了深化主题教育,巩固教学要点,在学生有了一定认识、初步明理的基础上,记格言,用格言做书签,

  4、让学生在积极、多元的评价中建立信心、感受成功。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用积极、及时的评价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亲切的鼓励、由衷的赞叹能激励他们克服困难、继续探索,甚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能给予他们肯定的暗示、无穷的力量。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参与着教学活动。

综合实践说课稿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儿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为儿童青少年创造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空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他们每天在校的学习都和课桌椅密不可分,究竟每个学生应该坐多高的椅子合适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正不知不觉的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更丰富广泛的信息正通过网络,便捷的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

  怎样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实际活动中,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好“实践”与“应用”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实践中信息技术对解决问题是有利的、有效的,逐步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增强信息意识。“我坐多高的椅子合适”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网络技术在学生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运用高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唤起学生关注自我、关注自身成长。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两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基础,能够有组织的开展小组研究活动,网络技术的使用对于他们也比较熟悉了,上网查找资料是学生经常使用的搜集信息的手段。但是,用米尺测量采集数据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需要老师的适当指导。综合以上几点我将活动的目标定为:1、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及运用计算机网络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米尺测量的方法及用计算机筛选数据的方法。3、引起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生长发育状况及热爱科学的情感。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选择适合的课椅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减少防止近视和脊柱弯曲的发生。那么每个人究竟坐多高合适呢?活动开始首先我请两名同学坐讲台上的椅子,高个子坐矮椅子,矮个子坐高椅子,强烈的对比引起学生对椅子的关注,并展开讨论,长时间坐高矮不合适的椅子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得出容易疲劳和身体正常发育两个方面的影响,认识到椅子和我们的.关系之密切和研究“我坐多高的椅子合适”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由此引出今天活动的课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活动开始前首先请学生明确,课题中的“我”指的就是“自己”。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多高的椅子。因此,活动引发出查找相应标准的需要。用什么方式查找相应的资料呢?方式方法很多,首先由学生自由思考,提出自己查找的方式。此环节中我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查找的途径,有网络和文字资料,还可以咨询现场的老师。真正开始查找活动前先指导学生使用模拟网络,学生在了解了课堂上具备的资源后分组开展活动,有使用网络的、有翻阅文字资料的,学生需要大致的浏览全部信息,再针对活动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查找,筛选出哪些资料能够帮助解决今天的问题。本环节的设计突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可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每种方式中都包含了大量和椅子相关的信息,信息量之大需要学生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对信息进行系统的思维加工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处理的意识。

  通过学生的分析,最终筛选出两条不同的信息,这两条信息看上去似乎都能够解决问题,而且,真正能够更精确的解决问题的那条信息中还没有具体的答案,这样设计是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引起学生的辩论,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支持这一信息的原因。学生需要通过比较与讨论进一步来确定能更精确的解决自己坐多高的椅子合适这个问题的依据,通过学生的辩论,最终得到统一意见,确定研究的依据:合适的椅高应略低于小腿一厘米左右(穿鞋)。确定研究依据后,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测量的标准,也就是从哪量到哪的问题。首先请学生思考,尝试解读标准的含义,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统一正确的测量标准。明确后,引导学生将标准迁移到实际的测量,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米尺进行实际测量。同学之间互相量一量,为了数据更精确,建议学生反复的多测量几次。培养学生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学生再根据标准里的内容,将测量到的数据减去一,计算出自己适合的椅高。将这个数据报给小组长,小组长操作电脑,打开Excel表格将组内同学的数据按照序号输入表格。虽然最终的答案并不难得出,但由此而提升了学生在实践中思维的参与程度。

  为使活动进一步深化,真正将课堂上的知识和自己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我又向学生提出了如何验证你们目前自己所坐的椅子是否合适的问题。学生自然的想到量一量椅子,参照测量示意图学生开始测量自己的椅子,有了前面测量的经验,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并且较准确的得到这次的数据,将活动推向深入。两个数据都得到后,学生只需要进行简单得比较就可以知道自己现在坐的椅子是否合适了。教师再利用电脑表格里的筛选功能,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筛选,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了Excel软件,学生体验了输入数据、集合数据、分析数据等一系列的计算机操作活动,通过比较、筛选又发现了一个现象,现场大部分学生坐的椅子不合适,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再次展开思考,讨论解决的策略和方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活动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今天整个研究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今天活动收获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途径和步骤。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活动更深入地开展,将今天收获的知识迁移到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建议学生用今天研究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拓展环节的设计旨在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活动中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希望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收获知识方法与技能的同时,真正的关注到自己,懂得恰当的使用计算机资源,尊重科学,学会合作。

