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说课稿

时间:2023-03-0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科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说课稿(15篇)

科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趣地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由此,我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找规律》,目的就是让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中主动创设活动、参与活动,积极投身实践,这样幼儿身心才能获得较大、较快的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说目标

  1、通过活动,幼儿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的间隔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列;并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三、说重点

  活动的重点:能在各种事物中找出其不同的排列规律。

  四、说难点

  活动的`难点:在有规律的排列中会表现2——3种规律。

  五、说教法

  整个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观察法、操作法、尝试法等几种方法,动静交替,使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等活动中,边玩边学。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能够使其自由探索、发现、生动活泼的环境,让幼儿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六、说活动流程

  活动分为三大部分。即自由探索———动手操作感知各种物体排列的规律———尝试自由排列。第一部分是让幼儿自由探索,活动一开始以游戏引入,让幼儿寻找卡片,观察卡片上有什么,找找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各种事物的不同排列,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运用游戏法能使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大大的提高。

  第二部分是通过观察,引导幼儿思考,发现、感知各种物体排列的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

  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这是活动中的重点。活动中让幼儿动手操作,找出物体的规律,并将规律补完整,以加深巩固有规律的间隔排列的方法,培养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由于每一个幼儿都不在同一发展的起跑线上,所以在补规律的操作活动中准备教学具时,按幼儿的能力来分,能力强的有2——3种规律,能力弱的有一种规律,再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和发展进行个别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成为主动活动的主人,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

  第三部分是让幼儿尝试自由排列的活动。这是活动中的难点,让幼儿尝试在有规律的排列中表现出2——3种规律,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科学说课稿2

  一、 说教学重点

  《科学技术真神奇》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课文是第一单元学习主题《科技改变世界》的第一篇课文,起到单元领头羊的作用,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本单元的兴趣,充分调动主动求职的积极性。虽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是单元学习的主体的、直观的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具体“事实”——即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介绍、著名科学家和他们探究、敬业的故事、儿童科技探究精神、兴趣、方法的培养等作为教育的素材,因为道理往往蕴含在具体的事实和行为当中。《科学技术真神奇》一课在内容上的重点有四个方面:

  1、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应用及其作用。

  2、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3、历史上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

  4、当今及未来的科学技术探究。

  根据内容的重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感受科学技术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探究科学技术创造发明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

  2、了解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改善我们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教学难点是:科学技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

  二、 教学重点的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依据课程标准“走进世界”第6条和“我是中国人”第9、10、11条综合起来确定的。课程标准“走进世界”第6条指出:“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课程标准“我是中国人”第9、10、11条指出:“通过探究日常生活中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体验各行业的劳动和智慧,关注科学技术对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故教学重点的`确定符合课标精神。正因为科学技术的神奇才能改变世界,从课题中“神奇”一词就体现了教学的重点,教者应该重点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改善我们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发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来深入体会神奇的内涵。

  学生在“科学技术究竟神奇在哪里”这一重点问题的牵引下,充满好奇地去探究科学的奥秘,所以把教学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改善我们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发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既能激发学生学科学和探究科学的兴趣,也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并且能在具体的事例中感受科技的神奇之处。这一教学重点的定位既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学情。

  三、 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特点及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我打算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合作学习法。2、观察研究法。3、参观访问法。4、应用资料收集、观看影像资料法。此教法、学法是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求知欲来制定的,努力体现了课标精神,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了教学的直观形象,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成为孩子们探寻科学奥秘的真实旅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求知,在学生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此教法、学法体现了自治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力求凸显高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具体教学环节是:

  (一)合作探究:主要是通过表演小品——烟熏火燎的材灶做饭和清洁、省力的电饭锅做饭,让学生讨论小品中两种方法的利与弊。采用分组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扩展了解、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科学技术运用。 (二)观察研究:重点引导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技,通过让学生观察和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来推理创造发明的过程。并且通过实物引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从人工到蒸汽机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到信息时代的科技发展过程,了解从人工到蒸汽机、电力、核能、风能、太阳能、磁场等动力的形成过程,从而感受社会进步的阶梯和科技改变人们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三)参观访问: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有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应用,主要是指农业技术、医疗技术、交通发展等方面的科技发明成果。可联系学生参观东莞科技馆的所见所闻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交流分享,增强直观认识。

  (四)应用资料、质疑创新: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上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了解现代科学的成就及憧憬未来科学的发展,本环节将以太空科技为立足点,拓展了解现代乃至未来新兴科技诸多领域。通过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相关影视纪录片,如神舟号飞船纪录片、国际空间站纪录片等,组织探究其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看谁提的问题多而又有探究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想象和创新能力。展示未来科技发展动态资料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和热情。

  以上教法和学法适合本课内容的教与学,是把活动、观察、质疑、调查访问、合作探究、交流分享融为一体的科学有效的综合性实践学习,能较好的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

科学说课稿3

  导读:在幼儿进行实验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认真的去寻找反作用力,只有极个别孩子只对某一样东西感兴趣,所以就不太主动的去进行其他的探索实验,根据这个情况,我对这样的孩子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在实验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在不同的物体中找到反作用力。

  我上的这节课是科学活动《火箭升空》这是整合课程《交通工具博览会》主题中的一个活动。

  下面我先说一下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1、拓展幼儿的想像力及对科学的探索能力。

  2、尝试了解火箭升空的动力。

  3、初步了解反作用力。

  首先,我说一下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交通工具博览会》主题活动中,我们班的孩子对于火箭都非常好奇,感兴趣,平时提到火箭孩子们也都很兴奋,他们虽然知道火箭,喜欢火箭,但是火箭对于他们来说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他们还不是很了解。

  这也正是《纲要》中所提出的:从生活或媒体以及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所以我就抓住了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来设计了《火箭升空》这节课。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初步了解反作用力,难点定位于寻找反作用力。

  在活动的开始,我就利用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太空课件,来让幼儿展开想像,最后让幼儿看火箭升空[www。fww114。com网],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探索发现,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利用,使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这些内容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为了孩子更进一步的了解反作用,我又做了“小小”游泳和滑旱冰的课件,因为孩子的认知都比较直观,所以我在课件上,又设计了向上向下的箭头,这样孩子们就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力的方向了。

  在前面的几个环节里,我们只是听和看,对于反作用力只是一个思维上的理解,幼儿并没有亲自去实验,去感觉反作用力的存在,对于孩子们来说:科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在亲身

  活动,亲身体验,在获得大量的`,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得以真正的理解的,如果不让幼儿亲自去探索,去体验,孩子是不会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的,所以我根据这一规律,也为了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第二环节安排了让孩子去自由探索,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孩子们都提供了汽球、弹力球、弹簧、皮球、滑板车、装水的大雪碧瓶、弓箭等等,让孩子们在这些不同的物体中寻找反作用力。

