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说课稿

时间:2022-12-1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蝉》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蝉》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蝉》说课稿

《蝉》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地位与作用) 《捉不住的蝉声》是台湾女作家简帧的散文。作者通过文章让大家了解到万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爱大自然就是要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五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本课7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日捉蝉的乐趣。 3.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滨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由上节课演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的未知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5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2~3分钟)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

  4.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久违的蝉声——童年的回忆——捉蝉的感悟怀念童年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5.布置作业。针对五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七、说小结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的增有减。

  2.教学策略的选用(1)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这部分知识所表达的对应内容,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乱放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八、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蝉》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得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

  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诗文精粹,要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

  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4、能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寓言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二、说学情

  由于农村六年级的学生都认识螳螂、蝉、黄雀,也有些甚至玩过它们,对之觉得有趣,只要上课时出示有关图片、课件,他们会有跃跃欲试的心理,就容易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和方法:

  1、重组课文,落实重点。

  我打破了文章的序,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议故事、演故事。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板块,力求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2、训练语言,注重创造。

  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复述、表演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生的复述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训练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3、训练思维,凸现主体。

  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板书并认读生字螳螂蝉

  3、指出他们属于左形右声字,便于识记。

  (这三步设计从具体的图象到抽象的文字,并且点出了螳螂二字的构成特点,从而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在课题中就让学生轻松识记了本课的两个生字。)

  4、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在这里教师设置疑问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做上记号。

  2、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3、交流:你通过读,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这儿,主要通过学生自问自答的形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生词的意思,为感悟课文扫除了障碍。)

  4、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否知道各自然段写什么,课文按几部分内容写,各写什么?

  (四)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齐读。

  2、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为何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勾画有关语句。

  3、对此,你有何看法?

  (五)指导书写。

  螳、螂的结构和笔画笔顺。

  (六)作业。

  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铺垫。

  1、师生同写课题,齐读课题。

  2、听写五组词语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三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3、教师依次念五组词: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5)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这儿,通过默写五组词语,不仅是检查与巩固生词的掌握情况,更是在暗暗帮助学生记住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为后面地复述课文埋下伏笔。)

  4、学生对照屏幕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

  5、齐读五组词语。

  (二)学习第二、三段。

  1、投影出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标)

  2、自由朗读第二段(211节)、第三段(第12节)内容。

  3、从转来转去、毫不介意、一连转了等词句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体会出少年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4、指名朗读。(了解学生是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生练讲故事。

  (这个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是在上面听写五组词语作为铺垫和根据挂图进行练说,这是一个具有梯度的教学流程。)

  6、指名复述故事,师生边听边评。

  (学生在上面第5点已有练讲的技能,在此便在轻松愉悦之中就完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复述。)

  7、同桌互讲互评。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训练学生说、评的能力。)

  教师总结。(略)

  8、同学们说说蝉、螳螂、黄雀、少年之间的关系。

  (出示图片5。让学生演示螳螂等事物的动作,感悟到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9、默读全文,看看你能否发现课文中还有哪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螳螂捕蝉的关系?

  (训练学生发现能力,让学生明白吴国的眼前利益是什么?而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明白故事与现实之前的共同之处。这样,学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干,训练了评析文章的能力。)

  (三)品析人物。

  1、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

  2、小组讨论之后,集中交流。

  3、大臣们指出攻楚的利弊,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勃然大怒)少年说了螳螂捕蝉故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恍然大悟)从这个对比中,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在这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物的机会,学生表达肯定个性鲜明,但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学生对文章的正确解读,做到有理有据。)

  4、你认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这里又给学生搭建了表达的一个平台,让学生再去回归课文认真读书从而对吴王有个准确的评价,学生除了可以感悟到吴王的专制蛮横,当然也可以体会到他的可爱之处。)

  (四)表演深化。

  (表演仅仅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在通过表演能让学生在语文层面上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这里,我设计了合作表演的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化体验内化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表现。)

  1、激趣。

  我可以这样说: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用上这样的导语学生的表演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2、组织。

  寻找合作对象,练台词。(这儿的台词主要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3、设计。

  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4、演练。

  5、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6、评价。

  (五)链接名著。

  1、《伊索寓言》

  2、《中国古代寓言》

  (有人说过:下课是新一轮读书的开始。在这里我借本课的文章特点因势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寓言的读物,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向课外延伸,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遇见或听说过类似寓言中的故事吗?请举例谈你的看法。

  (七)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八)布置作业。

  回去写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

  五、说板书

  10、螳螂捕蝉

  捕 啄食 打

  蝉 螳螂 黄雀 少年

  攻打 乘虚而入

  楚国 吴国 其他诸侯

  不能只想着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眼前的祸患。

  好的板书设计,既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质疑解难,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这一板书设计就吻合了这些方面,并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蝉》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 “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生字词问题,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相关词句。第二课时是本文的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复述课文,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为了配合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主要设计制作了与课文相配套的课件,主要以图片文字和音乐为主要构件。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和方法:

  一、重组课文,落实重点。我打破了文章的序,根据教材本身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议故事、演故事。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板块,力求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二、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复述、表演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生的复述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训练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训练思维,凸现主体。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 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 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 板书并认读生字“螳螂” “蝉”

  3、 指出他们属于左形右声字,便于识记。

  (这三步设计从具体的图象到抽象的文字,并且点出了“螳螂”二字的构成特点,从而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在课题中就让学生轻松识记了本课的两个生字。)

  4、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在这里教师设置疑问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3、交流:你通过读,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这儿,主要通过学生自问自答的形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生词的意思,为感悟课文扫除了障碍。)

  4、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否发现课文中还有那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螳螂捕蝉”的关系?