综合实践说课稿15

  一、关注生活萌生主题

  每当我们走进校园,总会看到一个个“小眼镜”在校园里走来走去;每当我们走进教室,也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小眼镜”坐在教室里学习。透过这“小眼镜”,我们惊讶,我们震撼,我们伤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需要通过眼睛观察和感知美丽的大千世界,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大声疾呼:“让小眼睛亮起来吧!”我们决定对小学生的视力进行调查,呼吁社会:为了青少年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都来关注青少年的眼睛保健工作。

  二、关注发展明确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经验水平,我整合了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认识“近视眼”的危害。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了解不良习惯对眼睛可能造成的伤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养成良好的眼保健卫生习惯。

  2.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统计分析,知道学生近视率呈上升趋势;同时能够运用、处理所掌握的信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懂得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知道常见的保护眼睛的方法。通过实践,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合作,整理小组的集体研究资料,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三、关注策略确定方法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关系。基于教学目标,整个活动以调查、分析、查找、访问等主要手段,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自主质疑、自主探索、自主评价的能力。

  四、关注过程实施方案

  (一)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制定计划(课内1课时,课外1周)

  1.引发思考,确定主题

  出示小资料:眼睛,被人喻为“心灵的窗户”。它是五官之首,是人的重要器官,对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均至关重要。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人,近视患者已超过3亿人,低近视近千万人,占世界第二位。尤其在儿童及青少年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发病率为22.78%,初中生55.22%,高中生为70.34%。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到30多万人。

  看到这则小资料,同学们惊呆了,经过多次商讨综合意见,确定本次综合实践主题为“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2.小组交流,提出问题

  仅几分钟时间,孩子们就提出了很多问题。

  近视是怎样形成的?近视有哪些危害?

  怎样预防近视?我们学校有多少人得了近视?

  近视有什么症状?近视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归纳整理,定子课题

  孩子们经过讨论,将这些问题归纳整理,列出了几个符合实际需要的问题作为研究内容。

  调查我校各班小学生眼睛近视的现状;

  学习眼睛基本结构,了解近视眼产生的原因;

  知道近视眼的危害;

  探讨预防近视的方法及措施。

  4.成立小组,制定计划

  为保证活动有组织,并有序进行开展,组织学生自愿结合成立4个小组(现状统计组、原因调查组、危害知晓组、预防策略组),并推荐小组长。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商讨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各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明确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时间、地点、内容等。(下面是每个子课题研究前要制定的活动计划)

  小组活动计划表

  研究的子课题

  小组成员

  小组长

  指导老师

  小组分工

  实践步骤

  课题研究方法

  预期成果展示

  具体活动步骤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

  参与人员

  预期效果

  成果形式

  在这一环节中,我对小组成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搭配,因为自由组合可能会出现“强强联手”和部分学困生“没人要”现象,这时我出面做好协调工作,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践活动,推荐的组长有组织能力,使本组组员团结、合作开展活动。在制定计划时我侧重于策略上的指导,各小组采用哪种研究方法?组内成员如何分工?什么时间进行?这些问题由学生自主决定,我只是适当加以点拨。

  (二)第二阶段:具体指导,精心实践(课内4课时,课外3周)

  综合实践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如果直接放学生出去调查,问题是很大的,教师要进行方法指导,要伴侣好参与者、引领者、点拨者等多种角色。

  现状统计组

  本小组成员一些同学为一年级同学们检测视力,一些同学到学校档案室查阅学生的健康卡,对全校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统计,绘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还有一些同学通过问卷调查、笔录、录音等形式了解全校学生用眼习惯状况。这个小组碰到了困难,视力多少才是近视以及调查问卷的设计,我主要指导了近视的范围以及调查问卷的格式和问题的设计,并帮助他们印制。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做好活动记录、统计好数据,通过调查从中发现问题,树立为别人服务的意识。