  在幼儿进行实验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认真的去寻找反作用力,只有极个别孩子只对某一样东西感兴趣,所以就不太主动的去进行其他的探索实验,根据这个情况,我对这样的孩子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在实验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在不同的物体中找到反作用力。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获得的经验是零碎的,所以在自由探索后,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述的方式,对幼儿获得不同东西中存在的反作用力进行讲评,让幼儿的大脑里有了一个反作用力的概念。

  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孩子们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孩子们了解了反作用力,他们自然就会想到火箭升空的原理,所以,在活动的最后,我给他们准备了皮筋,火箭图标,弓箭等等,让幼儿开动脑筋利用反作用力把自己的小火箭送上天空。

科学说课稿4

  一、设计意图:

  图形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的:轮子是圆的、窗户是方的、饼干是三角形的……。《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大班幼儿求知欲强、喜欢探索,而且他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观察、操作,从而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幼儿的空间观念。同时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于:

  l、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本节课我塑造了一个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人物形象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开始部分通过模仿机器人幽默、诙谐的声音设置悬念,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也为后面活动有效的开展做了一个铺垫。第二个环节,通过让孩子看看、说说等方式让孩子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寻找图形变换的秘密”。孩子们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着,最后,寻找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换的这一规律。结束活动时,又给孩子们呈现出一组图形拼贴画,激发孩子们动手制作的强烈愿望,孩子们在此次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此次活动,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孩子们学习时的那种喜欢探索的精神,我们教师应该为孩子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当然,在此次活动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我对教材的钻研还不够深入。

  2.教具的制作比较多,上课时显得手忙脚乱,而且不精致,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不大。处理办法:把这一系列的教具全部用ppt的形式呈现出来。

  3.活动中,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别差异,有的孩子操作快,反应快,但有的孩子时间不够。整改措施:把个别操作改成小组合作的形式。

  4.教师的评价比较模糊。

  5.活动内容过多,比较繁琐。

  上完这节课我最大的困惑是:在课堂上如何做到收放自如。

  教学反思:

  科学教育活动《图形的变化》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一步步的将活动展开进行。通过选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拼造型,极大的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处在了支持者的基础上,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活动中允许幼儿存在个别差异,允许能力强的幼儿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帮助,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但也有足之处,幼儿在制作机器人的时候,不知利用手上的几何图形,可通过折纸、撕纸拼出机器人。

科学说课稿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3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下学期科学领域的活动《寻找空气》。我将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与认识。

  首先,说设计意图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而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世间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空气。在本活动中,教师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在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中,探究、发现空气的特征与作用,从而萌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

  根据本次活动内容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3.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探究空气的秘密。

  根据目标的总体指导方向,我将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为实现活动目标,突破活动的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的教法有:

  1.启发提问法:在活动中,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杯子里有什么?哪里有空气等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形成有效的师幼活动。

  2.演示教学法:通过教师演示将杯子放入水中的实验,让幼儿清晰地感知、发现杯子中是有空气的。

  3.操作教学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探索发现空气的秘密和作用。

  在整个活动中,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认识,锻炼幼儿的能力,还可以升华幼儿的情感。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为采用了以下学法:

  1.观察法:幼儿通过认真观察,感知空气的秘密。此方法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对活动内容产生兴趣。

  为了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为此,我做了如下准备:

  1.白色塑料袋每人一个。

  2.玻璃杯、蜡烛、气球、充气用具每组一套。

  3.装有水的玻璃盆1个,小玻璃杯、打火机各一个、面巾纸。

  接下来,说活动过程。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我采用了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方式来组织本次活动。

  1.教师出示玻璃杯,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只玻璃杯,玻璃杯里有没有东西呢?请你们看一看,猜一猜。

  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幼儿探索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幼儿产生学习的需要,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活动的开始,教师通过出示玻璃杯和提出的问题,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师做实验,请幼儿仔细观察,证明实验用的杯子里有空气。

  实验一:在玻璃杯里放进面巾纸,将杯子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大玻璃盆中,过一会儿再将杯子垂直拿出来,杯子里的纸没有湿。

  实验前,引导幼儿猜想:面巾纸会与不会湿?为什么?

  实验后,教师提问:面巾纸为什么没有湿?

  对于面巾纸为什么没有湿,幼儿充满疑惑。在幼儿的疑惑中,开始第二次实验。幼儿对此,非常好奇,兴趣极为浓厚。

  实验二:如果杯子在水中倾斜,面巾纸会不会湿?为什么?杯子倾斜时,你会看到什么会从杯子里跑出来?

  教师启发幼儿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引导幼儿进行猜想与讨论,寻求答案。

  最后教师小结:刚才的两个实验告诉我们:杯子里是有空气的。

  在此环节,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和抛出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直观的感知和发现空气的存在。并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3.引导幼儿探索实验,寻找空气在哪里,发现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1)请幼儿拿塑料袋在活动室各处找空气。

  (2)观察空气的颜色,闻一闻空气的味道,摸一摸,启发幼儿说出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3)启发幼儿说出还有哪里有空气?

  教师小结: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在此环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通过幼儿找一找、装一装,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让幼儿真切地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特点。在此环节,实现了活动目标1.

  4.小组实验,探索空气的作用。

  实验一:请幼儿为气球充气;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气球会鼓起来?

  实验二:把点燃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教师引导幼儿实验时注意观察并思考:用玻璃杯罩住后,点燃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实验后,小组讨论与交流实验的发现与结果。

  教师小结:空气有充气和助燃的作用。

  新《纲要》指出: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幼儿在操作实验中,与材料积极互动,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又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在此环节,我实现了活动目标2。

  通过幼儿寻找空气和小组合作实验,也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5.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讨论:为什么说空气是宝贵的?

  帮助幼儿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人与动物都离不开空气。

  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幼儿各自的认识。教师启发式的提问,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归纳梳理出空气的重要作用。

  为巩固和拓展幼儿有关空气的认识,我将本次活动延伸到生活和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思考:水里有空气吗?高空中有空气吗?并把自己的发现及时与大家进行交流。

  最后说一下我对本次活动的评价。幼儿科学教育不能只重视活动的结果,更应重视它的过程。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大量适宜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发现空气的特征与作用。在活动中,遵循了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的需要。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科学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叫何军,来自双沙镇罗庆学校,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第一节《身体的结构》。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起到直观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是以后学习的主要线索,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三年级时学习过“动物的身体”,但对人体的结构并未探究过。虽然内容不同,但方法相似,都需要运用到科学的观察顺序和方法。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和方法,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通过观察知道人体根据外形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人体的特点是左右对称。

  2、过程与方法:能够应用眼看、触摸、手捏、耳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的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懂得尊重、关爱残障人。

  教学重点

  1、了解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的。

  2、身体的工作是由各个部位共同完成的。

  教学难点

  1、观察身体的内部器官

  2、做好观察记录

  教法

  本课我以“活动”贯穿教学始终,以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观察、体验、小组合作等,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学法

  本课体现了“以活动探究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学生采用“观察—体验—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使学习内容具体化,活动化。

  教学准备

  课件、观察记录表、气泡图、装有物体的黑袋子

  教学活动

  1、引入

  师:大家知道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吗?