  2、集体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四、三读课文,理解词句。

  1、这些角色,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捕捉或者攻打自己的目标的呢?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句子。

  3、集体交流: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在交流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抓住各个角色的动作,品读描写它们动作的语句,通过扎实的朗读训练,让学生真切感悟到“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这部分主要让学生明白吴国的眼前利益时什么?而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从而很自然的让学生明白故事与现实之前的共同之处。

  在再读当中,学生抓住了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把握住了文章的主干,在这一遍品读当中,就引导学生循着这些线索,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理解的过程中,着重训练学生紧扣重点词语评析文章的能力。

  五、指导书写。

  1、出示 “侯”、“候”

  2、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观察学生自然会明白多一竖少一竖就是两个不同的字)

  3、同样观察一下其它生字,想想书写时要注意什么,然后描红临写。

  (虽是高年级但也不能摈弃写字教学,这里以“侯”字为材料,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并归纳记忆方法应该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五、作业。

  1、 抄写生词。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铺垫

  1、师生同写课题,齐读课题。

  2、听写五组词语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三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4.教师依次念五组词: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5)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这儿,通过默写五组词语,不仅是检查与巩固生词的掌握情况,更是在“暗暗”帮助学生记住“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为后面地复述课文埋下伏笔。)

  5、学生对照屏幕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

  6、齐读五组词语。

  二、师领复述

  1、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画和词语。

  2、学生根据画面,练讲故事,尽可能地用上刚才听写的几组词语。

  3、指名讲述故事,师生边听边评。

  4、同桌互讲互评。

  5、总结:这个故事就叫——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在无痕迹地为学生铺设一个台阶让每位学生都能走上去,从先前默写五组词语,暗中帮助学生记住故事的梗概到教师联系五组词语,示范讲述再到学生自己根据词语和挂图进行复述,最后再在大组评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练说。这一系列具有梯度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之中就完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复述。这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一个美好的境界吗?)

  三、品析人物

  1、 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

  2、 小组讨论之后,集中交流。

  3、大臣们指出攻楚的利弊,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勃然大怒)少年说了“螳螂捕蝉”的故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恍然大悟)从这个对比中,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在这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物的机会,学生的表达肯定个性鲜明,但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学生对文章的正确解读,做到有理有据。)

  4、你认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这里又给学生搭建了表达的一个平台,让学生再去回归课文认真读书从而对吴王有个准确的评价,学生除了可以感悟到吴王的专制蛮横,当然也可以体会到他的可爱之处。)

  四、 表演深化

  (表演仅仅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在通过表演能让学生在“语文”的层面上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这里,我设计了合作表演的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化体验内化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表现。)

  1、激趣:我可以这样说:“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

  ”用上这样的导语学生的表演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2、组织:寻找合作对象,练台词。(这儿的台词主要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3、设计: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4、演练。

  5、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6、润色:学生即兴写旁白、画外音。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这儿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7、再演

  8、评价

  五、链接名著

  1、《伊索寓言》

  2、《克雷洛夫寓言》

  3、《中国古代寓言》

  (有人说过:下课是新一轮读书的开始。在这里我借本课的文章特点因势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寓言的读物,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向课外延伸,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蝉》说课稿4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设计《螳螂捕蝉》这一课时,主要有以下几点设计意图:

  一、重组课文,落实重点。我打破了文章的序,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议故事、演故事。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板块,力求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二、发展语言,注重创造。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读熟恐怕是前提。因此,我在设计中,也很重视学生的读,给每一位学生读的机会,并且读的形式是多样的,快速读、朗读、默读、自由读、齐读等。在读的过程中,我还要求学生有所思,有所悟,因此,对学生每一次的读,我都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力求让学生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感悟,将书本知识内化,进而要求学生复述故事。“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复述、表演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生的复述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训练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三、训练思维,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的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因此,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感悟到少年是在智劝。

《蝉》说课稿5

  这次作课,我教的是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12课《瘸蝉》。

  《瘸蝉》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与描写相结合,并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作者让人不知不觉中感悟一个深刻的道理:一方面,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善意却有可能带来了悲剧;另一方面,痛苦与挫折是成长旅途中不可缺少的财富。

  这组单元的主题是感受智慧的启迪,而本文是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发展语言、启发思维、启迪智慧的好课文。今天我所上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下面我来说说这节课设计理念:

  一、基本理念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的陶冶思想情操,启迪智慧。《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本节课就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启迪智慧。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从关键词入手有条理的复述课文的方法。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

  3、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的品读,感受蝉蜕变过程的痛苦与煎熬,感悟作者具体生动地描述。(重点)

  4、领悟这篇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从中获得启示。(难点)

  三、教法:

  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全面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我力争做到:努力启发诱导,变“教”’为“导”,变为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文本中的内涵。充分发挥朗读、默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启迪智慧的作用,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

  四、学法指导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进行学法指导,根据本课特点,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以下方法学习课文:

  1.以重点词为索引,以词绕文,串珠引线,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线索,学习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从重点段入手,加强字、词、句的训练,避免面面俱到,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设计

  1.复述导入

  复述课文的目的在于温故知新,为深入探究文章的内涵作准备,使教学前后衔接。首先请学生填写课中词,回忆课文语句。接着指导读词,读出词中的情感。在读懂、读出情感的基础上尝试有条理地复述课文,是思想、语言表达相互融合的一项综合能力训练,也是本课教学突破重难点的重要一环。

  2.导之以读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因此本课时通过提问导读课文,使学生知道同样是经历蜕变的蝉的幼虫,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局?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不同的结局?为进一步深究因果、回答问题奠定基础,达到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的目的,具体感受课文中的内涵。而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感悟读、重点词句的品读,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3.导之以思

  这篇课文中所描写的蝉蜕变的过程确实是激烈、痛苦、让人于心不忍。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那种煎熬呢?首先我让学生独立去读、去批注、去感受。而后,我展示了一组蝉蜕变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去感受。抓重点段,引导学生细致品读,自读思考,感悟蝉蜕变过程中的所要忍受的痛苦与煎熬,从而明白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帮助这只蝉。思考之后进行批注与交流,珍视学生潜心读书、认真思考的点滴感悟。

  4.导之以悟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成长的体验。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接下来的拓展环节启发学生思考:在为蝉惋惜的同时,你感悟到了什么?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口头的表达能力。

  5.导之以说

  在学生充分交流阅读体会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把自己设想成那只瘸蝉,换位思考,进行说话练习,使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升华情感,引发共鸣。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涵,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遗憾的是教学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的重要性没能很好的发挥,学生互相质疑的积极性没能开发出来,课堂氛围调动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定会把每一步都走扎实,使语文课丰富起来!