  原因调查组

  这组学生在调查近视产生的原因时,他们都只是通过查资料,途径太单一,我引导学生可以去咨询科学老师,也可以去采访眼科医生。他们经过讨论,一部分人去咨询科学老师,了解眼睛的结构及近视是怎样形成的;一部分人去采访眼科医生,得了近视眼怎么办?为了不让学生出去吃闭门羹,我为全班学生上了一堂“学会采访”的方法指导课,教学生如何敲门?如何跟人沟通?在采访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让学生明确采访的目的是什么,根据这个采访的目的编写采访计划(包括什么时候去采访,谁去采访,谁记录,采访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式来记录内容,采访时要注意的事项,如果招到拒绝怎么办?在此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想像情境,模拟训练,根据情况,找出对应措施。通过这一系列的指导,学生学会了采访。在后来的采访中他们获得了成功,尝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甜头。(视频)

  危害知晓组

  这组学生在调查近视眼的危害时,通过采访戴眼镜的人,让他们说说近视眼的危害。这个小组成员有的采访了近视的亲人,有的采访了近视的同学,还有的采访了近视的亲戚、朋友,了解他们戴上眼镜的苦恼。危害知晓组的学生还在班上让同学们相互交流,说说近视眼有哪些危害,自己平时是如何用眼的。(视频)

  预防策略组

  这组学生在调查如何保护眼睛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近视防治与饮食、运动的关系;咨询眼科医生,了解治疗近视的一些方法;采访正在接受治疗的小朋友,怎样矫正视力;采访体育老师,正确做好眼保健操;还制定了护眼计划。学生在查阅资料时,途径太单一,我给学生提供材料的来源渠道,如看书、看健康报等,提供一些网站,为同学们查找资料开辟便捷的途径。

  拓展延伸,制定护眼计划,我引导学生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制定。

  【日常安排:(如一日做3次眼保健操,课间或连续用1小时即远眺或转动眼球)

  行为习惯:(如用干净的纸巾擦眼睛)

  饮食:

  运动:

  其他:】

  初步调查之后,学生搜集到很多的资料。问题是有了资料以后,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以为找到资料,主题活动也就结束了,汇报的时候只要照着说就可以。这样一来,综合实践就成了资料的搜集,学生收获不大。我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的目的对材料进行取舍,资料可以用各种形式来整理,如图片展示、自编儿歌、手抄报、制成小册子等。

  总之,要一路延续综合实践活动的精彩,离不开教师全程的有效指导。教师要做到放手不撒手,指导不代替。

  (三)第三阶段:展示成果,推广宣传(课内3课时,课外1周)

  同学们对“保护眼睛,预防近视”这个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并对资料进行了整理,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他们通过绘制手抄报、板报、倡议书、制作宣传单等,发放给行人和全校同学以及录制预防近视的专题讲座,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向全校同学宣传、展示,以引起广大同学、相关人员和部门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既是体现能力,自我肯定与展示的过程,也是同学之间交流分享,相互学习与欣赏的过程。

  现状统计组:近视现状的调查(ppt)

  原因调查组:近视产生的原因(ppt)

  危害知晓组:近视眼的危害。(ppt)

  预防策略组:如何保护眼睛(ppt)

  展示这样一过程,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参与,从而拥有了自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也真正领悟到了爱护眼睛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第四阶段:评价活动,反思提高(课内1课时)

  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历时两个月的“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综合实践活动结束了。我为他们设计了一张评价表。通过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选出了优秀个人和优胜组。

  五、关注反思回顾总结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选择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保护眼睛,预防近视”为研究主题,突破了教材和学校的局限,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爱好及兴趣,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从主题的选定到小组成员,从制定计划到调查研究,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走入社区,完全走进了一个开放的时空。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参与,从而拥有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同时,学生们的个性特长还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有的擅长发现问题,有的擅长资料收集,有的擅长社会调查等等,学生的合作意识必然增强了,社交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