  生:不知道(知道)。

  师:那老师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身体的结构”(板书)。

  2、揭题:身体的'结构

  3、观察人的身体外形

  师:以前我们观察过蚂蚁的外形(展示幻灯图片)。今天老师免费为大家当一回模特,观察一下老师身体的外形,你会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

  生:从头到脚或者从上到下?

  师:那就请同学们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观察老师的外形由哪几部分组成?

  总结外部特点: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体验活动1:我说你做

  师:我说一句话,你们做一个动作,可以吗?点点你的头,转转你的颈,举起你的上肢,跺跺你的下肢,摇摇你的躯干。

  师:大家也活动筋骨了,接下来出到填空题考考大家,我们的身体有左( )右( )。

  生:如左手右手,左脚右脚等

  师:比较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有什么特点?

  生:左右对称

  体验活动2:

  (1) 找两位 学生上前分别用两只手和一只手系红领巾。

  (2) 请两个同学,一个同学一只脚站立,另个同学双脚站立,一起向后转。

  学生交流体验(观察)到的现象

  小结:人体的对称性让我们保持平衡,让我们更加的方便。

  (关爱残疾人、展示残疾人图片)

  4、观察身体的内部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外部,现在我们应该观察哪里了?

  师:(展示黑袋子图片)我这里有个黑袋子,请你们猜里面有什么东西?你们会用什么方法?

  生:看,摸,捏,听,摇,闻等。

  师:这个黑袋子就像我们人体身上的皮肤,把里面的一些内脏器官都给包起来了,所以我们也可以用这些观察方法来感觉、推测内部的组成。

  激发学生的思路:

  ① 看手上冒起来的青筋,我们可以知道那是我们的血管;

  ② 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③ 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④ 说话时用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

  ⑤ 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⑥ 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⑦ 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

  在小组里,先看一看,再听一听,摸一摸,把你用眼睛能看到的、手能摸到的和耳朵能听到的身体的内部有什么,告诉小组同学,填写在记录表里。

  5、身体是怎样工作的

  活动体验:学生选择原地踏步或下蹲,并说一说身体有哪些部分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气泡图表示)

  师:你们在写字的时候呼吸停止了吗?心跳停止了吗?那它们有参与吗?

  师:我们写字这个动作,我们身体都有哪些部分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气泡图表示)

  师:对比两张气泡图,不同的活动中有相同的身体部位参与了活动吗?

  小结:说明每做一项运动,就会有好多器官参与,我们还需要全面了解身体,人体不仅仅能从外形上划分,也可以从功能上划分,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

  6、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吗(找学生回答)?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身体的结构

  1、科学名称:头、颈、躯干、四肢

  2、左右对称

  3、推测方法:看、听、闻、摸

  4、身体的工作

科学说课稿7

  《水和空气》这一单元,共7课内容,前4课涉及“水”内容,后3课涉及“空气”的内容。本单元注重的是如何通过多次的比较,使学生形成对于水和空气的性质的一种认识,注重概念形成的过程化,注重形成概念的方法,要让学生感悟到一个概念的形成不是一课完成的。关于“水”的内容,教材的安排是希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认识液体的典型代表物质——“水”的一些基本性质,同时,为和气体的典型代表物质——“空气”进行比较学习做好准备。

  《比较水的多少》这一课是希望学生能从关注“水没有固定形状”这一概念目标向“水有一定体积”这个概念目标过渡。让学生通过解决“比较水的多少”这一实际问题,引发“表述水的多少”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本课有四个探究活动,分别是“比较水的多少”“比较水多多少”“认识和使用量筒”“估算液体体积”。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比较水的多少,多多少的过程中,重现量筒的发明过程,并在测量工具的产生过程中发现“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这个不同于固体和气体的特征,同时提出毫升的概念,引导学生测量比较。认识到测量需标准工具,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应该说教材的编排已经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

  【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像力,刚接触科学探究活动不久,对科学探究充满兴趣,乐于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虽然对水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液体的概念是模糊的,但是对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尤其是通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形成了关于液体的一些概念,并且能通过合作解决一些问题。

  【说设计理念】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建构基础性的科学概念、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比较水的多少为主线,以探究活动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多多少,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重现量筒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这个不同于固体和气体的特征,明确有了标准工具,测量信息的交流才成为可能,更从中培养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水的体积多少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比较和测量的;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经历人类发明量筒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有了标准工具,测量信息的交流才成为可能。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经历人类发明量筒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认识到测量需标准工具,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说教学方法】

  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采用了直观教学、情境教学、启发教学、和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对话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十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说教学准备】

  本课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这就需要在材料上下功夫。

  教师准备材料:多媒体;3个大小不同装有水的塑料瓶(分别装水60毫升80毫升70毫升)、量筒、各种容量的容器等。

  给每组的材料: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分别装水60毫升80毫升70毫升、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一次性纸杯等。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我们先来看一段,(《西游记35被困火焰山》片段)同学们看到,猪八戒实在是太热了,现在他叫喊着要喝水,唐僧就拿出了三瓶水,(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八戒要拿装水最多的一瓶,但却挑不出来,大家能帮他猜出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导入,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摆了三个瓶子,里面装的水和老师讲台上的都一样,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猜测一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水的多少做一个感性的比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比较水的多少,体验探究过程

  过渡:同意*号瓶中水多的人明显占优势,那我们就认定*号瓶中的水最多,这样可以吗?

  1、怎样才能比较出水的多少呢?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猜测正确与否,不做出评价,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启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合作研究比较的方法,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得以有效的进行。)

  2、学生汇报想出的办法,引导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最科学?

  师根据汇报板书。

  预设:分别倒入同一个瓶子比高低、互换瓶、倒入一个杯里比杯数、比重量、瓶子底部孔比水流净的时间、用刻度杯等。 (板书)

  (设计意图:在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所有的方法中,有的方法简便、科学、有效,同时有利于学生在下面的探究活动中选取比较好的实验方法,达到实验效果。)

  3、小组确定实验方法、实验材料,明确分工后实际操作,交流结果。

  提醒:从每个瓶子里倒出的水,在比完后要倒回原来的瓶子,不能让水洒出来。注意把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

  预设: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如果此时有学生提出用画刻度的方法可以更精确的比较,并可以使比较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直接引领学生进入比较水多多少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开始自制刻度线测量。 (板书结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收集事实、分析事实的存在来验证假设猜测的正确与否,完成对水的多少的初步比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比较水多多少,重演量筒发明过程

  过渡:同学们找到了装水最多的瓶子,到底它比其他两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你们能说出来吗?

  1、2号瓶中的水比其它2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测量方法。

  这时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到,教师要引导。

  2、学生汇报想出的办法,引导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最科学?

  预设:(所有方法最终指向用有刻度的杯子量。)

  A、 用小杯子量。追问:“用小一点的杯子一杯一杯去量,多出来装配怎么办?再用更小的杯子吗?又多出来半杯怎么办?