  我真诚地希望:我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轻松快乐而有所收获的时光!

《蝉》说课稿6

  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朗读贯穿始终,在师生平等互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赏析能力,给学生有益的人生启示。

  一、说教材:

  《短文两篇——禅、贝壳》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两首散文语言清新、凝练、意味隽永,因而既是指导学生朗读的好材料,又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的典范之作。

  二、说目标:

  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意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

  2、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意在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及审美情趣。)

  3、联系生活,感悟人生。(意在引导学生在熏陶感染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中目标1、2是教学重点,目标2同时又是本课的难点。

  以上目标的确定依据了新课标、单元学习目标、散文的特点及学生实际。

  第一:《新课标》对散文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诗,大体把握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二:本课所在单元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人生,还要提高朗读能力。”

  第三: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点。本文语言的形象性、含蓄性及深刻性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学的重难点。

  三、说教法:

  为达成目标,我准备采用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法、朗读指导法、诱导点拨法。

  1、创设情境法,散文以情成篇,以理服人。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一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引起共鸣的氛围。如上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范读时,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讲析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板书,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2、朗读指导法:

  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但对初一学生来说较难达到,因而应加强朗读指导,我将通过示范读、指导读等形式从停顿、节奏、情感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朗读技巧。

  3、诱导点拨法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是学生的引导者,因而诱导思维,指点迷津、宏观调控应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四、说学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散文的情感及富有哲理的语言。

  2、联想想象法:欣赏散文精炼准确的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3、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散文中深层道理的理解,对语言的品味及情感的把握,都应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五、说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作家莫顿·亨特的散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而且课文的最后一段老师要求大家能够背诵,不知道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了,下面由老师提示你们,我们一起来诵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道理,那就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当我们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不管困难有多大,只要把大困难化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那么最终就会战胜巨大的困难,以致赢得最后的胜利,获得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欣赏两篇优美的散文,看看我们能从中悟出什么样的人生真谛。(此环节意在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

  (一)师生合作,制定目标:

  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散文方面的知识,讨论制定出学习目标。

  第一环节以学生为主,通过反复朗读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第二环节以教师指导为主,通过范读、指导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第三环节需要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达到要求。自读诗文,整体感知:此环节要求扫除障碍,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感知诗歌感情。

  检查朗读:指生朗读,其余学生从语速、语调、停顿等方面进行评价,师做及时点拨。在评价过程中,找同学进行局部示范朗读。(此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体会语言中蕴含的哲理。)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活动】思考: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

  (1)《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点拨】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

  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3)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点拨】“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4)。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感悟出深刻的道理人生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那生命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呢?既然生命是短暂、脆弱的,那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呢?作者席慕容在她的散文《贝壳》中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

  2。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

  (1)《贝壳》中“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点拨】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2)《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点拨】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四)、小组讨论,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点拨】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以上环节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激发学生面对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这篇短文,让我们知道,无论生命怎样渺小,无论生命如何短暂,我们都必须要做到认真地对待活着的每一天,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更多说课文章,请访问说课网频道。

《蝉》说课稿7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资源开发:

  从生活周围寻找如螳螂一样的人,分析因顾眼前利益而带来的祸患。

  媒体使用:

  生活小故事及相应的'图片,配套教材课件。

  设计理念:

  生活处处皆语文,借用生活中的语言材料深化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进行学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 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 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 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2)指名说,集体讨论。

  3. 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 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

  3. 集体交流,讨论。

  4. 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

  1. 出示生字。

  2. 指名读。

  3. 师生评价。

  4. 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

  1. 完成习字册描红。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 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3)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 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三、复述练习。指名复述,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四、学生质疑,结合质疑小结课文。

  五、作业 :

  1. 讲述故事。

  2. 练习说话。

  3. 搜集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23 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蝉》说课稿8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积累词句,丰富语汇。

  2、品读重点语段,品味精妙的语言,从中感受、体验捉蝉的趣味,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重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文章结尾处“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声”的深刻,能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理解。(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

  师:同学们,老师准备了一段特殊的声音,一段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想不想听?(想)好,那就让我们闭上双眼,一起用心聆听吧!

  2、交流感受

  师:老师注意到,同学们听得很入神,有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有的似乎想起了什么往事,来,说说看。

  3、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也跟蝉声有关。(板书:30捉不住的蝉声)

  二:自主阅读,品位文本

  (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师:我们湘乡有句俗语——“读白眼文”,意思就是有的人读完一篇文章后,根本不知道自己读了些什么。你愿意做这样的“马大哈”吗?(不愿意)既然如此,就请大家带着以下两个问题认真地把课文读一遍。

  课件出示问题

  (二)、交流读书体会

  师:读得真是认真,半天也没抓着一个“马大哈”,相信大家对于老师的两个问题已经胸有成竹了。

  1、出示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令年过半百的作者回忆起儿时的捉蝉趣事?

  师:你从文中找到答案了吗?跟大家读读,要读出味道来哦!