  B、 做一个记号。如果要比较更多瓶水的多少呢,每一次都做一个记号吗?有办法让这个杯子能比较多杯水的多少吗?

  C、 用有刻度的杯子量。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如果没有带刻度的杯子怎么办?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描述水多多少,最终找出科学的方法,此环节注意了和第一个活动方法的联贯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能力强的学生自主发现比较水多多少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测量,能力稍差的学生学习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所有学生体验到遇到问题不断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

  3、自制刻度线测量

  (1)画刻度线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刻度间距要相同)

  (2)学生实践:自制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玻璃杯上,再次比较三个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测量结果,发现并讨论问题。

  预设:最终指向比较时必须统一刻度。

  A、 测量结果大部分相同。追问:为什么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

  B、 测量结果不同。追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呢?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使结果统一?(统一刻度)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在学生经历量筒的发明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理解发明有刻度的量器的意义,同时对量筒的单位毫升产生的意义有初步的认识。开始意识到测量需标准工具,用标准单位测量才可以让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设计本次探究活动,还可让学生认识到“水的多少”是立体的,希望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水的体积”转化,希望学生从关注“水的形状特征”开始向关注“水的体积”这一新特征转化,为量筒和毫升的引入做准备。)

  四、认识使用量筒,建立毫升概念

  (一)、认识量筒及单位毫升

  1、出示量筒,学生观察,汇报发现。

  (玻璃做的,有刻度,字母ML,还有一个嘴)

  2、认识毫升:谁知道ML又叫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毫升是液体的体积单位)

  3、提示测量要求:

  数一数大刻度之间有几个小刻度?算算每一小刻度是多少毫升?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多媒体出示正确读数方法)

  (二)、使用量筒

  请学生到讲台前用量筒测量讲台上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 (板书)

  (设计意图:引出量筒这一测量工具,指导学生规范地使用量筒;提出毫升概念,引导学生测量比较,认识水体积多少的不同,更使学生明确“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同时理解测量需标准工具,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五、总结拓展,课后延伸

  1、小组测量一次性纸杯能装多少毫升水并交流结果。

  2、估算一些常见液体的体积。

  (出示酱油、矿泉水、橙汁,估算一下能装多少毫升)

  (设计意图:继续关注“水的体积”,练习使用量筒和毫升,能初步估算常见液体的体积。)

  3、课后调查:不关紧的水龙头1分钟滴几滴水,1滴水有多少毫升?

  4、算一算:照这样计算,不关水龙头1天,1个月会浪费多少水?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课外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科学说课稿8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科学学科是在遵循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启动的全新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亲历科学》是科学课的起始课。全课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学生常见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学习提出问题。第二部分是一个“吹纸片”的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吹乒乓球”,目的是通过完整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初步体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引起学生对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能进行观察、实验、记录等探究活动。

  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情感目标:

  1.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及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与他人交换意见。

  2.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喜欢大胆想象,有乐于探究的愿望,能对探究有趣现象背后的原理产生兴趣。

  3.感到科学课很有意思,对科学课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材料:

  纸片、漏斗、乒乓球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的Science、科学课的时间了。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好)那我也非常高兴。我希望同学们在游戏的时候不仅要玩儿得开心,还要把你的小眼睛擦亮认真观察,用你的小手做好记录,行不行?(行)

  二、进行第一个游戏:吹纸片

  1.提问引发兴趣,鼓励学生猜想:

  师:同学们看(师拿一张纸并向纸吹气)纸怎么飞起来了?

  生:因为老师吹它了。

  生:因为老师一吹有气了,所以纸就飞起来了。

  师:那如果我拿两张纸从上面把它掰开像这样拿着(师一手拿一张纸,捏住纸上沿的中间部位,然后分开)我从上边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这两张纸是向两边分开呢?还是向中间靠拢?或者有其他的可能?同学们猜一猜。

  学生们积极发言,发言的学生都认为纸会向两边分开。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三页,看下边的猜想与假设,书中给我们写出了两种可能,你认为是那种就在后面打对沟。如果你认为有第三种可能,就把它写在(师指书)这条横线上,再在后边打对沟。下面就把你的猜想用对号表示出来。

  (学生完成猜想与假设,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猜想纸会向两边分开。)

  2.进行实验游戏

  师: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同学们要像我这样拿着纸(还像刚才那样,一手拿一张)从上面向下吹气,试一试就知道了。我要请同学们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先吹,另一个人把你看到的现象认真记录在3页下的横线上,(师在书上给学生明确指出来)然后两个人再调换。为了看的清楚,同学们可以多试几次。好了,开始吧!

  (学生进行实验游戏。教师在巡视中发现,有一个学生拿着纸向上不停地吹,便暗暗记住了)

  3.汇报看到的现象

  师:谁愿意把你看到的现象说一说?

  生:我看到的现象是纸向中间靠拢。(几乎同学们都说纸向中间靠拢。)

  师:你们看到的都是这样吗?

  生:老师我们看到的是向两边分开。

  师:那你们能给同学们再演示一下吗?

  (在学生演示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稍稍用些力。)

  师:现在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我们看到纸向中间靠拢。

  师:刚才老师看到那位同学不停的向上吹纸,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我发现从下面向上面吹纸,纸会向两边分开。

  师: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都试一试。

  (学生亲自体验从下面向上面吹的感觉。)

  师:现在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我看到纸向中间靠拢。

  生:我看到从下面向上吹,纸也向中间靠拢。

  (学生在演示过程中发现,无论是从上向下吹还是从下向上吹,纸都会向中间靠拢。)

  4.解释现象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把你的解释填在4页上边的方框里,然后再和同桌的、前后位的同学说说,听听他们的解释。开始吧!

  (学生在书中写出自己的解释,然后和同桌的同学、前后位的同学交流一下。教师要给学生稍长一点的时间,并在巡视时对语句不通顺的学生略作指导,另外还要注意有创意的想法,在发言时要给他们机会。)

  师:现在谁愿意大胆的说说你的解释?

  生:我认为是因为你一吹两张纸中间的空气就没有了,所以两张纸就吸在一起了。

  师:看来你真的动脑筋思考了。

  生:我觉得是因为他们两个是好姐妹,所以不分开。

  师:你真实一个可爱的孩子,冒出这么可爱的想法。其他同学,你的解释呢?

  生:我觉得这种现象与空气有关。

  师: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为什么认为它与空气有关呢?

  生:因为我一吹两张纸中间的空气就被吹动了,然后就发生了这种现象。所以我认为与空气有关。

  生:老师,我也认为与空气有关。

  ……

  师:正象有些同学说的那样,这种现象与空气有关。同学们想,如果我们不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还会有这种现象吗?