  (生读,课件展示所读内容)

  师:想不想听听大家对你的评价?(想)要是人家专挑你的毛病呢?(……)恩,不错,虚心的.孩子最有出息!好的,哪位专家来点评一下?

  生评(在评价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出作者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师:正是这突如其来的蝉声深深地吸引了作者,令作者想起了童年捉蝉的一幕幕。

  板书:听蝉——想起童年

  2、出示第二个问题:你体会到了作者捉蝉的那份快乐吗?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把你的感受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交流。

  交流的过程中,课件跟踪播放学生读到的片段,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出捉蝉之趣(包含捉蝉时的乐趣、捉到蝉后的乐趣)。

  小结:

  板书:捉蝉——其乐无穷

  是啊,这么有趣的经历怎能不让人怀念童年呢?因为。

  学生接(课件同时展示):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录音带,让我把童年的声音又一一捡回来。

  3、出示第三个问题:捉蝉带给了作者无尽的乐趣和美好的回忆,可文章结尾处却写道“捉得住蝉,捉不住蝉声”,言语间似有一丝遗憾。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总结学生发言:是啊,笼中的画眉为了自由宁肯选择死亡,被关在铅笔盒里暗无天日的蝉又怎会吟唱自由的赞歌呢?自然的美是需要自然呈现的。

  (课件出示“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声”)

  板书:悟蝉——美是自然呈现的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美好的回忆,说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待学生交流完后课件展示,总结全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的声音是五彩缤纷的,让我们也像简贞阿姨一样,竖起自己聪慧的耳朵,睁大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去聆听,去关注生活、关注大自然吧!

《蝉》说课稿9

  我已连续三年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螳螂捕蝉》我上了三次,每次上的感觉都不一样,这一次的感觉最特别。本次说课,我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教学目标,第三部分是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课文《螳螂捕蝉》是一种嵌套结构,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

  特殊的文本结构给教者带来挑战: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为此,我深入钻研文本,从学生最近发展区考虑起,将本篇课文进行了三个层面的解读:

  第一,“螳螂捕蝉”的寓意;第二,吴王从寓言中明白的现实意义;第三,通过吴王前后的态度对比,分析少年的人物形象。

  具体分析学情后,我发现学生对少年机智勇敢、忠诚爱国形象能理解的可能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哪些词句能体现少年的机智勇敢,能理解的学生相对会更少些。

  如何把握教材,上好这篇课文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文本。语文犹如人文宇宙中承载生命讯息的一艘小船,教师能在文本背后这个意义世界走得远些,学生就能跟得远些。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学,其设置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

  因此,我仔细阅读了这篇课文,发现嵌套的两个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吴王乃一国之君,且独断固执,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具有谋略意义上的劝说呢?这是一个难点。当我把文章再延伸至现实生活时,不难发现,它有利于指导学生如何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与别人沟通交流,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纵观六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水平不太高,技能技巧也有待进一步训练。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以检查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为什么以检查的方式?原因有两个:①学生有了预习习惯。②生字的数量不多,其中有两个在课题已出现。)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课题,抓住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掌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为什么要正确、流利地朗读?因为读是语文的基础,是理解的根本。)

  (课题最直接地透露了文章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利用课题帮助学生梳理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尽快走进文本的一个有效途径。)

  3、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感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怎么明白?抓住这个故事的内容和它的语句的内在联系,进行朗读、分析、理解。)

  4、掌握“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一种婉转的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这是一位机智勇敢爱国的少年。)

  其中目标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4是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连贯性。基于以上的解读分析和目标确立,我对教材作了重组:首先直奔“螳螂捕蝉”寓意,作前置式处理;随即通过“恍然大悟”,从吴王的转变中彰显寓言之意;接着浓墨重彩研读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拓展文本,以吴王第二天上朝所说的话为契机,合理重组课文,将课后的复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训练着。

  (一)直奔故事内容,领悟寓意。

  教学伊始,我便通过听写词语进行字词的检查,然后出示听写的词语,请学生自批核对并用上听写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语。这样,学生很快对课文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本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因此,我便请学生看着课题问“课文中哪几自然段直接讲述了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并把这两个自然段综合起来说。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在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

  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我以蝉为主要研读对象,带领学生悟寓言之意。从两方面入手,扣着“一心只顾着”和“没顾到”让学生关注并体会。从“一心只顾着”感受蝉的“自由自在”“悠闲”,逐步了解蝉整天叫着“知了,知了”,却对自己将遇到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通过追问“这样的人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呢?”这一发散性思维训练,积累“得意忘形”“自鸣得意”等词语,强烈的讽刺意味就不难理解了。而其它几个具体对象由于比较类似而可以一笔带过,不再进行细读处理。关键抓住内容与寓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比如进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的转换。既而,再抓住“没顾到”这个词,让学生说说蝉、螳螂、黄雀身后隐伏的祸患分别是什么,进一步感悟寓意。课文的中心来自于内容,于文字,中心、内容和文字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二)抓住“恍然大悟”,认识吴王态度的转变。

  简单对话后,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将“恍然大悟”作为第二板块教学的着眼点。理解词义后,“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含有这个意思?” “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顿悟”“拨云见日”等词语伴随发散性思维训练得到积累运用。这时候老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少年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请学生齐读,加深巩固。

  “三分文章七分念”。到这里,我请学生再次读课文。“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我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

  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意思,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处境实际与寓言故事中的蝉、螳螂和黄雀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学生很快找到了这一自然段中大臣们劝说吴王的话,再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扣住“处死”一词体会吴王当时的固执。

  2、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最终“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次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正是这句含义深刻的总结语惊醒了吴王,促使吴王恍然大悟,明白了少年的良苦用心。如此思前想后,全文贯通!