  生:不会。

  师:当我们用嘴吹纸,让纸中间的空气动起来的时候,才会发生这种现象。所以准确的说这种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就把这种意思在书中记下来。

  (学生在书中记下正确的解释,对于他们自己的解释,教师没有作让他们改动的要求,学生愿意保留就保留。)

  三、总结游戏方法,鼓励做吹乒乓球游戏。

  1.总结游戏方法:

  师:吹纸片的游戏我们是这样进行的:先猜想会出现什么现象,再做游戏,在游戏中观察现象,然后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后同学们又解释了这种现象。(教师边说边板书这五个方面)

  2.进行吹乒乓球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的吹乒乓球游戏,我想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步骤(指板书)照书上的样子,分小组做一做。组长要先把你们小组的猜想记下来,然后到前边拿一个漏斗。同学们,这漏斗和书上的不一样,要含者漏斗的嘴吹,不要扎了嘴。组长要继续把你们在游戏中观察到的现象、对这种现象提出的问题,和你们小组的解释都记录好。咱们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配合得好。同学们开始行动吧!

  3.学生分小组做游戏。(教师巡视注意提醒组长做好记录,同时对做得不太成功的组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巡视中有一个学生兴奋的告诉老师,他发现把球放在手心里,用漏斗对着球吹气,球也没有掉下来,老师当即表扬了他。)

  4.汇报游戏结果:

  师:哪位小组长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游戏记录告诉同学们?

  生:老师我们小组看到乒乓球没有掉下来。我们的问题是乒乓球为什么没有掉下来?我们的解释是与空气有关。(引学生到多媒体前展示记录。)

  师:和同学们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做这个游戏的,好吗?

  生:好。我们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面,然后用力吹,多吹一会儿,就看到了这种现象。

  师:能再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吗?

  生按照刚才的做法又成功的做了一遍。

  师:哪位小组长还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游戏记录?

  生:老师,我们小组一开始没有成功。后来又做了几次,才做成功了。我们的问题就是这是为什么?

  师:那能给大家说说原因吗?

  生:一开始我们吹的时间短,力气也小,所以没有成功。后来我们慢慢体会到力气大一些,吹得时间长一些,乒乓球就不会掉下来。

  师:听了你们小组的汇报,我非常高兴。同学们也要像他们这样,遇到问题不怕困难,积极研究,最后你一定会成功。

  师:刚才老师看到第五小组的一个同学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我想请他给大家展示一下。告诉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把乒乓球放在手心里,用漏斗对着它吹气,乒乓球也不会掉下来。同学们看!

  (这个学生按照刚才所说认真的进行了示范。)

  师:这个同学是一个细心观察、肯动脑思考的好孩子。我们的科学课就需要这样的孩子,老师希望在以后的科学课上你们都能像他这样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其他小组你们的结果是怎样的?

  生:我们看到乒乓球没有掉下来。

  生:我们也看到乒乓球没有掉下来。

  (其他小组的游戏结果和上述几组一样。)

  师:在漏斗的下面放上乒乓球,向下吹气,乒乓球却不掉下来,这种现象也与空气的流动有关。同学们,刚才我们所做的这些就是我们的Science科学课,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非常有意思。

  四、总结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科学的兴趣。

  师:我们的Science不仅有很多有意思的游戏,还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能帮我们解决一个个“为什么”以后同学们还要多观察、多思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小小科学家。

  教学反思:

  本课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手进行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了科学的探究过程,揭开了科学课的神秘面纱。本课使学生感受到科学不是高深莫测,而是无处不在。在吹纸片游戏中学生从下向上吹的发现、在吹乒乓球游戏中,学生把球放在手心里吹这些发现都使我欣喜若狂。他让我感觉到科学是最能引起学生兴奋点的一门课程,只要教师精心备课、课上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那我们的课堂就一定生机昂然。同时,在吹纸片游戏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生从下向上吹的发现让我欣喜,也让我深思。他使我想到如果我把要求说得非常清楚,还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吗?我深深得体会到一位科学教师一定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在课上语言必须清楚、明确、简练

科学说课稿9

  一、说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与旧教材相比,本课能够***地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迎合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它分为4个部分:

  1、创设情景、制造声音

  2、收集事实、提出假设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4、欣赏乐曲、思考延伸。每个环节层层推进,有扶到放。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从正反取证,验证假设。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要求,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2、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3、教学方式的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属于探索性实验,从教学进程来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这种实验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验证性实验比较多,而对探索性实验在三年级下册部分单元学生才有所涉及,但教学期望与实际效果有一定距离,为此,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而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说教学理念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我对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展开一系列实验活动,探究声音产生的缘由,知道整个的探究过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经过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话,学生并不这么认为,有人认为是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已有的经验,他们关注的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所以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为此设计了几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分为实验探究、观察讨论、教学评价三个部分。

  三、说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教学重点: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我从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猜谜语”的心理特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些物体发声的录音材料,收集一些有关声音的资料。上课伊时,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进一步“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让学生初步感觉到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奥秘的兴趣。此时,老师进一步引导:“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叫蝉鸣,城里车水马龙的声音。所以声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再也熟悉不过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现在你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不能自己来制造声音呢?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这些物体事先准备好,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学生肯定会提出许多问题:比如,声音是怎样来的?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来的?我们怎样才能控制声音等问题。——揭示了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分组操作,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声。

  首先组织学生观看桌子上许多能够发声的物体,主要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同时适当的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接着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实验。

  (1)、这些物体你不动它,它会发出声音吗?你能使它们发声吗?

  (2)、你能用不同方法使某一物体发声吗?

  每个学生明确要思考的内容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活动。但是让学生发出声音太简单了!学生会不以为然地乱敲乱打,所以这里教师应该提出:“老师不是看哪个学生制造的声音响,而是谁想到的办法多。”这样既可以管理课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动后教师做适当的总结:物体静止时都不能发声,对它们进行敲、打、吹、拨就能发出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步步深入。

  2、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并做记录,提出假设。

  (1)、在教师引导下观察鼓、尺子、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现象的活动。

  (2)、学生自主活动:观察其他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作好观察记录。

  (3)、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

  在活动中教师巡视,关注每一组的研究情况,并适当插入到个别组的研究中。记录各组的研究情况,并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有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想到发声物体与振动有关。但是为了科学的严谨性,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我们的想法,所以就很自然地提出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的假设。

  3、活动:再次利用实验从正反两方面收集事实,验证假设。

  (1)使三角铁、音叉、声带等物体发出声音,引导他们通过看、听、摸,甚至用一些间接的方法验证物体发声时确实是在振动。

  (2)而后让学生充分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自行设计实验验证。

  (3)使原来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从反面验证假设。

  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活动,这里围绕“发声的物体一定是振动了吗?”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这个过程观察得更仔细,当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通彻。让学生感受积极参与合作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思考延伸

  让学生欣赏一首吉他或者口琴等其他乐器弹奏的乐曲,再次体会一下动听的声音。并引导学生乐曲动听是由于声音有高低,让学生思考声音为什么有高低?把课内的研究引向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继续下去,逐步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科学说课稿10

  今天我所选择的活动是明天版教材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指纹》。

  教材分析:

  《纲要》中指出:科学活动要向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体验学习的乐趣。而对幼儿来说,电教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加强幼儿对事物直观的理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因此,在本活动的教学中,我将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多媒体交替运用,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强大作用。

  我以兴趣、能力、知识三方面为主设计了本次的活动目标。

  说到指纹,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一摸一样的指纹,我们比较熟知的是斗形纹和箕形纹,就是俗称的“斗”和“簸箕”,其实还有另一种像小山坡一样的常见指纹,叫“弓形纹”。根据这些知识点,我将“

  通过操作探索认识三种指纹,简单了解独特性”设为了活动的重点。

  随着科技的现代化发展,指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和帮助,而这些对孩子们来说都比较陌生和抽象,所以,我将“初步理解指纹的现代化应用”设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下面结合本次活动的整合点向大家进行阐述!