  (三)再次研读课本,认识少年的机智勇敢。

  诚如前面所说,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民族的课堂。怎么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少年的机智勇敢呢?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心,从好的来讲是用心良苦,从坏的来说则叫居心叵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全在吴王一念之间。那么吴王会怎么处置少年呢?从结果可以推想应该不会处罚。同样是劝,为什么少年成功了而大臣们却没有成功呢?

  促成矛盾冲突,是学生思维推进的有效方式。这个问题故事里没有揭示,但生活中却十分需要。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将两种劝说的不同结果移位、浓缩到一处、通过比照得出结论:大臣们的劝说太直接,少年的劝说方式很巧妙,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少年的方式巧妙在哪儿?让学生合作探究:“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看到的趣事吗?再回到课文的第3自然段,通过朗读,结合少年的行为,从中体会到这是一个机智的少年。而少年的勇敢能理解的学生可能不太多。就势再次提问: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去劝说吴王的?随即出示“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至此,两个“死”字的不同理解,训练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再次深刻认识到吴王的“固执己见”,又体会到“少年用故事说话巧劝成功”是勇敢的表现,是智慧的表现。再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对于少年的苦心与慧心,学生容易忽视少年特殊的“转”,展开想象进行补白:

  第一天,少年整整转了一个早晨,也未见吴王的踪影,他想——

  于是,到了第二天清晨——(引读课文部分文字)——可过了好一阵子,仍不见吴王的到来,他想——

  到了第三天,少年又——(引读课文部分文字)——这一次,少年终于瞧见吴王踱着方步走过来了,他心中不禁一阵——他很快调整好激动的情绪,又装出一副专心致志打鸟的样子——(引读课文部分文字)

  引读课文部分文字: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在意。

  这一段话,三次引读三次体会,把学生干瘪的文字解读还原成课文的诵读,多读一遍体会更深一点。

  教学难点,在我的步步预设中渐渐突破。

  (四)抓住吴王第二天上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渗透复述故事。

  由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什么?(方式的委婉)教学的结尾处,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填空题:再次上朝,吴王会怎么说?

  (出示) 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讲述了 。故事是这样的。听了这个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启发: 故本王决定 。

  两课时的教学,怎样让复述的训练落到实处,怎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内容梗概有效复述呢?我通过这样的填空将教学延伸,给想象和复述提供了坚实的生长点和有力的支撑。我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学目标的统率下立定的,我的教学过程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也就是说通过教学目标,把教学更好地落在实处。

《蝉》说课稿10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叫韩静,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蝉》。这篇课文被编排在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的第九册第二十二课。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四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蝉》是一篇科普散文,选自法国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课文讲述了“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惯,通过观察,了解到蝉是非常喜欢音乐的,但同时蝉有时没有听觉的,他对自己所发出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本篇课文的主要意图:

  一是了解有关蝉的知识,知道人类与动物之间应该而且可以和谐相处。

  二是学习把课文划分几部分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三学段的学生在阅读说明性文章时,能够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产生对食物仔细认真观察的兴趣和愿望,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基于此,对于学生而言,本文把蝉人格化的语句需要体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需要学习。

  《蝉》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承前“主要是指本文的教学是在学生原有的说明文学习的基础上对语文能力进行综合强化,这意味着教师在教法上可以采取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研究,让学生在更高的要求之下自主地完成旧有能力的提升,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启后”,是指学生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强化学习后能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本单元编排用意和本课特点,以及本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科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点:1、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朗读课文,按要求积累词语;了解说明文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方面,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蝉的,是怎样说明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产生对事物仔细认真观察的兴趣和愿望。

  本篇文章显现了作者仔细认真观察和一丝不苟的实验,反映出一名昆虫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作者把蝉当作人、当做朋友来写,展现了一位作家的人文情怀。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说明的道理令人信服,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将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蝉的,是怎样来说明的。并产生对事物仔细认真观察的兴趣和愿望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

  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蝉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作者对蝉充满了喜爱之情,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尽量生动感人,所以基于此我将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把蝉当作人来写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根据课文内容,我将采取几种教法:

  1、以读代讲的方法

  读是阅读中最主要的,学生读通、读懂,自己从中获得知识比老师灌输效果要好的多。集体讨论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加,同时互相交流能使学生萌生自己探知的意识。

  2、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我将指领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如仍不能化解,那么我将进行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彻底、更快、更清晰的了解知识、获得知识。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需教教学生会学。所以本节课中我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个性培养,所以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划、议、悟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代替单一的讲、管形式,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理解感悟的境界

  三、说教学过程

  本文我设计用3课时完成。第(1)课时主要是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第(2)课时主要是组织教学、教授新教材和巩固新教材,从而掌握文章的重点,解决文章的难点。第(3)课时课后测验。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并不单纯是一门学科,它是人类生活的浓缩。因此,语文课程的学习,绝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课程本身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所以,上课伊始我请同学先谈一谈自己对蝉的印象,可以从外观特点或是生活习性等多方面入手。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理解课文。

  “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首要地位,老师要给学生自读,自悟的空间,而不可流于形式。所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或轻声读,或朗读,或分组读,或问读,或同桌互读,借此机会导读书方法,让学生通过独立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一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蝉的特点的,说说主要内容,养成边读、边思边动笔勾画、旁批的良好地读书习惯。再“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巩固。学生在自主读书、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和合作探索中,学会了合作,思维被完全激活。在读通读熟中感受到了自主读书的乐趣,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自我表现的参与意识及成功的喜悦。同时水到渠成地悟出了文路:蝉是“我”的邻居——蝉是非常喜欢音乐的——蝉是没有听觉的。