  首先我将本次活动设计为五部分。

  一、导入部分是本次活动的整合点一:设疑,借助音像资料有效激发探索兴趣。

  为了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利用“猜一猜”导入活动。我伸出食指问道:“这是什么?”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思考,在他们的好奇性激发至最高点时,通过媒体进行解密。

  通过这样的导入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显得饶有趣味。紧接着,及时出示多媒体图片“指纹的位置”,直观的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了指纹!

  二、展开的`第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整合点二:通过操作探索,观察直观图片,认识指纹,突破活动重点。

  活动中,我准备了各种操作工具,让幼儿尝试拓印指纹、感知指纹,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用相机连接电视,同步示范印指纹的方法。之后,出示三种指纹的多媒体图片,给幼儿一个正确的指纹概念。这一环节,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引导幼儿仔细的观察、形象的表述、直面的理解,初步认识了指纹。

  三、整合点三:借助音像资料,了解指纹应用,突破活动难点。

  此环节,在认识了指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指纹的应用,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意识,使幼儿感受到了科学知识与身边生活的联系(放课件)。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进一步帮助幼儿拓展知识面,使幼儿的情感在愉悦中转变为学习的动力,求知欲望得到满足。

  以上是我以整合点的贯穿,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整个活动利用了多媒体有效的帮助幼儿认识了指纹、了解了指纹的运用,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谢谢大家!

科学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科学活动《大家来环保》。

  一、教材分析

  1、说教学内容(活动来源):

  《大家来环保》来自于大班主题活动《温江风情》。在这之前,红樱桃班的孩子对于自己美丽的家乡——温江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孩子们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里感到非常自豪,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幼儿认为我们的周围仍有不完美的一面,例如有人乱扔垃圾等。这一问题立即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我紧紧抓住这一兴趣点,围绕“环保”这一话题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动,由此设计了本次活动。新《纲要》中指出了科学领域的目标:对周围事物、现象有好奇心,有求知欲;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而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本次活动能以小见大,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参与,动脑、动手、动口,不仅能获得乐趣,也能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2、说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活动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孩子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其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意旨是“在环境中教育”,改变传统“空讲”的教育方式,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把“要我做”升华为“我要做”,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 能力目标: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 情感目标: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养成不乱扔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幼儿认识到垃圾的危害,感知环保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幼儿懂得区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为解决重难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情境表演、观察实物图片、自主操作等,又为他们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讨论环境,活动延伸也有利于幼儿行为的发展。

  3、说幼儿情况

  红樱桃班的孩子大多都在5岁左右,有了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和以前相比本次孩子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我班男孩子多,较为活跃,许多幼儿能做到独立地思考问题,但总是怯于大胆站起来回答问题,让人感觉比较被动,但他们还是喜欢思考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他们总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4、说教学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前期主题活动知识的积累,请幼儿和父母一起观察周围的环境,父母带领孩子搜集环境整洁或污染的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果奶瓶、玻璃瓶、纸盒、废电池、废纸等;脏乱的环境图片、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图片;一位孩子的妈妈扮演地球妈妈。地球妈妈的环境布置;笑脸娃娃若干。

  二、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新《纲要》中倡导“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精神,因此,在活动的始终,我都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让幼儿有广阔的空间发现和探讨,并在此过程中寻求探索的快乐。根据教学目标和我班幼儿实际,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表演法:我打破传统模式,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情境,不仅让家园紧密联系在一起,还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

  (2)直观演示法:我运用图片和实物直观地向幼儿展示,引导幼儿认真观察事物,调动幼儿的观察兴趣,引发他们积极地思考。

  (3)探究法: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开放的探究环境,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讨论、大胆猜测。

  (4)多元激励法:在活动中我注意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方法,通过语言赞美孩子、摸摸孩子的头、抱抱孩子、给他们发笑脸娃娃等,让孩子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动动、想想、说说的轻松氛围中学习,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以下学法:

  (1)观察法:为幼儿提供图片材料,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感受图片里的内容,让他们有所体会,有所感悟。

  (2)自主操作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是通过主动的实践经历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智能和道德的。在活动中我让孩子自主地将垃圾分类,充分让幼儿体验、实践,让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3)讲述法:在活动中启发幼儿大胆地用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给幼儿创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三、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以“情景导入——幼儿主体参与——活动延伸“为主线,以关注幼儿体验和加强幼儿的实践能力为主,制定了教学过程为: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纲要》中说:“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在此环节中,请家长参与表演为幼儿创设一个脏、乱的地球环境,通过形象的表演引发幼儿思考:地球妈妈为什么生病了呢?幼儿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产生了兴趣,学习情绪也会高涨,加之有一定的前期经验,很快便能引入到课题中来。

  (二)主体参与,在活动中获得经验

  1、动一动。

  “谁愿意帮助地球妈妈,让她的病快快好起来?”幼儿在情境感染下有了探知的欲望,这个时候向他们提要求,他们自然会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因为孩子在行为上还处于他律阶段,在这个环节上,幼儿对于垃圾分类还没有认识,不过,他们知道将垃圾放入垃圾桶里,这无异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教师及时拟人化地用地球妈妈的口吻表扬孩子,送他们笑脸娃娃鼓励孩子的正确做法。

  2、想一想。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的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我通过让幼儿观察环卫工人将垃圾分类的图片引发幼儿思考:“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垃圾分类?”让他们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这样有利于提高幼儿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自己主动思索问题的答案,幼儿渐渐由浅入深,从“怎么做”到积极思考“为什么这么做”。

  3、说一说。

  这个部分是活动的重点,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纲要》指导我们:“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这个环节分为三层:

  (1)向孩子展示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垃圾筒,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桶?