  在整体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分部分学习文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本环节让学生默读一下文章第2~7自然段,思考一下作者是用哪些内容来说明蝉是非常喜欢音乐的,怎样说明的,你有什么体会。然后给同学提供一个学习和汇报的表格,学生先自行填写,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的交流,互相借鉴。待同学填写完毕后在进行全班的交流讨论。这样,学生既发挥了思维潜能,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及学科间的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只有积极思考、独立深究、善于发现、敢于质疑,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动机潜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请同学按照学习蝉非常喜欢听音乐这部分的'方法自己学习“蝉是没有听觉的”这部分内容。从而真正的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学习的开端。在学生学习了蝉喜欢听音乐和蝉没有听觉这两部分后,同学回到文章的整体上来,回过头再读一下文章的第1自然段,我请学生大胆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即“文章第1部分在本文中的作用”思考之后,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然,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而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汇报交流的过程既是学生畅谈见解和观点的过程,又是师生“阅读反思”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感悟,这是对不同生命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推动课堂对话的发展。

  为了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我再次请同学结合课后练习2,在文中找出把蝉当做人来写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从而使学生理解作者拟人手法的运用才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为了体现以“导”为前提,“读”是途径“悟”是关键的理念。“读”与“悟”成为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动力。而“导”的过程也就指导学生“读”和“悟”的过程。请同学反复朗读这些句子,用朗读促进理解。最后选择几句自己感兴趣的话抄写下来,已达到词语积累的目的。

  课后应该是一个新的学习轮回的开始,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能使学生从中吸收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展个性。在课堂最后这个环节,我请同学完成课后练习4读读写写,从中练习学生的理解词语的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蝉》说课稿11

  一、 教材和学情分析

  1、 教材分析

  《短文两篇—蝉、贝壳》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两篇散文语言清新、凝练、意味隽永,因而既是指导学生朗诵的好材料,又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的经典之作。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易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有感情的朗读时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但对已初一的学生来说,较难以达到。因此需要教师师范朗读,指导诵读。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发现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二、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一)结合上述的教材和学情分析,以及新课标中对阅读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 了解欲扬先抑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 对比探究阅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二)依据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语言优美、细腻的风格,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教学难点:对比探究阅读;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方法。

  三、 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媒体课件,以诵读—鉴赏—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我准备采用的方法有:创设情景法、朗诵指导法、诱导点拨法。

  学法指导:

  在对本课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朗读法、对比探究阅读法法。

  四、 教学过程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并以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设计了六个环节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呢?”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篇优美的散文,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吧。

  2、 夯实基础

  (1)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小思和席慕容的相关介绍,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历程和创作情况。

  (2)检查字词预习,为更好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3、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注意朗读的感情、节奏。目的是“品语言,入意境,展想象”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出语气,读出感情。此环节教师指导诵读,通过范读、指导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初步感知文本表达的情感和哲理。在读的过程中,请学生思考:

  (1)、《蝉》这篇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此环节的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联系文章的主旨以及问题所处的具体语境作深入的分析和解答。

  明确答案:

  1、“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4、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1)、《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2)、《贝壳》一文中“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贝壳》课文最后一段说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4)、这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研读赏析课文,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通过对比阅读和思考,更深一步的分析体会两篇短文的写作手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这一环节中,要把着力点放在过程上,既要看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还要看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全程体验,更要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明确答案:

  (1)、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2)、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3)、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4)、明确: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5、课堂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6、布置作业

  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生命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请以“感受生命”为话题写——篇文章。要求:题目自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五、 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

  蝉 ——珍惜生命——欲扬先抑

  贝壳——把握生命——直入主题

《蝉》说课稿12

  一、 说教材

  1、教材体系:《螳螂捕蝉》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与《最大的麦穗》、《爷爷的芦笛》构成一组说理性的单元。《螳螂捕蝉》选自刘向的《说苑》,《说苑》一共20卷,这是其中第九卷“正谏”中的一个古代寓言故事。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曾经接触过一些古代寓言故事,如:《滥竽充数》、《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他们对这类课文并不陌生。

  2、教材内容:《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与以往所学的单纯的寓言有所不同,它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并下了死命令不准别人来劝阻他,一位少年巧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会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智劝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它是历史故事中包含着寓言故事,而故事里又隐含着道理,少年巧用故事来劝戒吴王的一篇文章。全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c、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以说促读,理解语言文字,感悟少年的聪慧、勇敢,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能辩证地看待吴王这个人物。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教学难点:理解“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5、教学安排:

  根据这篇寓言故事的特点,以及高年级段学生的'实际学情,本课打算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解生字词,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精读感悟,以说促读,明白道理。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说苑》“正谏”中的几个小故事。

  二、 说教法、学法

  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这篇寓言故事在写作上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努力将人本与文本相结合,准备采用以下的教法与学法:

  1、首尾段落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紧扣重点指导复述,情境朗读明白道理。

  3、补充阅读材料,培养阅读兴趣。

  三、说教学程序

  以第二课时为例,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1、激发兴趣,导入本课。

  2、对比朗读,探究生疑。

  3、以说促读,入境悟理

  4、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第一个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本课。(本环节预设1分钟时间)

  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少年机智地用一个故事阻止了一场战争,这个故事让吴王明白了一个道理,从而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上节课我们已初步认识了这位少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寓言故事也是学生较感兴趣的一种体裁。设计这一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这节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调。

  第二个环节为对比朗读,探究生疑。(本环节预设6分钟左右的时间)

  课件出示文章的首尾两段话: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

  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话,再指名读,引导思考:读了这两段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少年的“这番话”指的是哪番话?吴王为什么会

  恍然大悟,他又悟到了什么?大臣、少年都劝吴王,为什么大臣劝后吴王仍是执迷不悟,而少年一劝吴王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在学生充分质疑后,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合,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古人又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根据文本进行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能激发他们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第三个环节:以说促读,入境悟理。(本环节预设20分钟左右的时间)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难点部分,我打算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首先找出少年讲的故事,指导朗读、复述;然后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寓意;最后回顾全文,分角色朗读,进行作业练习。