  (2)展示收集的各类垃圾,通过孩子集中讨论,让他们针对垃圾分类和垃圾的处理方法进行自由发表观点,然后老师再作一定的补充和小结,让他们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哪些垃圾对人体有害不能回收的。

  (3)让孩子观察垃圾桶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你觉得哪个是可回收标志?为什么?”通过让幼儿理解标志的含义来帮助记忆。

  在这个环节里,我从孩子们认知和思维发展特点出发,层层递进地引发幼儿思考、讨论,让孩子积极地在活动中找寻答案,主动地想说,在幼儿的配合下解决本活动的难点。

  4、做一做

  事实证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是最容易记住的,但要想让孩子将这些东西内化,最好的方法是转化为行动。我通过“送垃圾回家”的活动,让全体幼儿亲身尝试将各类垃圾分类送到环保垃圾桶内,孩子们在背景音乐《大家来环保中》和自己的家长一起将垃圾分类,这样实现了孩子的尝试需要,在自主体验中体会实践的乐趣。

  (三)活动延伸,渗透情感教育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活动的最后,我通过一些图片让幼儿知道,在我们整洁的城市里,有着许多为环保事业做贡献的人们,例如:文明劝导员、城市保洁员等,让幼儿结合自身说一说:你想用什么行动为环保出一份力?从“感性——理性”让幼儿带着情感的体验回到生活实践中,用行动来为环保事业出力。

科学说课稿1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这是二级主题《人在变》中的一个活动。

  一、 说教材

  1、教材来源: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

  (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让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

  (5)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

  (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

  (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二、 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 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2、交流讨论法:当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本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4、尝试法:陶行知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让幼儿制作、排序、布置“本领树”,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交流体验——展示自己——操作表现——分享快乐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

  2、自由探索(欣赏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幼儿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一起议论为什么猜不着?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在这一过程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我就通过集中让幼儿互相议论的方法: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有目的进行比较,目标一得到了体现。

  3、观看录像,积累经验:幼儿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充满了好奇。通过观看录像把幼儿带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时刻,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父母养育的艰辛,增进了对父母的感情,目标五得到了体现。

  4、交流体验(回忆童年趣事):让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目标三得到体现。

  5、展示自己:幼儿分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领,同时又让幼儿有互相学习、感受别人长处的机会,并在适当的时候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展示,树立自信心,目标二也得到了体现。

  6、操作表现: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了解成长的过程,我让幼儿分组操作,一组制作“成长变化图”——我小时候是这个样子——我现在是这个样子——我将来会变成这个样子——请幼儿画一张自己将来的画像。一组排序:请幼儿给人的成长过程图片排序,表现人是怎样变化的?一组幼儿在每片树叶上画一件自己会做的事情,然后贴在树上。让幼儿自主选择,有领域的整合,目标四得到了体现。

  7、分享快乐:这是活动的延伸,《纲要》指出“为幼儿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愉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很有成就感。

科学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会变的颜色》活动本身是让幼儿通过三原色的变化来认识各种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但对于幼儿来说却是生疏的,单纯的讲解颜色的变化很难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因此,本活动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和探索的机会,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在主动活动中使用颜色,在充分感受颜色的同时,培养了幼儿探索精神和对科学现象的兴趣,从而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师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以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还要以自身丰富的.形态来感染幼儿,为了让幼儿更形象、更直观的了解颜色的变化,我在活动中采用了讲解法,演示法和操作法,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趣味横生,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三、说活动目标:

  我在制定活动目标时,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发现颜色的奇妙变化,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并能够调出几种简单的混合色。

  四、说活动准备:

  我利用水彩颜料,一次性透明塑料杯,供幼儿尝试,除此之外,我还准备了一些棉签和一张记录卡,记录下幼儿实验的结果。

  五、说活动过程:

  我首先出示三种颜色的水,调动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再次给幼儿进行演示两种颜色的水,倒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当幼儿惊奇的发现颜色发生了改变,我便引导幼儿认识新的颜色。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便让幼儿亲手操作,实验探索。在活动中,做幼儿的合作者,引导者,引导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动手操作,待幼儿进行一段时间后,我便给幼儿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小结,启发幼儿说出橙色是由哪两种颜色变的,绿色是由哪两种颜色变的,紫色是由哪两种颜色变的。最后,引导幼儿记录下自己的实验结果,并比较颜色的变化,在结束活动的过程中,我会教授给幼儿一首朗朗上口的《色彩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歌谣中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

  2、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

  3、鼓励幼儿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科学说课稿14

  我说课的课题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第一单元课题二。

  本节说课共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化学 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会做实验,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应用化学原理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本节内容主要是实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它是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也是学好化学的基本功训练阶段。在学生刚刚学习了化学的发展史,了解了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后,安排本节课,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亲自探究,通过自己的探究实践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会成功的喜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整个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学习的基础,但存在着局限性。本节课的两个探究实验都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寻求新知的,再加上八年级学生乐于探索,大胆实践的优点,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2、能遵守实验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亲身操作、体会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四部分: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

  教学重点: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等基本操作的训练,观察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操作的规范性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第五部分:教学模式

  本节采用的教学模式是:问题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

  之所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完成课程目标。

  第六部分:教学手段

  本节运用投影仪和下列实验仪器及用品: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石灰水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直观、形象、简单、易于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第七部分:教学流程

  分六个环节。

  环节1:前测补救

  ①什么是化学?

  ②什么是化学变化?

  这两个问题设计的理由是:它可以检查学生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同时,通过学生的分析回答,教师指出: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个你非常熟悉的化学变化,它是什么呢?大家听我讲一个故事:从前某国有一位使者出使到另一国,面见国王,国王有意刁难使者,于是出了这样一题:“我给你一块硬币,去给我买东西,并使买回的东西必须能充满整个皇宫。”同学们,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想一想买什么东西才能满足国王的要求,好使这位使者免遭杀身之祸呢?学生讨论,但提出的方案都一一被否决,最后教师点题:这位聪明的使者想了一下后,马上到集市买回了一根蜡烛和一盒火柴,并在皇宫点燃了蜡烛。小小的烛光充满了整个皇宫,解决了皇帝的刁钻难题。亲爱的同学们,烛光给皇宫带来了光明也给使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光明”——探索蜡烛燃烧。

  这样,通过一个故事引入了新课,并使学生兴趣高涨,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

  环节2、创设情境,提出猜想

  同学们的桌上有你熟悉的蜡烛,你注意观察过它吗?

  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探究一:蜡烛的外观,包括颜色、状态、形状、硬度、气味、溶解性、密度等;

  探究二: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火焰各层的颜色是否相同,各层温度高低如何进行实验验证?

  探究三: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什么?如何验证?

  探究四:蜡烛熄灭前和熄灭后形成烟的颜色如何?熄灭后的烟能否被点燃呢?

  利用投影,出示问题,并持续实验过程始终,保证实验圆满完成。

  问题提出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猜测。这个问题情境的设置,因为它的熟悉,能够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并使学生感觉到化学的生活化。

  环节3、验证猜测,学生实验

  第一步:知识准备,教师提出本节课用到的知识。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第二步:阅读教材,明确实验过程。

  在课前,学生有过预习,但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缺乏系统性,再让学生阅读教材,明确过程,使学生实验时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

  第三步:设计实验报告。

  由于学生第一次设计实验报告,教师指出设计重点。并提示可参照教材提示,也可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

  第四步:设计方案,学生实验。

  教师明确要求:提示学生观察时注意运用除味觉外的所有器官,尽可能从多角度对实验进行观察,注意观察的顺序和角度,做好记录。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实验,重点完成探究二和三的实验方案的确定。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中,和学生一起活动,使学生感觉到老师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从而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理念。

  环节4、交流与合作

  组织学生将自己填写的表格与同学进行交流,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并与同学交流进行观察和描述的体验。

  此环节的设计,体现并促进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环节5、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验证猜测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描述,鼓励学生补充不足。

  通过实验与分析,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解决投影中提出的问题。肯定优秀的设计方案。并通过探究三得出蜡烛的燃烧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以巩固上节课对物质变化的学习,体现知识的联系。

  环节6、知识回顾,总结提高

  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总结自己的收获,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通过观察和学生总结,使学生感悟到学习化学时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①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以及如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及变化时伴随的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及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避免有些学生只是出于好奇心,课堂看热闹,无收获的现象,使学生真正体会探究这一重要的学习手段。

  第八部分:板书设计

  我采用的是要点式板书,它简明扼要,突出体现本节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科学说课稿15

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石门县楚江镇第一完全小学的吴莉,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一、 说教材

  《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这节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水"这个单元中的第二个课题《浮与沉》中的第二部分。这部分是在学习了第一部分物体的沉浮现象基础上进行的,对于这部分的教材,我是这样来处理的,将"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改为探究"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在宝贵的40分钟里,通过"怎样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这个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和突破点,作细致深入地探究学习,从改变沉与浮一个层面进行探究,当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理解达到一定高度后,"怎样使浮在水中的物体沉下去"则可由学生课外去自行探究。

  二、说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亲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科学概念: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轻重及承载的液体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做中学"的探究乐趣,乐于交流与合作,培养孩子们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难点:制定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水槽、鸡蛋、烧杯、食盐、勺子、玻璃棒、橡皮泥、回形针若干、各种漂浮物、马铃薯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科学教学力争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本节课我将从学生实际出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进行教学,运用"情景法"、"演示法"、"观察法"、"动手实践法"、"多媒体辅助法"来辅助教学。并创设相关情境,适当点拨启发、及时反馈评价。

  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合作交流,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设计,最终要在教学程序中得以体现,根据以上内容的分析,本着遵循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三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激趣——探索——应用三个环节

  (一) 以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发现问题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情。"科学探究也不例外,因此教学伊始,我给学生讲一个有关死海的传说,听完故事我顺势问学生:"这些奴隶是不是真有神灵保佑呢。"学生回答不是,是因为死海里含有大量盐我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是书上看到的。这时候我从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增强他们的探究欲望着手说:"那书上的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往水里加盐真的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吗?想不想亲自动手验证一下?"接着我们就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 以活动展开,探索问题,获得新知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了解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我通过使学生亲历三个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其方法。对于这三个活动设计我主要抓住结合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操作的特点来进行。三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关于空间、体积、密度等专业知识,但根据生活经验,他们已经知道,比较轻的、像船型的物体物体可以浮起来,另外,部分学生也已经从书上了解到,往水里加盐可以使物体上浮,但是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探究的起始阶段,因此,我要对他们的探究过程多加以引导。

  第一个活动:首先,让大家猜,鸡蛋放入水中会怎样?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的猜测也就开始,有了猜想就会迫不及待地想去验证,这时我请个同学将鸡蛋放入水槽中,学生观察到,鸡蛋沉了。接着我又提出问题:"你能想个办法让鸡蛋浮起来吗?"学生受前面故事的启发很快想到水中加盐的办法。时机成熟,学生现在急切的想验证自己的办法是否行,分组实验开始。这是学生自我展示时间,当然我也要及时发现问题,对实验过程加以指导。比如:怎样放盐及搅拌盐的方法。实验结束后,小组长汇报实验结果,有的小组没有成功,请成功的小组说说可能是什么原因,再让没有成功的小组继续试验,直到成功为止。这样就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一定要放足够的盐,鸡蛋才会浮起来,也让每个小组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探究的乐趣。这一阶段的探究活动完成了我们本课时教学目标中第一个要点:水中加盐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活动二:那是不是所有的物体放入盐水中都能浮起来呢,我紧接着出示一块橡皮泥,问:"如果把橡皮泥放入盐水中会怎样呢?"学生结合上面的实验活动都猜"浮上来",我请一个猜浮上来的学生来演示,将一块橡皮泥放入能使鸡蛋上浮的盐水中,结果验证猜测是错的,橡皮泥没有上浮而是沉下去了。 "怎样才能使橡皮泥浮上来呢?"这时候我先组织让小组进行讨论,说说你的方法和理由,并把它记录在实验报告中,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通过小组讨论后,再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方法:把橡皮泥捏成碗状或船状,把橡皮泥放在塑料泡沫上等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小组感兴趣的方法分组实验,这部分我这样设计是为了给孩子自主的探究空间,发挥主动性,用个性化的方式去尝试、去探究。实验后交流,先让借助塑料泡沫使橡皮泥浮起来的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实验结果怎样,并请一小组到前面演示,这样做既让他们有展示的空间,让别的小组共同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也让学生们都了解:借助漂浮物也能使物体浮起来。小结并板书。捏成船状或碗状估计有不成功的,让成功的小组介绍经验,不成功的小组继续改进,还让借漂浮物的小组也用这个方法试试,因为下面,我设计了一个竞赛,待橡皮泥浮起来后。往"船"或"碗"里放回形针,比一比在"小船"不沉的情况下,哪一组放得回形针最多。在课堂组织竞赛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又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玩中求知。交流时,要让装回形针最多的小组介绍经验这样设计是为了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其他学生感受到原来橡皮泥越薄,里面的空间越大,承载的物体就越多。小结并板书:改变物体形状也能使橡皮泥浮起来,这一阶段的活动指向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中第二和第三两个要点:借漂浮物和改变物体形状可以使物体浮起来。

  活动三:我拿出一个沉有土豆的烧杯,采用变魔术的手法使这个土豆浮起来,土豆怎么会浮起来呢,学生疑惑,开始猜测,我揭晓谜底,学生仔细观察后发现:是因为这个土豆的重量减轻了,这时学生很想亲自来验证,我继续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两点:1、明确减轻重量的方法2、要把土豆挖空到一定程度,实验才会成功。这个探究活动是我根据书上所介绍的潜水艇沉浮的原理自己设计的,它便于取材,便于操作,便于理解,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我们也能做科学,我们都是小小科学家。这个活动指向了本课时第四个要点:知道通过减轻物体的重量可以使物体浮起来。

  (三) 以发现结束,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学习科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所以在第三环节中,我安排了两个思考题,使学生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渔民想让渔网在水中围成一堵墙,将鱼群包围住,我们能用什么方法使渔网在水中立起来呢?

  2、你能解释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原理吗?

  纵观全课,"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实际运用"这样的探究过程一直贯穿始终,以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会为主线,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能用多种方法,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