  首先教学第一层:少年的“这番话”是指哪些话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找一找,读一读,再指名读,齐读,假如你们都是少年,我就是吴王,谁来劝劝我这位吴王呢?捧着书读,能打动吴王吗?恐怕不行,看看书,看看插图,练一练,看能不能复述。再指名复述,学生评。

  然后教学第二层:在你们说的话中有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吴王的心,是哪句呢?学生齐读:“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引导学生明白“它们”、“眼前的利益”、“身后正隐伏着祸患”的双关意思。教师相机板书。接着讨论吴王因为想到了什么而恍然大悟呢?他又悟到了什么?理解“恍然大悟”并造句。这一问题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起他们继续探究的愿望。学生可能会谈到,吴王想到自己就像螳螂一样,楚国就是蝉,而诸侯国就是黄雀,吴王眼前的利益是楚国,而身后的祸患是吴国很有可能被诸侯国所灭。

  最后教学第三层:这么精彩的故事,你愿意连起来读一读吗?同桌两人分角色读课文的三到十一小节。读完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为什么大臣劝吴王,吴王不听,而少年劝后,吴王就恍然大悟呢?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述这个故事呢?

  通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发表独立见解,主动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回顾全文,整体把握,体会少年的勇敢、聪明,他的劝是“智劝”、“巧劝”,而大臣的劝是“直劝”、“力劝”。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也照应了文章开头。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启发者、引导者,我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

  回顾全文后再进行作业练习,填空:《螳螂捕蝉》一文,主要写了少年巧用 ,从而,体现了少年的 ,同时还告诉我们 道理。

  这三个层次的教学,由整体感知,到局部精读,再回到整体感悟,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

  第四个环节:拓展阅读,课外延伸。(本环节预设13分钟左右的时间)

  刘向的《说苑》分“君道”、“臣术”、“建本”、“立节”等二十卷,其中第九卷“正谏”中收集了秦始皇、楚庄王、齐景公等人的历史故事十多个。课堂上我准备了四个小故事,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自由组合,共同阅读,并讨论:学了课文,又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各抒己见,个性得到了张扬。最后我鼓励学生有兴趣的话不妨读读《说苑》整本书。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树立了大语文观。《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四、说效果预测

  尊敬的评委,我在预设《螳螂捕蝉》一课的教学案前也阅读、浏览了一些相关文章,如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教学。我在思考时,主要想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情,抓住文中对比明显的两段话以及能揭示故事道理的中心句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读书,讨论探究,从而获取知识。预计学生在说的这一块能生成课堂的亮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有些历史知识较丰富的学生还能补充一些历史小故事更深刻地来说明所学的道理。而在探讨“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联系时学生可能会有点难度,这时教师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加以启发、引导。当然,在我今天的说课中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各位专家能不吝赐教,谢谢!

  板书设计:

  23、螳螂捕蝉

  螳螂

  (吴国)

  蝉(楚国) 黄雀(其他诸侯国)

  少年智劝吴王(有勇有谋)

《蝉》说课稿13

  一、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故事中套着故事,是一篇学生爱读并能从中受到启发的好文章。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么一篇通俗易懂的课文通过自读并从中明理并不难,但学生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形势缺乏了解,所以借“螳螂捕蝉”的故事使学生与课文中的吴王一起恍然大悟,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生提出的`有关要求,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禀”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4、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其中目标1、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4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设计

  为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通过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并准备了春秋诸侯争霸图、螳螂捕蝉的画面以及文中的有关语段,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目的是优化本课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首先,板书课题后,我先引导学生谈谈对螳螂、蝉的了解,并相机出示图片,随后引导学生质疑,从而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一个故事。随后我组织学生交流课文内容,相机指导学生进一步读好有关段落随机板书:

  准备攻楚

  不听劝阻

  讲述故事

  劝说吴王

  恍然大悟

  打消念头

  通过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了课文层次。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次对课文质疑,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兴趣,并从中遴选出直指课文重点的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重点谈)

  一、复习导入

  再次感知

  上课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并指名交流,使学生再次感知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

  二、研读课文

  读中感悟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我将组织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引导他们展开想象,从而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读悟第一段,了解故事起因

  在学生交流了课文内容之后,我顺势出示课文第一段,让学生读读想想然后交流从中知道了些什么?在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大臣们的顾虑,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借助春秋诸侯争霸图了解当时的形势,并通过引导学生模拟读吴王的话体会吴王的执迷不悟。

  (二)研读2——11节,感悟故事寓意。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为题,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读读想想并在感受最深处写上一两句。读完以后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收获。

  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畅谈各自收获,只要尊重对文本的理解即给予一定的肯定。其中我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少年给吴王讲述的“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蝉、螳螂、黄雀的内心活动,一方面借助媒体的直观演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身后隐伏着祸患”这一故事寓意。相机板书:

  只顾眼前利益

  忽视身后隐患

  (三)引读12节,明白其中道理

  在学生对“螳螂捕蝉”的故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以后,我用引读的方式带学生进入课文最后一段,这一段与开头首尾呼应,是揭示寓意的关键之处。为此,我及时引导学生前后联系,精读并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先想想吴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明白了什么?并组织学生将所感所悟写下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会及时抓住学生发言中的亮点进行点拨、引导、深化,使学生的认识不断走向丰满。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课文所揭示的道理,而且丰富了学生个性化的语言,也为阅读与学生的写作训练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联结点。

  三、实践练习

  积累深化

  在本课的结尾阶段,我将布置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选择文中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画一个脸谱,并用一段文字加以介绍,以深化学生的认识,使他们的语言得到积累。

  附板书:

  螳螂捕蝉

  (喝着露水)蝉

  只顾眼前利益

  (捕蝉)

  螳螂

  忽视身后隐患

  (啄食螳螂)

  黄雀

  少年

《蝉》说课稿1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

  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

  练读第3节。

  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三、布置作业

  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板书设计:

  蝉 ← 蟑螂 ← 黄雀←少年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蝉》说课稿1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从中受到教益。

  教学重点:

  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教学准备:

  课外阅读《伊索寓言》,了解《伊索寓言》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还记得吗?讲一讲。

  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板书。

  3、狐狸是十分狡猾的,今天,我们的大忽悠护理又使出了它的老办法——说奉承话来欺骗别人,不过这回蝉可没有上当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板书课题:蝉 和 狐狸。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主人公是谁?讲了什么故事?说了什么道理?

  2、弄清情节:设置骗局巧作试探揭示缘由。

  三、精析课文,分析形象

  1、用最精辟、最简练的四字词语来填空:

  ( )的狐狸 ( )的蝉

  2、分析狐狸形象,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a:(贪婪狡诈)的狐狸

  (1)设下圈套(板书)“圈套”指什么?(使人上弹受骗的计策,阴谋诡计,坏主意,谋害人的主意;本文指将蝉从大树上骗下来,然后吃掉它。)

  (2)它怎样骗蝉的?找出句子读,画出骗术高明的词语,想象一下狐狸赞美蝉时神态是怎样的。

  a、“您”——尊重蝉,“多么美妙、真是天才歌唱家”——能用的'好词儿都用上了。

  b、想象神态(满脸堆笑、虚情假意)

  c、试着练一练。指名读。

  (3)在炎热的夏天中,你们觉得蝉声如何?(难听,叫人觉得烦躁)看出狐狸虚伪的夸奖

  (4)狐狸真的再赞叹蝉声吗?哪个词语一针见血的说出了“不”(故意赞叹——板书)它真正目的何在?

  ① 故意——赞叹蝉,醉翁之意不在酒,心里想的是坏主意,可以用什么成 语来形容它呢?

  (心怀鬼胎、居心叵测、居心不良、口蜜腹剑、黄鼠狼给鸡拜年)

  ② 目的——骗蝉先来好吃它

  b:(愚蠢凶狠的)狐狸

  “狐狸以为是蝉,就猛的扑了过去。”

  理解:

  ① 树叶扔下去,狐狸一看,以为是蝉上当了,飞下来了,美餐送上门来了。

  ② “猛扑”体会出什么了吗?

  a﹑迫不及待;b﹑扑——速度快,用力猛(生模拟动作);c﹑像饿极了的疯狗凶猛无比;d﹑若是真蝉,蝉在劫难逃,葬身狐狸腹中。e﹑愚蠢——门缝里看人,以为蝉上当了,中了它的圈套,明明是树叶,它却看不清楚,猛扑说明它是愚蠢的,机关算尽,说了半天好话,只抓到一片树叶,可笑至极。

  3、分析蝉的形象,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a(聪明机智)的蝉

  (1)“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

  “察觉”——思维缜密;“扔”——试探,警惕性高 相机板书:察觉有诈

  (2)“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领悟:蝉善于观察,敏于分析;保持警觉,怀有戒心;善于从别人灾难中吸取教训。相机板书:怀存戒心

  (3)除了这些,蝉的机智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还体现在对待狐狸的态度上,即使知道狐狸险恶用心,它却没有破口大骂,面对要吃自己的狐狸。在生死一线之间,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朋友”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理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这蝉可谓“真聪明”。

  b想像一下,如果这是一只虚荣心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西湖厅奉承话的蝉,在听到美言后,可能会怎样想的,又怎样做的?

  所想:①人家赞美,我不下去,就是不给人家面子,那多没礼貌啊!②很少有人说我歌声“多么美妙”,没有人夸我是“天才歌唱家”,今天狐狸赞美我,我可不能不识抬举。③人家狐狸说了那么多好话,又不是有求于我,我不下去,岂不是冷了人家的心?今后还有谁赞美我呢?④人家一番好意,看得起我,让他看看我又何妨?

  所做:①昂起头,挺起胸,仿佛自己真是个“天才歌唱家” 。②往下爬,下去就会一命呜呼,成为美餐。

  c扔树叶之前,它又想过什么?

  ① 它狐狸很狡猾,很多人都被骗过,连虎大王都被它玩过一把,我该小心才是。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可不能被花言巧语所迷惑,成为被人耻笑的 “乌鸦接班人”。 ③可是,万一狐狸改邪归正,浪子回头,我对它不理不睬,不是显得太小眼了吗?也太不礼貌了啊!④怎么办,我不妨来个“扔叶试路”这就叫急中生智。

  d蝉看到狐狸迫不及待凶神恶煞样儿,又会怎想?

  ①好险啊,幸亏我多了个心眼,要不然,命丧黄泉还不知是怎么一回事?②对待狐狸这样阴险狡诈的小人,千万不能被花言巧语所迷惑。

  四、感知寓意

  1、分角色读课文,带着感情去读。男生读狐狸的话,女生读蝉的话,老师读旁白。

  2、齐读课文寓意句子,板书寓意。

  3、在你听过的故事中或生活中有没有一个人的错误或失败给我们提供教训?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

  生活实例: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考试不检查丢分,迷信手机中奖,电视上猜字谜等。

  4.你知道相关的名言吗?交流。

  5.小黑板出示名言共勉。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英)罗素

  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人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

  7.拓展阅读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可以看见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生活的内在意义。语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课后请认真阅读《伊索寓言》。

  五.练笔

  乌鸦听说蝉和狐狸的故事后,很佩服蝉,特地登门拜访蝉。围绕“受骗”这个话题,它们又有怎样的故事呢?续编下去。

  六、板书设计:

  (聪明机智)的蝉和(贪婪狡诈)的狐狸

  (愚蠢凶狠)

  察觉有诈 设下圈套

  怀有戒心 故意赞叹

  扔叶试路 猛扑中计

  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